國際精準腫瘤中心龍志雄教授接受廣州電視臺《午間新聞》專訪 談智慧精準放療新突破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每年有八百八十萬人死于癌癥。大量的研究與實驗結果說明,精確度可達毫米的精準放射治療技術的出現,能在極大程度上減少對正常細胞的誤傷,減輕患者的痛苦。同時這也意味著對于鼻咽部、顱內、頜面部等手術創傷大、不易愈合的特殊部位的腫瘤,精準放療將具有更大的優勢。
10月16日~17日,由國家衛健委主管的中國民族衛生協會主辦、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武漢市放療質控中心承辦的2021中國腫瘤放射外科學術大會暨中部腫瘤放療大會在廣州舉行。大會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于金明、北京大學終身名譽教授申文江、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胡逸民教授、中國醫師協會放療分會首屆放射外科主任委員龍志雄教授、中華醫學會放射腫瘤治療學分會主任委員王俊杰教授、中國醫師協會放射腫瘤治療醫師分會第一屆會長楊道科教授、中華醫學會放射腫瘤治療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陳明教授等腫瘤放療界大咖出席并作精彩的學術報告。來自全國的近百名知名腫瘤放療專家和學者出席此次盛會,聚焦國際腫瘤放射治療學科和立體定向放射外科的前沿進展及放射腫瘤學相關的交叉學科,開展腫瘤先進知識更新、橫向學科和尖端方向探索。專題報告環節展示了我國腫瘤精準放療領域的最新進展。
會議期間,中國民族衛生協會授予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國際精準腫瘤中心“華南放射外科示范基地”稱號,鼓勵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國際精準腫瘤中心將智慧精準放療技術進一步推廣,帶領全國腫瘤放射外科向更精準化發展。
新進展
放射手術治癌,堪比外科手術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于金明談到目前放療領域的新進展。他指出,我們已從傳統放療發展到精確放療,形成精準放療的理念。外科手術中有微創,有些病人今天就醫,明天就能出院,現在精準放療也能做到這樣,甚至超越了。比如,針對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來醫院后進行定位、計劃、治療、驗證,幾個小時后做完放療,病人就能出院,療效不輸于外科手術治療。
中華醫學會放射腫瘤治療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陳明教授介紹,早期的腫瘤,傳統上一直依賴手術刀外科手術。近年來,精準放療水平發展迅速,立體定向放射治療早期肺癌已可達到與外科手術相似的療效。另外,中國的老齡化社會快速到來,總有一部分高齡患者因為年齡、器官老化等原因,很難耐受全麻和手術,對于這部分病人,放射治療是最佳的替代手術的方法。
新趨勢
“智慧精準放療”與“多學科聯合治療”
據悉,約70%的惡性腫瘤患者,在其整個多學科綜合治療過程中需要接受放療。近年來,我國的放射治療水平飛速發展,與歐美國家的差距逐步縮小,越來越多的中國原創研究成果亮相國際舞臺。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醫學影像學的發展,腫瘤放射治療技術經歷了很大的變革,三維放療即精準放療的出現,讓腫瘤定位更加精準。“如果說腫瘤照射是1個劑量,那么正常細胞組織可能只能承受1/5的劑量,精準放療對正常組織的傷害變小,副作用也大大減少。”中國醫師協會放療分會首屆放射外科主任委員龍志雄教授說。
龍志雄教授指出,對于無法開展手術的腫瘤及對放射治療敏感的疾病,精準放射治療可作為主要的治療手段。與此同時,多學科聯合已經成為腫瘤治療的趨勢,不同的治療方法有各自的優勢患者人群,不同的治療方法應該是合作關系。例如放療不僅可與外科手術合作,也可與腫瘤微創介入治療、腫瘤熱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聯合,這些治療方法在臨床上都取得非常不錯的進展,結合程度越高患者受益越大。
新突破
精準放療開創腫瘤治療新階段
據悉,龍志雄教授目前擔任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首席放療專家、國際精準腫瘤中心主任一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表示,目前國際領先的精準放療技術已進入智慧精準的“個體化治療”,在多方面比手術刀更有效,無創、不出血,也不用麻醉,特別是對于手術風險較大的老年患者,或同時罹患其他疾病、手術會增加其風險的患者而言,具有更好的耐受性。放射外科手術治療早期實質器官腫瘤,比如肺癌、鼻咽癌、喉癌、宮頸癌等,由于可以耐受更高的放射劑量,而且也不至于引起很大的副作用,這些腫瘤做立體定向放射治療,療效明確,跟外科手術差異不大,而且保留功能的效果會更好些。
龍志雄教授指出,從國際腫瘤放射醫學診療專業的發展來看,實體腫瘤局部治療從有創手術切除向無創放射外科治療模式轉換是發展方向,精準放射外科的無創治療優勢已經成為老年腫瘤治療的主要選項。
新科技
放射外科機器人助力腫瘤精準治療
