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項目 >

關注養老就是關注未來的自己

2019-06-03 16:45:54    來源:健康報網

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隨著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且呈現出基數大、增速快,失能、高齡、空巢老年人多等特點,老年人對醫療、照護的需求與日俱增。“醫養結合”正是為應對深度老齡化挑戰作出的一項重大舉措,使老年人“有病治病、無病療養”,成為今后一段時期重點培育和發展養老服務的新方向。

山東省以創建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省為契機,進一步優化供給、提升能力、補齊短板,力爭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養老服務需求。作為一種新型養老模式,醫養結合在推進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面臨一些發展瓶頸和困難。如果說醫養結合這壺水正在慢慢升溫,當下還有幾個關鍵環節需要打通,才能最終走向沸騰。

比如,應進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建立相關部門間協作機制,建立聯合指導、聯席會議、會商協調等制度。健全社會資本投入機制,在醫保政策銜接、財稅金融政策、土地供應、人才培養、建設規劃、準入許可等方面細化支持政策措施,鼓勵社會力量開展多種形式的醫養結合服務。

要總結上海等15個試點城市實行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經驗,盡快在全國推廣,為4400萬失能半失能老人及其家庭長期持續支出的照護服務費用給予制度性保障,幫助這些老人盡可能有尊嚴和有質量地生活。下一步應立足運行中的關鍵問題完善機制,重點邁過獨立籌資、照護服務提供、失能評估標準“三道坎”,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基本形成適應我國國情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政策框架。

當前,養老服務專業人才隊伍的現狀嚴重制約了醫養結合服務的發展。從長遠來看,急需從現在開始規劃,完善職業教育體系,在高校中增設老年護理專業等。當下,應將養老人才培養納入國家就業培訓政策,政府應制定和細化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培訓規劃,從加強培訓力度、加大投入與保障力度、建立健全管理機制等入手。同時建立健全養老服務人才薪酬待遇、激勵評價、職級晉升等制度,多管齊下推進養老服務人才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與社會化建設,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從事這項工作。

此外,還應進一步完善老年人健康分級、能力評估、醫療護理服務等行業標準體系,制定醫養結合的收費標準等。建立從居家、社區到專業機構的比較健全的長期照護服務供給體系,且充分發揮中醫藥在醫養結合服務方面的作用。

在建立和完善頂層設計的同時,我們也希望越來越多的地區像山東一樣,探索出更多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醫養結合服務模式,為老年人提供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以及臨終關懷一體化的健康和養老服務。

關鍵詞: 養老 醫療 工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