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數據 >

走出“三同”升級服務蘇州路徑

2023-08-28 15:07:02    來源:蘇州日報

□蘇報記者 葛芝

“按照相同標準、相同質量要求,在同一生產企業生產的既能滿足境外特定目標市場要求又可內銷的產品。”——以“同線同標同質”為桿,在蘇州,越來越多高品質的消費品亮相本地市場,更多重點領域質量標準將與國際接軌。

來自蘇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統計:截至目前,全市獲得內外貿產品“三同”證書的企業數量達到全省的近一半,蘇州內外貿一體化發展走在全省前列。而隨著近期“三同”產品種類擴項,蘇州內外貿產品“三同”工程將升級推進。


(相關資料圖)

聚焦品類擴項開展行動

下好應變求新“先手棋”

近日,全國首批“三同”產品團體標準技術審查會召開。會上,電冰箱、洗衣機、吸塵器3項首批“三同”產品團體標準通過了審查,發布后將為“三同”產品評價提供統一依據。

這次會議,為蘇州接續推動內外貿產品“三同”工作再添一股勁:這意味著“三同”產品的品類,不再限于紡織品和預包裝食品,上述三類家電產品也將加入此行列。

為此,市市場監管局將啟動新一輪的“三同”培育企業摸底工作。“蘇州有不少內貿外銷‘兩條腿’走路的小家電生產企業,特別是在吳中區這樣的吸塵器行業聚集地內具有代表性的企業,都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對象。”市市場監管局認證處負責人介紹,在9月全國“質量月”期間,他們將重點針對此次增加的新類別、新標準和新要求,在全市范圍內組織舉辦首輪“三同”工作專題培訓主題活動。為蘇州內外貿產品“三同”工作應變求新下好“先手棋”。

組建智囊團優化服務

精準高效對接消費需求

自2021年,市場監管總局、商務部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內外貿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工作的通知》,專題部署開展行動以來,市場監管部門多措并舉,積極探索優化管理服務的特色路徑。

為了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實現內外銷有效銜接,省、市兩級市場監管局先后多次邀請專業技術機構專家,組織開展“三同”工程線上、線下培訓,讓參訓企業進一步深化對“三同”工程的背景、發展歷程、政策轉變、實施過程等的認識;發放“三同”工作調查問卷,了解企業發展“三同”產品的意愿和需求、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引導企業積極主動申報“三同”產品,吸引了數百家企業參與。

今年,市市場監管局進一步將“三同”工程融入“蘇州制造”品牌認證工作,在《“蘇州制造”品牌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地方標準中,加入了“三同”工作要求,積極鼓勵申報新一批“蘇州制造”品牌認證的企業,對標“三同”要求,申報“三同”產品,實現“一次檢查、獲多種證書”,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

在推進“三同”工程的過程中,蘇州建立了培訓企業庫,全市約200家適合開展“三同”工程的外貿企業被吸收入庫,同時成立了一支由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南京分中心等專業技術機構專家及蘇州市市場監管局直屬檢驗檢測機構負責人組成的“三同”工作技術指導團隊。各地市場監管部門綜合考量企業特點和發展“三同”產品意愿,從培育企業庫中選取部分企業,邀請技術指導團隊專家送服務進企業,現場對標提效診斷,幫助更多企業科學、高效推進“三同”工作。同時,市市場監管局通過組織開展各類“三同”證書企業宣傳活動,幫助企業多渠道搭建內銷宣傳推廣平臺,精準對接消費需求。

“三同”企業標桿引領

自我展示帶動更多參與

今年年初,江蘇省入選全國內外貿一體化試點地區,推進內外貿產品“三同”工作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據了解,目前全省獲得“三同”證書的企業共有50家,其中蘇州企業就有23家,數量居全省首位,其中不乏業界具有影響力和代表性的企業。在蘇州推進“三同”工程的過程中,這些企業起到了標桿引領的作用。

2021年10月,和路雪(中國)有限公司太倉分公司即聯合利華和路雪太倉生產基地獲得了全國冰淇淋行業首張“三同”企業證書。作為全球冰淇淋行業首家“燈塔工廠”,和路雪(中國)有限公司太倉分公司具備的人工智能模型、以消費者為導向的數字化創新工具、柔性生產線、全程自動化操作的不開燈工廠以及打通端到端的價值鏈等優勢進一步得到發揮,該公司每年生產的15萬噸冰淇淋,均以高標準讓國內和全球消費者享受到同樣的高品質。

鴻昶生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也是獲得“三同”企業證書的代表之一。作為一家生產“植物肉”的新興企業,鴻昶生物科技的出口產品大多參照國外標準,而事實上,我國部分標準比國外更加嚴格。在按照“三同”要求提升產品生產標準后,企業將我國相關高標準引入生產中,提升的不僅是產品質量,更是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因持有“三同”企業證書,鴻昶公司順利獲得了國內大型集團的訂單。

張家港瑞泰美彈性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一次性彈力聚乙烯手套、圍裙、無紡布產品、塑料袋和防護罩的企業,產品主要銷往日本等境外市場。2022年第四季度,在“三同”聯盟北京專家組的幫助下,瑞泰美順利通過審核,獲得了“三同”證書,這使企業提高了開拓國內市場的信心。企業銷售市場從去年100%外銷,到實現國內銷售市場占比零突破,內銷市場比例達到了10%。有了“三同”認證后,瑞泰美還通過“蘇質貸”獲得了300萬元貸款,極大滿足了企業的融資需求。

去年以來,包括上述公司在內的蘇州“三同”企業紛紛通過各類平臺,對各自生產的產品作出符合我國和進口國(地區)相關標準要求的自我聲明;一些企業通過上線“三同”公共服務平臺展示“三同”企業和產品信息,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的查詢服務,實現與商務平臺間的互聯互通,實現與新零售業態的有效銜接,同時也有效帶動更多符合條件但仍在“觀望”的企業積極參與“三同”工作。

協同賦能助力一體化發展

服務構建“雙循環”新格局

今年5月發布的《蘇州服務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任務清單》,對“推進內外貿產品同線同標同質”提出了明確要求。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共同在食品、一般消費品、工業品領域積極推進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工程,支持企業通過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相關質量評價等方式發展“三同”產品,落實采信和支持舉措。多方協同推動,加速了內外市場銜接聯通與一體化發展。

近兩年,蘇州市場監管、商務部門形成并不斷完善協同推進、齊抓共促的工作機制,全市各地加大了國內外產品標準比對分析與認證檢測、知識產權許可和維權援助等技術服務力度,加強了對“三同”企業與產品質量、專業技術機構的監督管理。各級市場監管、商務主管部門積極組織有意愿的外貿企業參與“三同”;因地制宜引導連鎖超市、便利店、電商平臺銷售“三同”產品,設立“三同”專區,更好地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江蘇優品·暢行全球”“江蘇優品·數貿全球”等系列貿易促進和跨境電商活動的持續推進,也引導了有較強創新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外貿企業國內國際“兩個市場”聯動互促。依托政策支持、服務引導,越來越多蘇州“三同”產品進駐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等內外貿融合展會平臺,有效增強了相關產業國內外市場競爭力和產品附加值,更好地滿足了國內市場消費升級需求。通過協同賦能,蘇州正加速推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