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數據 >

“今日游戲”上線 頭條已經開始游戲聯運布局

2018-06-15 15:19:47    來源:全天候科技

目前,在今日頭條新聞客戶端android版可以看到,名為“今日游戲”的功能已經上線。該功能隱藏在用戶的“錢包”菜單下,雖然入口較深,但可以看出,頭條已經開始游戲聯運布局。

從目前今日頭條新聞客戶端android版上線的“今日游戲”功能看,其不僅覆蓋了自媒體的游戲稿件,還包括了詳細的游戲產品分類庫,游戲類型已包括RPG、SLG、競技、棋牌等行業內主流產品類型,可以看做是一個較為完善的應用商店。

據業內人士向GameLook透露,頭條開啟聯運時間約半年;還有接入頭條的游戲廠商向GameLook表示,目前頭條聯運游戲的分成比為5:5,與國內其他渠道保持了一致。

早在今年初,有媒體爆料稱,今日頭條CEO張一鳴跟某游戲公司見了面,動了跨入游戲行業的心思。

不僅如此,年初,頭條在大學生求職類網站發布了招收游戲內容運營實習生的計劃,此類實習生將負責游戲內容產出、評測、產品推薦、數據總結等工作。

今日頭條的招聘信息顯示:“今日頭條商業化部門游戲聯運業務是18年重點的項目之一”。所謂游戲聯運,通俗的來講就是游戲研發商提供產品、客服、充值系統等必要元素,合作平臺提供平臺租用權、廣告位等資源進行合作運營,其實就是游戲開發商通過流量平臺觸達更多用戶的合作模式。這也直接顯示了,今日頭條進入游戲行業的堅定意圖。

游戲市場的發展前景值得頭條涉足這個領域。

據荷蘭市場研究公司Newzoo的最新統計,2017年全球游戲市場收入約為1160億美元,而中國一家就達到了323億美元,幾乎占據了全球游戲市場的三分之一。

從2008年-2017年,中國游戲市場一直保持著增長勢頭。中國產業信息的數據顯示,2008年-2016年,我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由186億元增長至165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1.46%,2016年市場增速下滑至17.7%。2017年,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2036.1億元,同比增長23.0%。

從國內游戲細分市場看,移動游戲增速最高。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大量端游IP改成移動游戲,2016年,移動游戲首次超過端游的市場規模,占整個游戲市場的份額達到 57.2%,成為最大的細分市場。2017年1-6月,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997.8億元中,移動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占56.3%,依然保持增長趨勢。中國產業信息預計,未來移動游戲在整個游戲市場占比將會持續上升,到2020年超過70%。

而在整個國內游戲市場中,騰訊和網易則表現出了絕對的優勢。《2017年中國游戲行業年度報告》顯示,騰訊和網易兩家巨頭在2017年拿下中國游戲市場67%的份額,其中騰訊49%,網易18%,其他廠商瓜分33%的市場。

游戲業務是騰訊的主要收入來源,騰訊發布的2018財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騰訊網絡游戲收入同比增長26%至人民幣287.78億元,占總營收的39.14%。

如今,頭條上線“今日游戲”功能的舉措可以說是直戳騰訊“心臟”。而在發展游戲的路上,今日頭條似乎已經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子:在流量迅速發展階段,通過游戲聯運的方式擴展游戲業務、進入游戲市場。

除了游戲領域的碰撞,在信息流方面,今日頭條與騰訊的矛盾早已爆發。

坐擁中國最大的社交平臺,騰訊借助微信、手機qq的流量引導,加上從傳統媒體挖來的大量人才加持內容生產,騰訊新聞在新聞客戶端大戰中一舉擊敗網易、搜狐、新浪,成為“四大門戶”中轉型最成功的新聞資訊產品,并長期雄踞新聞資訊類APP流量首位。但近年來,騰訊新聞遭遇到了今日頭條的猛烈追擊。

易觀數據顯示,2017年2月,騰訊新聞以近1.51億月活用戶數排名資訊類APP排行榜第一名,今日頭條則以1.48億月活緊隨其后,兩者相差240萬左右。

到了2017年12月,兩者的差距進一步縮小,騰訊新聞月活近2.34億,今日頭條月活為2.32億,兩者僅相差約150萬。

面對對手如此強勢的進攻,騰訊也推出了對標今日頭條的防御型產品——天天快報。但因為馬太效應、定位不清以及過分依賴流量等原因,天天快報一直沒有迎來爆發式增長。此外,騰訊的“搜一搜”和“看一看”也被外界視為“戰百度”“擒頭條”之舉。

近期,今日頭條與騰訊最激烈的戰場應該是在“短視頻”領域了。

2016年9月,今日頭條推出了音樂創意短視頻社交軟件——抖音。該軟件憑借創意內容以及明星的宣傳加持,用每條短短15秒的視頻,很快占據用戶碎片化時間,火了起來。抖音官方數據顯示,截止目前,抖音國內的日活用戶突破1.5億,月活用戶超過3億。尤其是今年春節期間,抖音日活用戶數經歷了一輪快速上漲,由不到4000萬上升到了接近7000萬。

由于抖音等短視頻App的一路高歌猛進,騰訊也開始著手布局其短視頻業務。

2017年3月、2018年1月,騰訊先后兩次投資短視頻應用“快手”。根據第三方數據研究機構QuestMobile發布的《2017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年度報告》,2017年是短視頻“當之無愧的爆發元年”,月活躍用戶規模達4.1億,其中快手月活躍用戶數達2.04億人次,且快手的用戶規模還在持續上漲。

除了外部投資,騰訊還大力扶持內部孵化的短視頻軟件“微視”。有消息稱,騰訊擬拿出30億元補貼來押注其短視頻應用“微視”,希望以此引入優質短視頻內容原創者,抖音的大V們成為被拉攏的對象。

短視頻領域,今日頭條VS騰訊的戰局也正式拉開,甚至連兩家公司的創始人都開“撕”了。

今年4月,微信正式以互聯網短視頻整治為由,封禁了抖音、快手、西瓜、火山在內的多家短視頻平臺鏈接。對此,今日頭條創始人兼CEO張一鳴在朋友圈發表了抖音被微信封殺的不滿言論,而馬化騰則評論回應:“平臺一視同仁,你過敏了。”或許是因為外界反彈的聲音太多,短短兩天后,微信便又刪除了這則禁令。

5月,抖音以名譽權侵權糾紛為由將騰訊訴至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稱因微信公眾號“快微課”發布的《抖音,請放過孩子》一文中,虛構其視頻來源,將明顯帶有“北京時間”、“秒拍”、“騰訊視頻”水印的視頻認定為是來源于抖音短視頻的視頻,虛構事實、故意混淆視聽,侵害了抖音短視頻的合法權益。要求騰訊立即停止侵權,提供微信公眾號“快微課”的注冊信息及身份信息,賠禮道歉,并賠償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費用共計100萬元。

“唇槍舌劍、你來我往”是兩家的常態。半個月后,騰訊則以大量發布、傳播貶損詆毀騰訊公司的言論、文章或視頻為由,將今日頭條運營主體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 、抖音運營主體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訴至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要求賠償人民幣1元,并在自有新聞媒體平臺全量推送公開道歉。

從信息流到短視頻,再到如今的游戲領域,今日頭條與騰訊的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狀態,戰事全面拉開。

關鍵詞: 今日游戲 聯運布局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