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項目 >

論建設工廠投產的速度,我只服一汽-大眾!

2018-06-25 14:38:54    來源:汽扯扒談

就在不少品牌因為產能不飽和只能停工之時,一汽-大眾在半年之內第三家工廠全面完工。而據了解,今年將有四個工廠投產,這樣的建設速度在之前也是非常少見的。

今年以來,一汽-大眾已相繼建成投產長春奧迪Q工廠、華東基地青島工廠。6月22日,一汽-大眾華南基地全面建成投產儀式在佛山市舉行。華南基地(佛山工廠)是一汽-大眾今年建成投產的第三個基地,而在今年下半年,華北基地(天津工廠)也將建成投產。

僅一年時間就有四座全新工廠建成投產,放眼全世界的汽車企業中,這也是極為少見的。一汽-大眾在今年連續出擊,構建了縱貫南北、橫跨東西的產業布局,為未來拉升產能奠下了扎實基礎。同時,一汽-大眾也以華南基地為“智慧工廠”項目樣板,繼續推動五大基地全面創新與數字化轉型。

華南基地全面向“智造轉型”

一汽-大眾華南基地是全球第一個滿足MQB平臺生產需求的工廠,早在建設階段,就被授予“三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證書”,被譽為“完美工廠”,生產大眾品牌的全新高爾夫、全新高爾夫GTI、全新高爾夫嘉旅車型以及奧迪品牌的奧迪A3 Sportback、奧迪A3 Limousine車型。

華南基地整體占地面積約166萬平方米,是廣東省“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重點項目,包括建設沖壓、焊裝、涂裝和總裝4個車間,將運用先進的制造技術,生產大眾汽車先進、環保的車型。

2011年,華南基地一期項目開工建設,并在兩年后建成投產。隨后,二期項目于2014年5月正式奠基,參考了德國大眾最完善的工廠建設標準和最合理的工廠建設原則。

作為大眾全球最先進工廠,一汽-大眾華南基地二期項目復制了一期的先進工藝,實現全自動化生產,同時太陽能路燈照明、污水處理和再利用、“三明治”板材等一系列提高能效和資源利用率、綠色環保的技術,均將應用于工廠建設中。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表示:“華南基地二期絕不僅是一期的延續,憑借著技術領先的設施,它在投產之后將把佛山工廠的年產能由目前的30萬提高到60萬。并將帶來大眾和奧迪品牌最新產品和最新技術的新能源汽車。”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教授

作為戰略重地,華南基地還承擔了一汽-大眾向智造轉型的排頭兵作用。根據介紹,華南基地(二期)沖壓車間100%自動化率,焊裝車間80%自動化率,涂裝車間72%自動化率。在全面建成投產儀式上,一汽-大眾還宣布與BAT、IBM、華為、清華大學研究院達成戰略合作,他們將聯合研究產品本土化,推動汽車制造向數字化轉型。據了解,截至2020年,一汽-大眾將累計投入約100億人民幣用于華南基地二期項目建設,與此展開圍繞汽車四化方向的響應變革。

引入MEB平臺,全面實現電動化戰略

當下電動化已成大趨勢,對于一汽-大眾而言,未來其也將在該領域深耕。大眾于去年的法蘭克福車展前夕,發布了全新的“Roadmap E”電動化戰略,最晚到2030年集團內全部車型將實現電動化,到2025年大眾集團旗下各品牌將推出包括50款純電動汽車,及30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內的共80余款新能源汽車。而實現這個目標,中國則是大眾絕對不能忽視的市場。

在中國,大眾的新能源戰略將會大致分為三步。第一步,以進口方式引入新能源車型銷售;第二步,在MQB等現有平臺上投產新能源車型;第三步,逐步實現MEB平臺的生產。這最后一步,即將落子于華南基地。

為了保證電動產品在中國的相應落地,海茲曼教授表示,華南基地之后還將引入大眾最新的MEB生產平臺,并搭載先進的人機工程應用,提升車輛智能體驗感的基礎上,實現電動產品的市場化拓展。

MEB是以產品為中心,兼具移動出行、智能網聯、便捷充電等服務的完整生態系統。MEB平臺產品具有全新造型、全新空間、高度智能等三大特點,將實現續駛里程大幅提升、100%實現車聯網以及自動駕駛。得益于MEB平臺的引進,2020年華南基地將正式推出本土化生產的I.D。新能源車型,構建綠色出行解決方案。

此外,全面建成投產后的華南基地,將生產大眾和奧迪品牌最新產品和最新技術的電動汽車。目前,一汽-大眾旗下大眾品牌第一款SUV T-ROC探歌已于今年4月份正式下線,奧迪Q2L也將于今年下線,這也意味著華南基地將成為一汽-大眾布局SUV細分領域的重要橋頭堡。

2018年是一汽-大眾2025戰略的開局之年,而華南基地可以說是一汽-大眾今年的一記重磅炸彈,今年總計4座工廠建成投產,將為一汽-大眾新增產能105萬。屆時,一汽-大眾總產能將高達超300萬,成為國內產能最大的車企之一,為一汽-大眾完成今年210萬輛的銷售目標以及未來在新能源領域深耕的舉措保駕護航。新工廠的投產不僅優化了一汽-大眾生產體系和全國性戰略布局,同時也將為一汽-大眾未來銷量和品牌雙提升賦能。

關鍵詞: 大眾 工廠 速度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