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項目 >

谷歌被控盜取用戶資料 消費者委員會已展開調查

2018-05-18 15:08:26    來源:國際金融報

澳大利亞當局表示,甲骨文公司指控谷歌偷偷傳送安卓用戶的資訊,除有侵犯隱私疑慮外,也使用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吃掉”流量,或多繳網絡數據費用。谷歌正因此接受調查。

網絡巨頭甲骨文(Oracle)和谷歌(Google)長期以來的矛盾,已經發展到了借“侵犯隱私”之題發揮的階段。

甲骨文公司指控谷歌收集上百萬名安卓手機用戶個人資料,并且使用戶負擔這期間的數據傳輸費用。而澳大利亞競爭消費者委員會(ACCC)及隱私委員會已經針對谷歌展開調查。

谷歌遭遇調查

澳大利亞當局表示,甲骨文公司指控谷歌偷偷傳送安卓用戶的資訊,除有侵犯隱私疑慮外,也使用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吃掉”流量,或多繳網絡數據費用。谷歌正因此接受調查。

據悉,甲骨文稱谷歌利用安卓系統搜集如搜索記錄、所在地點等詳細資料,并傳回資料庫,這些數據在用戶不知情下傳輸,流量大小以GB計算。

如果是使用安卓系統的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那么即使定位已關閉或手機未插入SIM卡,谷歌仍然可以獲得用戶的精確位置。

澳大利亞隱私權基金會董事法爾(David Vaile)表示,有些用戶的資費方案中流量上限只有幾GB,對他們來說,就算只被谷歌偷用了1GB的流量,都損失慘重。

澳大利亞公平競爭及消費者委員會(ACCC)及澳大利亞信息專員公署(OAIC)的隱私部門日前正針對谷歌及臉書對澳大利亞廣告市場的影響做審查報告,而甲骨文提供的信息也包括在此報告中。

ACCC發言人Geesche Jacobsen表示:“我們已與甲骨文會面,并試圖了解有多少消費者對此知情。”

谷歌方面日前表示,數據追蹤是在獲得電話用戶許可的情況下完成。

但是,對于用戶是否知情并給予有效授權這一問題,谷歌方面還是受到廣泛質疑。同時,谷歌的隱私政策中,并未提及有關安卓手機或其他移動設備的內容,而是統稱為“谷歌服務”。

目前,澳大利亞有約1930萬智能手機用戶,其中1030萬用戶使用安卓操作系統。但多數人在注冊服務時,可能根本不了解使用規范中的內容。

當用戶同意谷歌的隱私政策,并打開定位服務時,谷歌所獲得的數據可以顯示用戶的具體位置,還可以通過手機上的傳感器獲得客戶是否“停留”、“徒步”、“行走”、“離開車輛”、“騎自行車”、“下坡”、“跑步”、“在車內”等信息。而谷歌會使用這些數據,用于購物中心精準營銷,例如計算用戶是否在某零售店鋪附近。

同時,傳回谷歌的數據會被標記為“活動日志”(Activity log),從用戶的電信流量套餐中扣除。而這類“活動日志”可能會導致用戶月流量超標。

雙方“互杠”已久

事實上,針對谷歌的此項指控,在去年11月就已見諸媒體。雖然當時媒體沒有透露信息來源,但安全專家、前聯邦貿易委員會首席技術專家Ashkan Soltani認為,是甲骨文傳播了這個消息,并且在連續數月中試圖推進此事。

如今,甲骨文公司終于公開向澳大利亞競爭和消費者委員會(ACCC)提出這些指控,ACCC正在調查谷歌和Facebook對廣告市場的影響。

甲骨文和谷歌“互杠”已久。2017年底,就有媒體報道稱,甲骨文投資了880萬美元,用于在華盛頓游說政客,其中一部分將用于在一些關鍵的政策辯論中反對谷歌。同時,甲骨文也在慫恿歐洲政府對谷歌加以處罰,在田納西州購買廣告,發動當地人反對谷歌,并在媒體上發表有關谷歌的負面報道。

不過,當時的甲骨文公司矢口否認與谷歌之間“你死我活”的關系。

在此之前,關于甲骨文控告谷歌侵犯版權一案,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于3月表示,谷歌使用甲骨文的Java開發平臺創建安卓操作系統,并不受到版權法合理使用條款的保護,這推翻了2016年的裁決結果。

這個備受矚目的案件始于2010年,牽涉到Java編程語言能在多大程度上獲得版權保護。谷歌利用Java設計了安卓操作系統,全球多數智能手機都在使用這一操作系統。

規范管制難題

近來,科技巨頭影響層面漸深漸廣,卻接連有濫用個人資料、隱私保護不周等丑聞傳出,未來如何對行業實行規范管制將是一大難題。

上個月,臉書CEO扎克伯格出席美國參議院商業及司法委員會聯合聽證會,對劍橋分析和濫用用戶個人資料致隱私外泄的丑聞明確道歉。

而谷歌目前已成為ACCC針對數字媒體市場廣泛調查的一部分。

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三個月內,谷歌的廣告收入占其核心業務的86%,同比增長24%,達到266億美元。

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發展速度也可謂驚人,最新季報顯示,Alphabet2018年一季度盈利創下2009年以來的最好水平。目前,Alphabet的市值為7530億美元。而數據收集,正是推動Alphabet業績增長的主要因素。

據悉,新的《歐盟數據保護通用條例》將于5月25日生效,這一政策將使歐盟隱私法產生重大轉變。該政策對于報告數據泄露的公司,以及公司如何存儲、保護和傳輸個人數據提出了幾項新要求,還為與公司分享個人數據的用戶提供了額外權利。

該條例最初于2016年5月被歐盟成員國采納,而歐盟給了各公司兩年時間來適應其中的要求。以后,Google等公司如涉嫌違法使用個人數據,將被處以10億歐元的罰金。

關鍵詞: 用戶資料 谷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