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數據 >

將污染源轉移到周邊欠發達地區實現空氣質量的好轉是真的嗎?

2019-05-29 17:09: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5月29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針對外媒關于“中國改善空氣質量主要靠將污染源轉移到周邊欠發達地區,實現大城市空氣質量好轉”的報道,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29日回應稱,不能簡單下結論。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4月20日,呼和浩特兩位年輕人戴口罩出行。中新社記者 劉文華 攝

在生態環境部29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問:前段時間有外媒報道,雖然近年來北京市空氣質量出現改善趨勢,但周邊省份PM2.5濃度仍然較高,中國改善空氣質量主要靠將污染源從城市群轉移到周邊欠發達地區,實現大城市空氣質量好轉。請問生態環境部對此怎么看?

柏仇勇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在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國空氣質量已連續五年持續改善,不僅僅是北京,北京改善幅度更大。這說明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方向是正確的,措施是得力的,成效是顯著的。

柏仇勇介紹,全國而言,2019年1-4月份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9.9%,同比上升1.9個百分點,102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同比增加25個。PM10、臭氧、二氧化硫濃度較去年同期呈下降態勢,PM2.5、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濃度較去年同期持平。

柏仇勇指出,在部分區域由于污染物排放、區域傳輸影響和氣象條件等多種原因,每年年初和年末往往是空氣質量最差的時段。2019年1-4月,京津冀及其周邊地區“2+26”城市、汾渭平原11個城市的PM2.5平均濃度同比分別上升8.0、7.8個百分點,重度以上污染天數比例同比分別上升2.7、4.7個百分點,優良天數比例同比分別上升0.1、1.0個百分點。

柏仇勇分析稱,從這兩組數字來看,這些區域的“好天”同比增多,重污染天也同比有所增多,這兩個現象同時存在,因此不能簡單的下結論,說空氣環境質量好了,或者壞了。更不能簡單下結論說北京空氣質量好了,把污染企業搬到周邊地區去了。因為時間有點短,數據有升有降,屬于正常波動。同時,拉長一點時間看,京津冀及其汾渭平原持續在改善,北京改善幅度更大。2018年京津冀、汾渭平原PM2.5平均濃度比2017年分別下降11.8%和10.8%,優良天數比例比2017年分別上升1.2個百分點和2.2個百分點。

柏仇勇表示,總體上看,當前,我國大氣環境質量還處于“氣象影響型”階段,大氣污染治理仍在“爬坡過坎”,大氣質量改善的艱巨性、復雜性和長期性沒有改變,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現反復。下一步,生態環境部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認真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力爭圓滿完成污染防治攻堅目標,讓人民群眾享受越來越多的藍天白云。

關鍵詞: 污染源 轉移 空氣質量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