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夜江湖》:只要結果令人滿意 拍攝過程的艱難算不了什么
朝鮮族老太李蓮花。
代駕琪姐。
特色音樂串吧里的民間演員耀威。
聲名大噪的《風味人間》之后,由陳曉卿擔任總監制,國內首部城市宵夜文化紀錄片《宵夜江湖》于7月2日在騰訊視頻全網首播。從“鋼鐵之城”沈陽開始,《宵夜江湖》以美食為索引,行走于沈陽、廣州、西安、重慶、杭州、南寧、武漢、廈門八大城市,完成了對中國宵夜美食的探索。在首期《宵夜江湖》中,觀眾通過炭烤豬心、牛板筋等硬核宵夜,以及直來直去、幽默自信的沈陽人領略到沈陽這座城市的生猛與可愛。該片總導演杜興在接受新京報專訪時坦言,“夜晚”中人的狀態和白天很不一樣,更加自由放肆,“很多人都說吃夜宵不健康或者不利于減肥,但是宵夜讓人快樂啊。”
北京沒入選因為“各環”差異太大
沈陽不僅是一座充滿活力的老牌“鋼鐵之城”,同時也是硬核宵夜美食的聚集地。無論是經層層工序烤制的豬心,還是烤牛骨髓和特色板筋,無一不給人“硬通貨”宵夜之感。而第一期中最為獨特又略帶暗黑色彩的食物無疑是羊槍羊蛋,獨具“慧眼”和刀工的沈陽店主將小小的食材分解出八種不同口感和味道的部位。
杜興表示,每座城市都帶有獨特的內在氣質,比如沈陽,外表看上去很生猛,但生猛外表之下有很多生存智慧。《宵夜江湖》在武漢的拍攝中則關注了幾個比較彪悍火辣的女人,武漢的女人撐起了宵夜的整個江湖,和沈陽非常不一樣。這也是美食所帶來的獨特魅力,監制朱樂賢說,由于現代通訊技術發達,讓每個城市都失去了差異性,但在美食這一領域,地域性仍然保持著很獨立鮮活的差異性。
這一季的八個城市中沒有北京和上海,杜興坦言,他們對北京做了很久的調研工作,“但大城市太復雜了,比如北京就分為二環、三環、四環、五環好幾個‘北京’,不同地區的差異太大了。”
“宵夜”的最大特點就是“野”
首期《宵夜江湖》中也出現了沈陽人最愛吃的食物——雞架。雖然食材普通,但是沈陽人創意性地通過炸、烤、煮、熏等多種做法,讓雞架成為沈陽宵夜餐桌上的“頭把交椅”。夜晚負責運輸雞架的貨車司機風趣地表示,“全國一半的雞架都被沈陽人吃掉了”。
談及對于創作“夜宵”題材的初衷,杜興表示,最早他想拍一部關于夜晚生活的片子,而《宵夜江湖》的名字也是改了好幾次,“從開始我們想過的《宵夜中國》到后來的《夜江湖》,最后就折中了一下,叫了《宵夜江湖》。”
美食類的紀錄片近年來是一大熱點,監制朱樂賢此前也擔任過《舌尖上的中國》以及《風味人間》的制片人,在他看來,希望每一部美食紀錄片都有自己的風格,而“宵夜”的最大特點就是“野”。杜興表示,這部片子中幾乎沒有選擇“高大上”的夜宵餐廳,而是對準了更多的市井小攤,“很多人去吃那種燈火輝煌的夜宵,是為了社交,或者發個朋友圈,我們還是希望展現一種輕松的夜宵氛圍,出現的一些食物也是比較猛的,比如羊槍。”除了食物,宵夜的環境也“野”,選擇的餐廳多是沒有什么服務,顧客和老板關系很熟的那種小店。
最大困難是尋找主人公
江湖的故事離不開人,《宵夜江湖》不僅展現了宵夜美食鮮活生猛的一面,也體現了人物的風趣堅韌。在第一期中,50歲開始創業,從沿街擺攤到擁有一家門庭若市的店面,現年71歲的朝鮮族老太李蓮花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磨難。然而在她看來,“困難是將來的福”。以熱歌勁舞回饋食客的還有沈陽特色音樂串吧里的民間演員——耀威。作為行業里的大哥級人物,耀威極具現場感染力,一出場便會讓人感到解壓和釋放,在當地擁有不少歌迷粉絲。但飽經世事的耀威卻在片中感嘆“江湖的路也是很難走的”。除了樂觀開朗的七旬宵夜店主、駐店民間演員外,無論是曾遭醉酒客戶惡意投訴但能體諒所有人的女代駕司機,還是兼具開拓與守成重擔的90后燒烤店主,他們都是具有時代精神的沈陽人代表。
提到該片拍攝的最大困難,杜興坦言,還是尋找主人公。沈陽是東北的一個中心城市,有很多“沈漂”,劇組起初發現了一個姑娘,非常能干,漂泊了很多年,在幫她男朋友賣烤串,“故事很好,結果等調研完沒多久,兩個人分手了。”
更注重人物的故事還是美食的味道,是每一部美食紀錄片都需要考量的問題。對此杜興表示,首先是吃,如果這道宵夜不好吃的話就不會去拍,此外是要考慮人物特點,“有的人物身上的特點我們能抓住,有的人物抓不住,這個很困難。”
總導演“訴苦”
夜宵店主對攝制組愛搭不理
找人特別難。一般我們會先借助自己的信息網絡,咨詢本地的朋友以及本地的自媒體,篩選一遍。第一遍可以篩出非常多各種代表性的人物,第二遍我們會派調研員親自去看去接觸人物,去吃,再確定。第一輪可能有30個待定的主人公,第二輪之后有8到10個,回來之后我們再一起討論確定5到6個。因為我們片中主人公的生活都特別平常,你去拍他們,他們每天生活很單調,而且都不愛搭理你,攝制組只能在別人不愿意搭理的情況下,找到一點他們身上不平常的東西。而且我們拍攝的很多夜宵小店,店主是不歡迎拍攝的,他們不需要媒體曝光,也不想增加客流,他們覺得你的拍攝是一種打擾。
