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項目 >

賽特斯棄港股轉投科創板 多家新三板企業蹭熱點

2019-03-14 17:16:39    來源:北京日報

緊鑼密鼓推進的科創板備受市場關注,也讓不少新三板掛牌企業摩拳擦掌。記者統計,截至昨天已有賽特斯、金達萊、江蘇北人等5家新三板企業“官宣”要征戰科創板。新三板企業沖擊科創板的熱情已被點燃,但業內人士認為,從目前“官宣”的企業情況來看,登陸科創板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賽特斯棄港股轉投科創板

3月13日,新三板掛牌企業賽特斯公告表示,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相關議案,為拓展融資渠道,優化資本結構,擬申請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并申請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

賽特斯是南京一家為電信運營商、廣電系統、企業及家庭個人用戶提供覆蓋云、網、端的信息通信整體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今年2月26日發布的2018年業績快報顯示,去年公司實現營收6.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67%,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近1.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61%。

回看這幾年,賽特斯一直在資本市場輾轉,頗為曲折。賽特斯先是準備沖擊創業板,并兩度接受上市輔導。2013年4月,江蘇證監局發布賽特斯IPO輔導公告,其輔導券商為平安證券。不過2015年7月,賽特斯選擇掛牌新三板,并成為創新層成員。2017年8月,這家公司再度接受上市輔導,輔導券商更換為中信證券。

去年4月,全國股轉公司與港交所推出的“新三板+H”模式落地,賽特斯表示將發行H股股票到港交所上市,并已在去年9月得到中國證監會和港交所受理。此番準備沖擊科創板時,賽特斯同時還發出一條公告,表示“經審慎研究,擬終止公司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申請。”

賽特斯在選擇科創板的同時,卻放棄港股上市,一些業內人士對此表示“看不懂”,企業為上市已投入這么多,在這個時點完全可以選擇一邊繼續到港股上市,一邊征戰科創板。

多家新三板企業蹭熱點

自從去年11月科創板概念橫空出世,到近期“2+6”主要制度框架出臺,以及相關配套規則陸續落地,科創板從概念到現實,火速推進的節奏超乎市場預期。與此同時,究竟哪些企業將登陸科創板,各種猜測一直不曾停歇。

近期以來,多家新三板掛牌企業“官宣”要上科創板,成為市場上的新現象。

3月8日,江蘇北人發布公告稱準備上科創板,這家公司主營業務為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智能化的系統集成整體解決方案。3月4日,金達萊發布類似公告,成為科創板規則落地后首家公開表態要沖刺科創板的新三板公司。更早的2月27日,大力電工發布公告擬終止新三板掛牌,其原因正是為上科創板資本市場做準備。另一家新三板掛牌企業先臨三維也公告稱擬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公司方面也表示,計劃赴科創板上市。

更多未“官宣”的企業也有意沖擊科創板。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近50家新三板公司考慮嘗試申請在科創板上市。

“目前想申請上科創板的大多是已進入上市輔導期的擬上市企業,它們既可去A股,也具備去其它市場的條件。但科創板是大熱點,估計首批科創板企業估值會比較高。”一位市場人士分析。

在流動性偏差的新三板,很多企業要達到融資的目的并不容易。這是不少企業紛紛要切換賽道的主要原因。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長朱為繹認為,新三板不少企業面臨虧損壓力,當初無法到A股上市被迫來到新三板,如今科創板來了,這些企業自然就躍躍欲試。

盡管新三板企業對科創板熱情似火,但目前也只是企業的一紙公告而已,能不能上是另一回事。甚至不排除有些企業只是蹭熱點,如一些新三板企業股東之中就有上市公司,一說要上科創板,很可能會引來資金炒作股價。

僅4%新三板企業符合標準

根據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擬申請科創板上市的企業,市值和財務指標至少應符合5套上市標準中的一項。有些企業雖萌生上科創板的想法,但可能明顯不符合條件。如大力電工目前總市值僅3億元,暫不滿足科創板的5套上市標準中的任何一個。

朱為繹分析,新三板有望成為科創板企業的一個來源,新三板也確實有一些具備科技含量的企業,如成大生物等一批生物醫藥企業等。但總體看,科技含量低仍是眾多新三板企業沖擊科創板的明顯短板。在他看來,從目前聲稱要轉戰科創板的5家企業看,可能性都不大。

截至目前,新三板有上萬家掛牌企業,但根據聯訊證券統計,僅有428家企業符合科創板前4套標準,占掛牌公司總量的4.11%。428家企業中,剔除掉僅僅符合標準一的320家公司后,其中60家更有可能符合科創板的上市標準。新三板共有12家企業符合第5套上市標準。

關鍵詞: 賽特斯 港股 科創板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