據了解,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國際精準腫瘤中心擁有全國首臺第六代全數字化M6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機器人——射波刀、TOMO螺旋斷層放療系統、放療超人TrueBeam直線加速器、Halcyon智慧放療系統、四維大孔徑CT模擬定位機等設備,率先在國內開展HyperArc等國際領先技術治療,為腫瘤患者的無創治療開辟了新路徑。
在鼻咽癌、食管癌、肺癌、腦瘤、惡性淋巴瘤、早期乳腺癌等治療方面,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國際精準腫瘤中心治療效果均已達到或超過國際先進水平。其中接受智慧精準放療(IGRT,IMRT,SRS/SBRT等)的病人超過90%。智慧精準放療能夠在治療腫瘤的同時,最大程度保護正常組織,副作用率大大降低,治愈成功率更高。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閱讀
-
我國兒童成長發育進入平穩增長階段 通訊
我國兒童成長發育進入平穩增長階段《7歲以下兒童生長標準》明年施行... -
休艙:全球觀速訊
11月25日,呼和浩特市水岸小鎮1號方艙醫院休艙。當日,隨著該方艙醫... -
航天新征程|神舟十四號乘組:中國空間...
人民網廈門11月25日電(記者趙竹青、張克非)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1... -
卡塔爾世界杯何以鐘情中國新能源客車?
“在整個世界杯期間,我和我的同事都將駕駛這些巴士,將觀眾送到各... -
當前熱點-央行宣布全面降準 釋放長期資...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12月5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 25個百分點... -
央行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 釋放長...
(記者吳秋余)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
10月貨物和服務貿易進出口規模同比增長5%
(記者劉開雄)國家外匯管理局25日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10月,我國... -
重點聚焦!內蒙古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16例
11月25日0—24時,內蒙古自治區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16例,其中呼... -
我區向實體經濟和房貸客戶讓利近54億元_看點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李永桃)“按照國家做好普惠金融‘減... -
【書寫鄉村振興奮進畫卷】“萬企興萬村...
前不久,自治區民營百強企業蒙泰集團與伊金霍洛旗紅慶河鎮哈達圖淖... -
觀察:【眾志成城 同心抗疫】首府金融...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鄭學良)11月25日,記者從呼和浩特市... -
1-10月我區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55.2%|當前看點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楊帆)自治區統計局消息:今年1-10月... -
全球熱頭條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
11月10日,張躍清忙碌完核酸檢測任務后,急匆匆地趕回村委會,帶領... -
航天新征程|楊利偉:中國空間站時代腳...
人民網廈門11月25日電(記者趙竹青、張克非)11月25日,由中央網信辦... -
滾動: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
25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宣布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在北京、上海... -
內蒙古大部分地區將迎入冬以來最強寒潮...
新華社呼和浩特11月25日電(記者哈麗娜)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了... -
“頂流”到階下囚!吳亦凡一審被判13年...
11月25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被告人吳亦凡強奸、聚... -
個人養老金36個先行城市或地區名單發布...
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等36個先行... -
越冬候鳥“做客”額濟納旗
初冬時節,在額濟納旗沙日淖爾水庫,數量眾多的赤麻鴨、灰雁、大天... -
俄今年大豆收成創紀錄-每日速看
新華社莫斯科11月24日電(記者劉愷)俄羅斯農業部24日發布消息說,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