相關閱讀
-
我國兒童成長發育進入平穩增長階段 通訊
我國兒童成長發育進入平穩增長階段《7歲以下兒童生長標準》明年施行... -
休艙:全球觀速訊
11月25日,呼和浩特市水岸小鎮1號方艙醫院休艙。當日,隨著該方艙醫... -
航天新征程|神舟十四號乘組:中國空間...
人民網廈門11月25日電(記者趙竹青、張克非)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1... -
卡塔爾世界杯何以鐘情中國新能源客車?
“在整個世界杯期間,我和我的同事都將駕駛這些巴士,將觀眾送到各... -
當前熱點-央行宣布全面降準 釋放長期資...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12月5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 25個百分點... -
央行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 釋放長...
(記者吳秋余)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
10月貨物和服務貿易進出口規模同比增長5%
(記者劉開雄)國家外匯管理局25日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10月,我國... -
重點聚焦!內蒙古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16例
11月25日0—24時,內蒙古自治區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16例,其中呼... -
我區向實體經濟和房貸客戶讓利近54億元_看點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李永桃)“按照國家做好普惠金融‘減... -
【書寫鄉村振興奮進畫卷】“萬企興萬村...
前不久,自治區民營百強企業蒙泰集團與伊金霍洛旗紅慶河鎮哈達圖淖... -
觀察:【眾志成城 同心抗疫】首府金融...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鄭學良)11月25日,記者從呼和浩特市... -
1-10月我區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55.2%|當前看點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楊帆)自治區統計局消息:今年1-10月... -
全球熱頭條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
11月10日,張躍清忙碌完核酸檢測任務后,急匆匆地趕回村委會,帶領... -
航天新征程|楊利偉:中國空間站時代腳...
人民網廈門11月25日電(記者趙竹青、張克非)11月25日,由中央網信辦... -
滾動: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
25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宣布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在北京、上海... -
內蒙古大部分地區將迎入冬以來最強寒潮...
新華社呼和浩特11月25日電(記者哈麗娜)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了... -
“頂流”到階下囚!吳亦凡一審被判13年...
11月25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被告人吳亦凡強奸、聚... -
個人養老金36個先行城市或地區名單發布...
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等36個先行... -
越冬候鳥“做客”額濟納旗
初冬時節,在額濟納旗沙日淖爾水庫,數量眾多的赤麻鴨、灰雁、大天... -
俄今年大豆收成創紀錄-每日速看
新華社莫斯科11月24日電(記者劉愷)俄羅斯農業部24日發布消息說,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