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數據 >

道路交通事故一體化處理 初步實現了數據共享、公開透明、便捷智能

2019-06-24 16:49:40    來源:人民法院報

“真沒想到,一星期不到我就拿到了賠償款,太方便了!”領到賠償款的張某在河南省虞城縣人民法院道路交通事故糾紛一體化處理中心激動地說。

隨著交通網絡日臻完善,因交通事故引發的矛盾糾紛大幅增加。如何快速高效地處理此類案件,成為擺在法院面前的難題。2018年2月,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在全省部分縣(市、區)推行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改革試點工作,7月份在商丘市選取梁園區人民法院、睢陽區人民法院作為試點單位。

商丘兩級法院勇挑重擔,積極主動在全市基層法院開展試點工作,通過平臺建設讓全市道路交通事故糾紛處理走上了快車道。

從群眾需求出發,糾紛解決更加規范有序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近年來,商丘著力構建多式聯運立體綜合交通樞紐中心城市,全市公路網四通八達,高等級路網密度居河南省第一位。交通區位優勢帶來道交糾紛的迅速增長,2016年商丘法院審結7311件,2017年審結8768件,2018年審結9480件。

商丘市中級人民法院有關負責人介紹,處理道路交通事故糾紛主要有“三難”——調解難,理賠難,訴訟難。在這樣的背景下,商丘中院與市公安局、市銀保監局、市司法局、市保險協會共同努力,探索建立道交糾紛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平臺,簡化當事人處理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的方式,形成公正高效、陽光透明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體系。

目前,商丘已實現轄區9個基層法院道交糾紛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全覆蓋,道交一體化處理中心全部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截至6月6日,商丘市共有808起道交糾紛申請適用平臺調解,申請調解總金額3715.97萬元。

統一賠償標準,讓調解貫穿全過程

“2018年12月13日之后,法院新受理的一審案件,才適用這個標準;施行前的不適用……”睢陽區法院副院長王啟峰在培訓會上講道。

為嚴格適用賠償標準,5月24日,睢陽區法院組織33名新聘任人民調解員召開該區首次道交一體化業務培訓。王啟峰提到的標準,是2018年12月13日河南省高院、省公安廳、省司法廳、省銀保監局籌備組聯合下發的《河南省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項目計算標準和主要情形損害賠償責任比例(試行)》。

由于訴調標準統一、銜接機制公開透明,當事人不管到道交一體化處理中心調解還是去法院訴訟,其結果是一致的。這不僅提升了道交一體化處理中心的中立形象,也激發了保險公司、其他當事人參與調解的意愿,為新時期探索群眾路線和專業審判相結合的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提供了新思路。同時,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平臺將裁判規則、賠償規則直觀展現在當事人面前,有效引導當事人形成理性預判,使大量當事人愿意通過調解化解糾紛。

商丘法院牢固樹立調解貫穿全過程的理念,整合公安局行政調解、司法局人民調解、銀保監行業調解、法院訴訟調解,將糾紛化解的防線從法院前移。截至目前,全市法院通過道交一體化平臺調解完成道交糾紛186件,調解成功115件。

遠程開庭在線判案,讓審理更加高效

5月16日上午,梁園區法院法官劉春梅坐在電腦前通過道交一體化處理平臺,公開開庭審理了原告張某訴被告王某、某保險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

這是商丘首個交通事故案件在道交一體化處理平臺上進行的試開庭。

目前,審判階段應用道交一體化處理平臺處理案件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對經調解達成的協議進行司法確認,二是在線審理案件,包括立案、庭前調解、開庭、文書送達等。這有效突破了部分數據壁壘,減少了當事人為同一材料在不同部門間來回奔波的次數,大大方便了各方參與人員,提升了審判效率。更重要的是,該平臺內嵌裁判標準和自動理賠計算器,最大限度避免了人為因素對司法裁判的影響,司法過程更加公開、透明。

道路交通事故一體化處理在商丘的實踐,已經初步實現了數據共享、公開透明、標準統一、便捷智能。

據商丘中院院長陳殿福介紹,道交糾紛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中心能有效滿足人民群眾低成本高效率的司法需求,商丘兩級法院將不斷探索平臺標準化處理、智能化計算的潛力,深度挖掘利用大數據價值,為法治商丘、平安商丘建設貢獻更多的法院智慧。(記者王穎 朱琳)

關鍵詞: 數據共享 糾紛 解決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