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項目 >

全是細節!這幅巨作帶你感受宋代人的龍舟表演

2023-06-24 14:43:06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資料圖)

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很多人都知道,而他還有一幅巨作《金明池爭標圖》。這幅作品現藏天津博物館,描繪了北宋時期,汴梁金明池內舉行龍舟表演的精彩場景。

天津博物館書畫部主任 于悅:從池門入園,往前可以看到臨水殿,再往前這個大的建筑是寶津樓,通過這個欞星門上仙橋,中間的這個建筑物叫五殿。在金明池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建筑是奧屋,就相當于后來的船塢。

據史料記載,金明池,位置在今天的河南開封市西北處,最早是開鑿用來訓練水軍的人工湖,北宋時期成為著名的皇家園林,每年會定期向平民百姓開放,有豐富的游園活動,龍舟是其中的表演項目之一。

天津博物館書畫部主任 于悅:龍舟爭標的主體是這一部分是大龍舟,它的兩邊分別描繪了5艘小龍舟,爭奪的標就是中間這樣一個錦標。畫面上每艘小龍舟上都有槳手,船尾有舵手,在船頭立著一個軍校,他們面對著槳手,實際上起到鼓手的作用。

宋代文學家孟元老所著的《東京夢華錄》中,就描繪了與《金明池爭標圖》相似的場景,更詳盡地記錄了龍舟表演的細節。

天津師范大學博物館與藝術鑒藏研究中心主任 陳晨:這些表演有很多種,在當時《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有一種叫做“旋羅”,實際上是龍舟圍成一個圈不停地旋轉,還有一個叫“海眼”,紅旗揮舞一下,就變成兩隊了,然后各自又組成一個新的圈,然后又將紅旗再繼續揮舞,兩隊的龍船就互換了一下位置,這就叫做“交頭”。非常有意思,具有一定的觀賞性跟民俗性。

不但有龍舟表演,《金明池爭標圖》里還描繪了另外兩項水上運動。

天津博物館書畫部主任 于悅:我們可以看到畫得很細致的水傀儡,就是水上船只上的一種木偶表演,旁邊這個是水秋千的表演,是既是一種像我們后世這種雜技,當時可能叫百戲,在文獻記載里,最后秋千上蕩秋千的人會從最高的處跳到水中,它實際上也是比較早的一種跳水表演。

豐富的水上表演項目,吸引了眾多游客?!督鹈鞒貭帢藞D》縱28.5厘米,橫28.6厘米,不足一尺見方的絹上,細筆精繪了上千個人物。

天津博物館書畫部主任 于悅:人非常小,最小的可能也就兩毫米。每個人的頭、身體還是能夠分辨出來的,有的人會稍微細致一些,能看出表情。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