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項目 >

究竟什么原因導致短短一個多月接連發生兩起事故?

2019-07-09 08:55:39    來源:中國青年報

7月4日上午,青島地鐵1號線發生塌陷事故,讓青島地鐵又引發關注。據青島地鐵官方通報,事發兩天多后,7月7凌晨4時30分,1號線勝利橋站事故中失聯的1名地面施工人員被找到,已無生命體征,搜救工作結束。事故發生后,青島地鐵再次發文要求,在建線路全面停工整頓。(澎湃新聞網7月7日)

這起最新的事故,很容易讓人聯想起,青島地鐵在一個多月前發生的那起事故。據青島地鐵官方微博@青島地鐵通報,今年5月27日下午5時許,由中鐵二十局施工的地鐵4號線沙子口靜沙區間施工段發生坍塌,5名施工工人失聯。

同一項工程,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接連發生兩起事故,的確令人痛心。安全事故頻發,究竟是什么原因?據悉,5月份青島地鐵4號線事故發生后,7月2日,山東省政府曾約談青島市政府,稱青島地鐵4號線“5·27”涌水突泥災害事故暴露出,青島市“對可能引發事故災難的重大風險認知不到位、監測研判不到位、風險分析不到位”的問題,而青島地鐵發布的有關通知,也承認“青島地鐵工程管控依然存在薄弱環節”,“決定對青島地鐵所有在建線路全面進行停工整頓”。

根據著名的海恩法則,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需要反思的是,為何有關部門沒有發現“輕微事故”和“未遂先兆”?如果在地鐵4號線發生事故之后,全面停工整頓真正發揮了作用,至少應把有關方面指出的安全隱患徹底排除掉。就在青島地鐵1號線發生塌陷事故的同一天上午,青島市安委會第9次會議召開,要求“深刻吸取近期全市先后發生多起生產安全事故教訓”,現實卻事與愿違。

其實,翻看有關報道,對于這起最新事故的發生,“施工質量”恐怕還真脫不了干系。今年6月,發生塌陷事故的1號線曾被外部電力配套工程施工方自曝,工程的鋼筋間距、錨固和混凝土墊層存在質量問題,有重大安全隱患。青島地鐵也在隨后的調查通報中承認,工程存在鋼筋布設疏密不均、混凝土墊層厚薄不均的問題。項目總承包方“中國葛洲壩集團電力有限責任公司”則發布公告,表示子企業“葛洲壩電力公司”不存在違法分包問題,但作為總承包方“存在項目管理不善問題”。鋼筋、混凝土質量不過關,相關管理不善,又怎能不出現施工質量問題?

工程安全人命關天,消除隱患須慎之又慎,決不能讓“治病救人”的停工整頓淪為擺設。這起最新事故發生后,青島地鐵再次宣布在建線路全面停工整頓,有關方面應當睜大眼睛,對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進行一場地毯式的拉網排查,萬不可走個過場。

與此同時,有關部門還應徹查問題線索,如自曝工程質量有重大安全隱患、有關公司“違法分包”等問題,也包括上次停工整頓為何徒勞無功。如果查實存在違法違規、敷衍應付、失職瀆職等情況,必須嚴格追責問責,如此才能給遇難者一個公道,并真正堵住安全漏洞,讓類似悲劇不再上演。

關鍵詞: 安全隱患 青島地鐵 整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