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和騰訊升級大師講堂,開啟中小學申請科學家見面通道
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系統性部署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以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高質量發展。6月1日兒童節之際,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和騰訊公司為青少年定制的公益節目《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上線超過100集后宣布升級,啟動“大師講堂·校園行”,在線上講堂之外,開啟科學家進校園與孩子面對面互動的線下教學模式,讓青少年沉浸體驗大師言傳身教,樹立科學夢想。該公益行動即日起面向全國中小學開放申請通道。
《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被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共青團中央少年部、全國婦聯家庭和兒童工作部、中國科協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辦公室納入聯合宣傳機制,上線近兩年時間薈集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院士、神舟飛船首任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顧問杜祥琬院士、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院士、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等近100位科學技術、文化藝術等領域的名家大師。
即日起,全國各省市中小學老師或學生家長在獲得所屬學校支持的前提下,登錄《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官網或公眾號,填寫基本信息,并選擇期待進校的邀請對象、敘述申請理由,提交報名即可有機會邀請科學家藝術家進校與青少年交流。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與騰訊整合報名情況,初審信息真實性后,將與受邀名人名家基于申請理由、學校綜合素養培育等情況,細致篩選并確認首批“大師講堂·校園行”的申報結果。
6月8日,“大師講堂·校園行”將開啟首站行動,月球及火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騰訊青少年科學小會人氣科學家賈陽走進史家小學,與孩子們面對面交流探月探火的故事,暢想航天未來。自首站活動起,每期“大師講堂·校園行”都將被錄制更新至《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線上節目,通過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學習強國、中國教育電視臺、央視頻、新華網等權威渠道,以及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官方平臺,微信視頻號、騰訊視頻等騰訊全系產品“青少年模式”播放。
(圖注:賈陽6月8日將走進史家小學)
教育部等十八部門《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強調,要用好社會大課堂,充分整合校內外資源,為中小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科學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質,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愿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科學普及是《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打磨優質內容的一大主要方向,“大師講堂·校園行”響應《意見》更進一步,為青少年創造與科學家近距離互動的機會,以科學家言傳身教引導孩子們自覺獲取科學知識、培養科學精神,樹立科技報國遠大志向。
《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自2021年9月推出,以每集約10分鐘的精品視頻,助力青少年在科學技術、文化藝術、體育運動等領域增長視野,全面發展,被國務院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列入《2022年全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重點實事清單》。為了讓邊遠鄉村地區青少年也能更高效地獲得科學及素質教育的優質資源,騰訊以《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節目為基礎,為邊遠鄉村中小學專門定制了教學課件,基于騰訊SSV數字支教平臺,針對性地覆蓋甘肅、重慶、云南、海南等省市中一千多所縣鄉中小學,以“支教志愿者+當地教師”雙師課堂的教學形式,助力鄉村教育發展,讓當地孩子們跟隨名人名家認識更大的世界。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和騰訊升級大師講堂,...
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 -
今亮點!世界上最長史詩《格薩爾》改編...
?世界上唯一一部活史詩《格薩爾》被我們保護流傳至今,它不僅與荷... -
少年志丨每個孩子都可以“語”眾不同-全...
點擊觀看視頻??央視網消息:自1996年開始擔任《小喇叭》節目主持... -
【環球報資訊】講好新疆故事 共建民族...
5月22日,共青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正式啟動“石榴籽祖國行”新... -
推動五大任務見行見效?我在現場|禿山...
過去,沙石卷地,大風一刮,迷得人睜不開眼;現在,油菜花、紫花苜... -
內蒙古自治區788部作品榮獲全國全區重要...
?八次文代會以來,內蒙古文藝創作成果豐碩。經內蒙古文聯和各文藝... -
環球動態:“跨過陰山上草原”塞外塔拉等...
人生之路漫漫,時而平坦時而崎嶇雖逃不開油鹽醬醋茶的平凡但不也不... -
全球今亮點!烏拉特前旗莫尼山燈光節炫...
莫尼山燈光節問道莫尼山跨越千年之旅6月-8月就在莫尼山泉小鎮莫尼山... -
烏蘭察布的熊貓四兄妹萌圖上新了|天天新...
近年來,每逢周末或節假日,很多市民甚至周邊省市城鄉居民都會慕名... -
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債務上限法案 將交...
按照程序,該法案將在美國總統拜登簽字后生效。據報道,參議院多數... -
山陰鄉村e鎮攜手東方甄選助力山陰農特產...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
世界熱消息:習主席復信的孟加拉國兒童...
2010年11月12日,剛剛出生的沁。新華社記者琚振華攝2010年11月12日... -
微紀錄片《了不起的你》|他們,讓城市更...
視頻無法播放,請升級瀏覽器至最新版。每一條街道,每一個園區,每... -
每日播報!機構策略:股指維持震蕩格局 ...
國泰君安證券指出,科技成長蓄勢待發,有望成為重要主線。①2023年... -
時鏈科技:以1GW可調空調負荷,賦能虛擬...
近年來,隨著夏季持續高溫及極端嚴寒天氣增多,全國多地電網負荷屢... -
今亮點!全國小麥陸續進入集中收獲期 ...
人民日報鄭州6月1日電(記者高云才、常欽)雨過天晴,河南省駐馬店市... -
南水北調東線通水以來惠及8359萬人 全球要聞
人民日報北京6月1日電(記者王浩)記者從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獲... -
全區“安全生產月”活動啟動|今日要聞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帥政)6月1日上午,2023年全區“安全... -
世界即時看!【推動五大任務見行見效·...
過去,沙石卷地,大風一刮,迷得人睜不開眼;現在,油菜花、紫花苜... -
天天訊息:國家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建設...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高慧)5月30日,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