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數據 >

ofo戴威:為欠著的每一分錢負責

2018-12-20 11:42:08    來源:新京報

ofo創始人戴威再發內部信,稱背負著巨大的現金流壓力,1塊錢要掰成3塊錢花

ofo小黃車創始人戴威。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

12月19日,ofo小黃車創始人戴威發布公司內部信表示,公司今年一整年都背負著巨大的現金流壓力。退還用戶押金、支付供應商的欠款、維持公司的運營,1塊錢要掰成3塊錢花。戴威在內部信中稱,為欠著的每一分錢負責。目前ofo小黃車的用戶押金、支付供應商的欠款、維持公司的運營費用都是一筆不小的數字。未來的ofo如何堅持?

“無數次想過把運營資金砍掉用來退還押金”

12月19日傍晚,ofo小黃車創始人戴威在內部信中表示,ofo這幾天都經歷著“巨大的煎熬和壓力”,“我與大家一樣,在痛苦和絕望中堅持著”。戴威稱,“公司今年一整年都背負著巨大的現金流壓力。退還用戶押金、支付供應商的欠款、維持公司的運營,1塊錢要掰成3塊錢花。”

戴威稱,“無數次想過把運營資金全砍掉,用來退還部分用戶押金和供應商欠款,甚至是解散公司、申請破產,這樣大家就不用繼續承擔這么大的壓力了。”

近日,ofo小黃車押金問題引發關注。ofo小黃車在12月17日晚發公告表示,提交線上申請退押金的用戶,后臺系統會根據申請提交的順序,進行相關信息審核與收集,核實完畢后用戶會進入退押金序列,ofo會按順序退款。

ofo方面表示,“ofo用戶基數大,存在退押金申請激增的可能。請廣大用戶耐心等待,我們承諾依序妥善處理好退押金事宜,請廣大用戶放心。”

“不逃避,為欠著的每一分錢負責”

戴威在內部信中表示,活著才有希望,再大的壓力也要扛著,再大的困難也要想辦法克服。不逃避,勇敢活下去,為欠著的每一分錢負責。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ofo小黃車已被多家供應商以及合作方上訴至法院。12月14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嘉里大通物流與ofo小黃車服務合同糾紛一審判決書,法院責令ofo小黃車支付拖欠嘉里大通物流服務費811萬元并支付逾期付款利息。此前新京報記者獲悉,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11月13日已判決ofo小黃車應向上海鳳凰賠償貨款本金6815萬,并按照年化利率6.525%的標準支付逾期付款違約金。

此外12月19日,新京報記者從知情人士獲悉,ofo真實融資額為14.5億美元,其中滴滴共投入3.7億美元;阿里投入3.4億美元,另有8000萬美元債權,螞蟻金服投入1.4億美元。

新京報記者向上述部分機構求證,滴滴方面表示不予置評,阿里與螞蟻金服對此未做回應。另有知情人士向新京報記者表示,螞蟻金服目前是ofo最大債權人,此前為ofo發展提供了許多支持,包括融資、借款、尋找接盤方,以及幫助其獨立發展等。截至發稿,ofo小黃車未回復。

■ 看點

未來ofo如何“跪著活下去”?

戴威一個月內連發兩封內部信。11月28日,ofo小黃車戴威發布內部信稱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和升級。合并原戰略、法務、風控中心,成立“戰略財務與法務中心”,合并原產研與大數據中心、品牌市場部、GrowthFT,成立“研發與大數據中心”和“產品與增長中心”,任命國內運營事業部以及海外事業部總經理。

當時戴威稱,“冬天已經來臨,風雪亦將隨至。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仍需堅守信念,哪怕是跪著也要活下去,只要活著,我們就有希望!所謂危機,就是危險和機遇的并存,只有在最危險的時候才能真正讓我們破釜沉舟、向死而生。”

在此之前ofo就對押金進行“止血”。11月23日,ofo在APP端顯示,99元押金用戶一鍵升級為PPmoney的新用戶后,即認可并同意將99元押金升級變為PPmoney的100元特定資產。升級成功后,特定資產默認出借PPmoney新手福利項目,享受歷史年化利率8%+8%的新手福利,鎖定期30天,鎖定期滿后用戶可申請退出,退出成功后獲取相應本息。

隨后該合作火速下線。雙方表示,ofo與PPmoney之間屬于正常的市場合作,用戶在被充分告知授權內容后,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自行選擇是否參與該活動,非強制捆綁。不存在“ofo部分用戶押金轉成P2P類投資”的說法。

ofo自救求生方式不止于此。此前在戴威的要求下,ofo開始開源節流,除了取消信用免押金,還開始了動態計費,在部分城市采用起步價+分鐘+里程的計費標準。ofo還在APP內上線了信息流服務功能“看看”,內設看點、圖片、視頻、體育、財經、社會、科普、讀報等頻道。

此外,“充值中心”也引入了騰訊、網易等平臺游戲充值服務,移動、聯通、電信等通信運營商的話費充值服務,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芒果等視頻平臺會員充值服務。目前ofo這些“自救”措施成效如何,尚待觀察。

■ 相關新聞

中消協:ofo消費服務體驗最差

新京報訊 (記者戴軒)12月19日,中消協公布了對8個行業47個企業服務熱線的體驗調查,其中ofo消費者感知評價得分墊底,被反映存在不能順利轉接人工的問題。

企業服務熱線是消費者與企業間最主要的溝通渠道之一。中國消費者協會于2018年8-9月在23個城市組織開展重點服務領域部分企業服務熱線體驗式調查,模擬消費者身份在忙、閑時兩個時段撥打企業服務熱線,并對其開展滿意度感知評價。體驗涉及8個行業(銀行、保險、證券、電信、快遞、交通、互聯網出行、能源)47個企業服務熱線,最終獲得4301個體驗樣本。

中消協介紹,對不同企業服務熱線,消費者感知評價存在明顯差異。在所有體驗的服務熱線中,國家電網、華泰證券、中行、中信銀行、攜程、郵儲銀行、招商銀行、中國移動的評價表現較好,在85分以上,ofo、廣發證券、申通快遞評價較低,低于70分,其中ofo得分墊底,僅為60.4分。

體驗中發現,證券、快遞和互聯網出行行業的部分服務熱線在人工服務時間內出現轉人工困難。摩拜和滴滴(小藍)體驗任務完成率較高,各項任務完成率都在90%以上,但ofo的完成率較低,在體驗不成功的樣本中,ofo體驗不成功使用者反饋的問題則是不能順利轉接人工。

此外,互聯網出行、快遞、能源行業轉接人工客服等待時間長。ofo、韻達、12306、農行人工轉接超過30秒。ofo時間最長,為46.6秒。

新京報記者 陳維城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