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項目 >

影視板塊市值一天蒸發114億

2018-06-05 17:05:49    來源:騰訊財經

影視板塊股票今日上演“崔”枯老朽式潰敗,市值一天蒸發114億。

這一切都來源于崔永元因十五年前電影《手機》對他的影射,而積攢下來的怒火;這股怒火如今因《手機2》而無可抑制的噴發出來,電影主演之一的范冰冰不幸觸及熔巖。

上周一(5月28日),崔永元通過微博曝光了幾張演藝合同照片,照片中還出現了范冰冰的名字:“合同約定片酬為稅后1000萬元”;上周二(5月29日),崔永元繼續曝光:“另行約定片酬5000萬元”,“兩合同共拿走片酬6000萬元,這哥們兒只在片場演出4天。”

盡管范冰冰工作室緊急發布嚴正聲明,但這已經無力阻止事態的進一步擴大。“4天6000萬天價片酬”和“陰陽合同涉嫌偷漏稅”引爆了輿論的憤怒情緒:多少人一個月辛辛苦苦工作、賺得幾千到上萬不等,相當一部分都繳了稅金;但有人4天可以賺6000萬元,還涉嫌偷漏稅。隨之,影視行業一系列內幕和潛規則浮出水面,并驚動國家稅務機關。

國家稅務總局上周日(6月3日)發文表示,針對近日網上反映的有關影視行業從業人員簽訂“陰陽合同”的涉稅問題,已經責成江蘇等地稅務機關依法開展調查。目前,無錫市濱湖區地稅局目前已經介入調查取證。

崔永元針對馮小剛和劉震云的怒懟、不想卻傷及冰冰,其蝴蝶效應直接致使影視行業上市公司刮起風暴。

筆者因參與孵化影視類公司,所以對其運作模式相對清楚:事實上,影視類公司已經全面投行化。

一個影視項目的策劃者或者說制片人,在最開始攢局的時候,一般只支付少量定金、先把編劇和導演敲定,從而將這個項目的地基打好。一個好編劇可以為項目質量設置底限,一個好導演不但可以確保完成度,而且可以吸引來有票房號召力的一線演員。

在這個架構初步搭建完畢之時,融資同時啟動。制片人已經可以在影視項目的投資圈,以選題方向、編劇、導演,及擬定主演人選等作為賣點,去兜售這個項目了。如果項目不差,這輪融資相對不難,你可以將之類比為創投圈的A輪融資。

拿到“A輪融資”之后,制片人再通過以上賣點和到手的錢,去敲定男主和女主,并支付訂金。在將項目進一步完善的同時,就可以拿著這個框架去做“B輪融資”了。

靠后輪次的融資,一般投資金額會比較大,但并不愁沒有項目接盤方。相當一部分影視類上市公司都面臨業績壓力、但缺乏好項目,他們會在輪次靠后、也比較成熟的影視項目中挑選合適進行深度合作。而這個時候,項目制片人已經開始通過出讓股份盈利了。

當然,如果項目非常優質 —— 比如周星馳電影,在完成之后會以一個票房保底價格繼續打包賣出,以鎖定收益讓渡風險。

整個項目,自始至終都是依靠資金和資源的不斷注入而滾大,但最終真正賺錢的電影卻少之又少。事實上,大部分影視項目都是虧錢的;還有相當一部分項目連虧錢的資格都沒有,因為它們根本就上不了院線。

影視項目就像賭石,能否賺錢最終要靠運氣,很多資本都想在此一桶金。但如你所知,在淘金熱中,真正能夠賺到錢的是買水和鏟子的人。放在影視行業,這少部分旱澇保收的人,明星首當其沖。劇組可能會在電影上映后許久才能拿到所有酬勞、甚至被拖欠工資,但明星們必須用現金支付,不得賒賬。

影視板塊上市公司市值一天蒸發114億,表面看是崔永元的蝴蝶效應,但實質上和經濟大環境休戚相關。說到底,影視行業是“項目制+投資”的盈利模式,屬于風險偏好型;但鑒于當下金融去杠桿、資金緊張的大環境,場內資金變得愈發保守、且厭惡風險,所以資金逐漸撤離影視行業乃是市場選擇,這種選擇也必然帶來行業的增速下滑。

崔永元沒有能耐做空影視行業,一切只是高速增長關閉之后、黑天鵝的觸發。任何高速增長的行業失速之后,其股票的估值中樞會因為負面因素或監管變化,遭到猛烈沖擊。

但是,崔永元的“無心之舉”,也足夠對整個行業產生顛覆。崔永元怒懟馮劉,關注有限,但曝光冰冰卻引發輿論嘩然,核心在于大家對演技平平的影星4天賺6000萬的憤慨。民意之上,加上國家財政又面臨壓力,正為稅源的問題發愁。

這個時候國家稅務局順流而上,進行稅務徹查 —— 無論最終結果如何,是否有偷漏稅行為,整個影視行業的資金結算規則很可能都要重寫。

財務的規范化,從微觀上來說,可能意味著整個行業的稅務成本增加,利潤率下降;從宏觀上來說,則可能意味著一部分“不那么干凈的錢”離場,從而加速資金的流程,造成整個行業的進一步萎靡。

關鍵詞: 市值 板塊 影視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