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產業 >

發病15例,死亡5例!一地升至“中風險”:千萬別吃

2023-06-25 06:50:56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近日,廣東省衛健委報告一起較大級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云浮市羅定市報告的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發病15例,死亡5例。

每年這個季節都是蘑菇生長的旺盛期,很容易發生誤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據深圳市衛健委消息,2023年6月21日至6月27日深圳毒蘑菇中毒風險升至“中風險”。

業主小區內散步發現蘑菇


【資料圖】

帶回家做晚餐緊急送醫

2023年6月18日,深圳某市民在小區散步時發現綠化帶內長有蘑菇,采摘帶回家中制作晚餐。食用3小時后,開始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隨后被送往醫院就診。經醫院治療,無生命危險,結合患者描述,鎖定可疑食物為其晚餐食用的野生蘑菇——大青褶傘。

大青褶傘,俗稱青褶環傘、鉛綠褶菇、綠褶菇等,是我國南方地區最常見的毒蘑菇種類。因傘褶幼時呈白色,長大后呈淺綠色至青褐色或淡青灰色而得名。大青褶傘集中出現在6~10月份,常生長于公園或小區草坪上、菜地里、路邊草地、荒地、鋸末堆上甚至是垃圾堆旁,是離人群最近的毒蘑菇種類,也是我國引起蘑菇中毒事件最常見的毒蘑菇。

深圳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生活區綠化帶生長的野生蘑菇也并不安全。毒蘑菇的鑒別難度極大,市民千萬不要相信沒有科學依據的民間或網傳鑒別方法。臨近端午佳節,市民外出游玩時,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切記不要采摘、不要購買和不要食用野生蘑菇。?

以下是常見的毒蘑菇

大家一定要記得擦亮眼睛

疑似毒蘑菇中毒怎么處理?

如果疑似毒蘑菇中毒怎么處理?深圳市疾控中心表示:

市民應立即呼叫救護車趕往現場

立刻進行催吐,可先讓誤食者服用大量溫鹽水,5-10ml一次,然后用布包著指頭刺激咽部,促使嘔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孕婦慎用催吐

如果中毒者出現昏迷,則不宜進行人為催吐,否則,容易引起窒息,加蓋毛毯保溫

凡同食用過同樣蘑菇者,無論是否發病,同樣需立即到醫院進行檢查

食用過的剩余蘑菇,應留存以供檢驗,查明中毒原因

這些傳言都是騙你的!

吃蘑菇中毒的新聞,每年都數不清,但還是有無數人為了一口鮮美而冒險。其中一個原因是民間有很多“大神”,自認為掌握了一套識別好蘑菇和毒蘑菇的秘訣。這些秘訣在網上一直有流傳,但其實都是坑!

顏色鮮艷的菇才有毒?

事實上,單看蘑菇的外表,并沒有絕對的安全標準。一身雪白的鵝膏菌看起來很普通,卻是一朵致命的“白毒傘”!

色彩不艷、長相并不好的肉褐鱗小傘、秋盔孢傘,也極毒。但同樣很漂亮的橙蓋鵝膏,卻是著名的食用菌。

長在陰暗潮濕處的才有毒?

有人說,可食用的無毒蘑菇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濕的骯臟角落。

這也是錯的!

所有的菇都傾向于長在“陰暗潮濕”的地方,跟毒性無關。可以吃的雞腿菇經常在牛屎等動物糞便上“綻放”;而包括“白毒傘”在內的很多毒蘑菇,都生長在干凈的林中地上。

不生蛆、蟲子不吃的才有毒?

實際上,著名毒菌——豹斑毒傘常常被蛞蝓吃,不少有毒種類也可以生蛆。

銀器、大蒜一起煮會變黑的才有毒?

實際上,蘑菇毒素不會與銀器、大蒜等發生反應。

受傷變色、流汁液的才有毒?

這也不是絕對的,像松乳菇、紅汁乳菇受傷處及乳汁均變藍綠色,但它們都是味道鮮美的食用菌。

菌蓋上有疣、柄上有環和具菌托的才有毒?

雖然這類菌有毒種類的比例較大,但也并非絕對如此。許多毒菌并無獨特的特征,如外觀很平常的毒粉褶蕈就很毒。

編輯|何小桃 易啟江

校對|孫志成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深圳大件事、第一現場、錢江晚報等

關鍵詞: 每日經濟網 新經濟 房產 視頻 數據財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