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產業 >

播下綠色的種子——三江源以生態教育推進環境保護見聞

2023-08-31 05:01:19    來源:新華網

雖值盛夏,地處三江源頭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依舊朔風陣陣。蒙蒙細雨不斷灑入代曲河,一路奔涌向東,最終匯入萬里長江。

曲麻萊縣,北臨昆侖山、南接通天河,向西則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無人區——可可西里。同時,這里也是三江源國家公園的保護區域。

“咩,咩”……門外傳來羊羔的叫聲,旦增拉巴拿著剛剛加熱的奶瓶,向外走去。“這只羊羔是我們今年5月從野外救助回來的,當時因母羊被雪豹獵食,小羊落單后被我們發現了。”旦增拉巴將小羊攬在跟前,熟練地給它喂奶,儼然一位“奶爸”。


(資料圖片)

7月26日,旦增拉巴正在給救助的羊羔喂奶(攝影:新華社記者李彥南)

今年25歲的旦增拉巴,是曲麻萊縣拉覺悟生態教育站的一名工作人員。2021年大學畢業后,他選擇回到家鄉,成為一名環保工作者。

“我大學所學專業是攝影,而我的家鄉地處三江源,這里不僅有很多珍稀的野生動物,更有一群可愛的牧民。我想通過自己的鏡頭,將家鄉的故事傳播出去。”旦增拉巴告訴記者。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三江源,旦增拉巴將自己拍攝的野生動物、風光美景視頻發布在抖音、視頻號、小紅書等社交平臺,這個名叫“我們的三江源”的賬號贏得眾多網友的關注和點贊。同時,他還為附近的牧民講授攝影技巧,吸引了許多牧民參與到三江源拍攝宣傳的隊伍中。

在旦增拉巴的影響下,46歲的生態管護員貢嘎日自費購買了攝影裝備,踏上了生態攝影之路。雪豹、白唇鹿、馬麝等珍稀野生動物頻頻闖入他的鏡頭。

“附近哪里有雪豹,貢嘎日一清二楚。”旦增拉巴笑著說。

見到尕松才加時,他正手持相機,穿著一身土黃色的迷彩服。遠遠望去,他似乎與山上連片的巖石融為一體。

“作為一名生態管護員,我的主要職責就是觀察、記錄野生動物的數量、分布范圍變化情況。”尕松才加說,身著偽裝是為了避免驚擾到雪豹等野生動物。

2017年,尕松才加在朋友的鼓勵和引導下,主動放下牧鞭,成為一名生態管護員。從世世代代的放牧生活到專職參與生態保護,尕松才加的身份轉變深刻地反映出三江源地區生活生產方式的巨大變革。

7月26日,生態管護員尕松才加(右)正在和同事巡山(攝影:新華社記者周盛盛)

雪豹悠然踱步、白唇鹿追逐嬉戲、巖羊成群奔跑……打開相機,尕松才加向記者展示了自己拍攝到的野生動物照片。一張張照片,真實記錄下三江源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和野生動物種群數量的增加。

2021年10月12日,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宣布設立。由此,三江源地區迎來最為嚴格的保護。而野生動物種群數量的不斷增加,正是國家公園體制下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成果的直接體現。

“我們旁邊的代曲河是長江的上游,我們從小喝著長江水長大。有什么理由不去守護長江源呢?”正是這樣樸素的想法,驅使著越來越多的牧民主動承擔起守護三江源的責任。

7月26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草原風光(攝影:新華社記者周盛盛)

“在三江源,生態保護應該是所有牧民的共同責任。”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曲麻萊管理處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局長尕塔說,如今,拉覺悟生態教育站已成為宣傳生態保護的重要平臺,為超過5000名牧民提供了專業的生態宣傳教育。

近年來,三江源加強針對牧民的生態環保宣傳教育,涉及鄉村振興、草原管護、野生動物救助等諸多內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環保理念,逐漸在三江源人心中播下綠色的種子……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