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項目 >

李保芳問鼎權力巔峰 從“一酒獨大”到國際化能否實現

2018-05-14 16:24:20    來源:投資者報

“空降掌門”李保芳問鼎權力巔峰 從“一酒獨大”到國際化能否實現

5月7日凌晨,茅臺換帥消息一出,便立即成為業界最受關注的話題。

其實,就在前一天晚上,中共貴州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邑飛在貴州茅臺集團宣布省委決定:提名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為茅臺集團董事長人選,董事長職務任免需按有關法律程序辦理。袁仁國不再擔任茅臺集團董事長職務。

受5月7日茅臺集團換帥消息的影響,二級市場上,貴州茅臺一路高漲,尾盤漲幅6%,股價一度重回700元大關。截至當天收盤,貴州茅臺漲幅5.33%,每股報收698.17元,市值增加逾443億元。

此番袁仁國卸任茅臺集團董事長一職,其在上市公司擔任的職務是否會有相應變化?同時,高管層面的這一變動將會給貴州茅臺的經營管理帶來怎樣的變化?

就此類問題,《投資者報》記者聯系到貴州茅臺相關人士,但在截稿前并未得到任何回復。

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

就在茅臺人事變動的第二天,茅臺醬香型酒公司發布了關于對違約經銷商的通報。在通報中,共有17家經銷商違約被重罰,十多名省區經理被罰款。

據了解,這是針對茅臺醬香型酒市場整治的一次重拳出擊。其中,有部分經銷公司分別被扣除合同履約保證金5萬元,扣減2018年茅臺王子酒合同計劃量10%,并在3個工作日內補齊合同履約保證金;有一部分公司因為是第二次違約,所以被處以10萬元罰款,扣減2018年茅臺王子酒合同計劃量30%。

除此之外,河北、浙江等8個省區的十多名主要負責人也受到相應處罰,被扣除5月份績效工資,金額分別為1000元、2000元兩個檔次。該通報最后提醒,各經銷商要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履約做好銷售工作,執行好相關促銷活動,并警告各省以此為戒,加強市場監督管理和經銷商銷售服務工作。

的確,這一切針對經銷商的整治,都是來自茅臺剛剛上任的新帥李保芳。此前,他曾表示:“極少數經銷商推波助瀾,陽奉陰違,以為到了‘利潤收割期’,主張放開市場調控,賺取的利潤達到了幾百還不滿足,像販毒一樣瘋狂。”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不難看出,李保芳的第一把火就對準了渠道。

“鐵腕”級的新掌門人

與伴隨茅臺成長43年的季克良和50多年的袁仁國不同的是,茅臺的第三代掌門人李保芳是2015年8月24日“空降”而來的,李保芳進入茅臺工作的時間相對較短,僅僅兩年零九個月。

在此之前,李保芳的大部分職業生涯是在政府機關度過的。他曾任貴州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分管常務工作,正廳長級),省委國防工業工作委員會副書記;貴州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省委國防工業工作委員會書記。

就任茅臺后,李保芳先后走訪包括河北、北京、浙江、江蘇、上海、四川、遼寧、云南、山東等十多個省市。

“敢于打破常規”、“沒有人情味”、“官腔”、“鐵腕”……這一系列的標簽,是李保芳留給外界的印象。

在今年春節之后,茅臺酒出現價格飆升的現象,其市場價一度被炒到2000元以上。為此,李保芳以鐵腕手段連續懲罰多家違約經銷商。

去年12月底,在茅臺召開的年度經銷商大會上,李保芳“撂”下狠話:如果再有經銷商觸碰高壓線,決不容情。不僅取消經銷商資格,而且以后決不會再接受申請。

不過,《投資者報》記者整理數據時發現,在李保芳任職茅臺兩年多的時間里,茅臺集團銷售收入由2015年的419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764億元,增長了82.33%;利潤總額由約227億元增長至403億元,增長了77.53%。

步入“李保芳時代”

在“袁仁國時代”,茅臺酒產量先后突破1萬噸、2萬噸、3萬噸,2018年將達到4.6萬噸;茅臺股份的營收突破100億元、200億元、300億元、400億元,2017年實現582億元;飛天茅臺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超高端超級大單品,茅臺醬香型系列酒成為千億茅臺的另一新的增長極;2017年,茅臺市值超越帝亞吉歐;2018年,茅臺市值一度站上萬億級臺階,創下A股大神話。

今年年初,李保芳對外宣布,茅臺集團營收千億目標今年要提前實現。第一個千億實現后,茅臺的下一個“千億”將成新的征程。不過,未來茅臺能否再上一個新臺階仍然值得市場觀察和期待。無論如何,從5月7日開始,茅臺迎來一個新時代,即正式告別“袁仁國時代”,步入“李保芳時代”。

對此,市場普遍認為茅臺換帥是市場利好。此次新帥李保芳將身兼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三大重任于一身,管理、決策效率將更高。

自李保芳上任茅臺集團總經理以來,集團加快開啟白酒國際化征程。2016年11月份,李保芳帶隊訪問舊金山,強調要不斷擴大茅臺酒的國際影響力,提高其國際市場份額,推進茅臺品牌國際化。無疑,產品國際化、市場國際化,都將是茅臺長遠發展的重點。

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茅臺出口酒1941.6噸,其國外市場營業收入22.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相比公司全年582.18億元的營業收入,出口業務無疑是任重道遠。

因此,要從“一酒獨大”到開啟國際化征程,似乎這條路對茅臺而言“道阻且長”,接下來茅臺將如何引領中國白酒走向全球化?備受外界期待,也將成為“李保芳時代”的成績考量指標之一。

那么,如何讓茅臺實現從量變到質變,以及如何讓茅臺在全球化浪潮中成為更具影響力的國際品牌是“李保芳時代”的茅臺將面臨的兩大挑戰。

此外,隨著中國消費市場,尤其是消費年輕化的趨勢特征愈加明顯,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除了面臨國際化的挑戰外,還面臨著白酒年輕化的問題,茅臺是古典白酒集大成與代表性品牌,白酒面對年輕時代如何做品牌與做營銷?”這一切,都有待李保芳用行動來說話。

關鍵詞: 茅臺 掌門 李保芳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