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切入角度是多方面的 但最終會在多個領域迎來遭遇
有“科創板AI第一股”之稱的虹軟科技發布上市后首份半年報;曠視科技遞交港交所招股書沖擊“AI第一股”的名頭;在國內資本市場,成立20年上市11年的科大訊飛也被廣泛稱為“AI第一股”……第一那么多,AI確實火,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以及新一批國家AI開放創新平臺的東風下,AI財富盛宴如期而至,企業紛紛亮出商業化底牌,只不過盈利的成色尚且談不上優秀。
業績揭底
上市后的首份半年報顯示,虹軟科技營收、凈利雙雙上漲,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76億元,同比增長38.42%;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574萬元,同比增長72.55%。
虹軟科技的主營業務是視覺人工智能技術(CV)的研發和應用,為智能手機、智能汽車、物聯網(IoT)等智能設備提供解決方案,主要客戶包括三星、小米、OPPO、vivo等手機廠商。
同樣主攻視覺人工智能技術的曠視科技,名頭比虹軟科技更響亮,與商湯、云從、依圖合稱“CV四小龍”。由于視覺人工智能技術是AI最為重要的賽道之一,覆蓋了安防、物聯網、智能設備、教育等多數應用場景,CV企業往往擁有較高的市場估值。
以曠視科技為例,市場消息稱,其目標估值超過113億美元(約合800億元人民幣),遠高于目前虹軟科技250億元人民幣的市值水平。
曠視的業績則顯示,過去三年營收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85%,2019年上半年營收9.5億元,這一數字也是3倍于虹軟科技。
不過在盈利維度,受困于上市引發的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2019年上半年曠視科技虧損52億元。即便扣除非經營因素,曠視科技上半年凈利潤3270萬元,也是大幅少于虹軟科技。
業務模式不太相同,專注于語音人工智能的科大訊飛,在資本市場摸爬滾打多年,過去數年從傳統語音業務轉型到語音AI產業。財報顯示,科大訊飛2019年上半年營收42.28億元,大幅領先于曠視科技和虹軟科技。
營收不錯,但科大訊飛2019年上半年盈利只有1.89億元,這其中還包括政府補助1.16億元??傮w看,科大訊飛的盈利能力與其龐大的營收規模并不匹配。
實際上,敢在資本市場舞刀弄槍的虹軟科技、曠視科技和科大訊飛,已經業績不錯。根據億歐報告,2018年,近90%的中國人工智能公司處于虧損狀態。
艾媒咨詢分析師劉杰豪表示,人工智能在2010年之后爆發性增長,此次增長是由技術驅動而非應用驅動的,因此在商業化方面,多數企業表現不佳。人工智能大規模商業化和盈利還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
普遍偏科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的火爆也造成了部分熱門領域的賽道擁擠,反映在企業自身,就是業務普遍偏科。
根據招股書,曠視科技分為三個業務板塊,分別是個人物聯網解決方案、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和供應鏈解決方案。個人物聯網解決方案包括計算攝影解決方案、設備解鎖解決方案、Face ID等;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包括算法、軟件及人工智能賦能的傳感器,主要有智慧城市(面向政府)和智慧社區管理(面向政府和企業);供應鏈物聯網解決方案包括算法、軟件及人工智能賦能的機器人。
在曠視科技中占大頭的是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截至2019年上半年,曠視科技城市物聯網業務的國內客戶有339個,覆蓋城市112個。
但優勢也是危險。曠視科技城市物聯網業務2019年上半年營收6.9億元,占比總營收的73.2%,供應鏈物聯網解決方案和個人物聯網解決方案營收分別是4697萬元和1.2億元,相應營收占比5%和13.1%。
曠視科技缺乏足夠的to C業務支撐,過度依賴to B業務,同樣受到困擾的還有科大訊飛。過去數年,科大訊飛一直倡導“to C+to B”雙輪驅動的戰略,向C端發力。
但努力轉化為成果,科大訊飛還得努力,目前to B業務營收仍然占據大頭。財報顯示,2018年,科大訊飛to C業務營收 25.17億元,在整體營收中占比31.8%;2019年上半年,科大訊飛to C業務營收15.76億元,在整體營收中占比37.28%。
虹軟科技的“偏科”更為夸張,財報顯示,虹軟科技前五大客戶三星、小米、OPPO、華為、富士康(給諾基亞代工)合計占2018年營收的58.64%。而到了2019年上半年,這一比例進一步上升至70.52%。
面對投資者的問詢,虹軟科技董事長鄧暉解釋,如果在一兩個最大的行業里頭有所建樹,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科大訊飛輪值總裁胡郁不回避轉型C端面臨的挑戰,他表示,科大訊飛的優勢在于源頭核心技術、系統創新,但在商業模式創新上仍面臨著挑戰。“作為技術創新型的AI公司,科大訊飛要用互聯網思維來優化核心技術,來優化產品、迭代產品。”
生存擠壓
盈利、大規模盈利,或者多條腿走路,對于上升期和轉型期的AI企業又談何容易。作為人工智能企業,研發投入一直被認為是競爭的核心保障,無論是技術演進還是籠絡人才,持續的加大投入是唯一方法。
研發支出占據了曠視科技最大的成本支出,曠視科技招股書顯示,2018年全年研發投入6.1億元,2019年上半年研發投入已經增長到4.7億元,占營收比重超過49%。
虹軟科技2019年上半年研發投入9317萬元,占營收比重超過33%;科大訊飛2019年上半年研發投入達12.44億元,占營收比重超過29%。
截至目前,科大訊飛研發投入已連續六年超過營收的20%??拼笥嶏w董事長劉慶峰坦言,未來科大訊飛不會改變戰略性擴張的心態,絕不做保守型、短期利潤的故事。在核心技術研發上,科大訊飛將繼續保持高強度投入。
持續的投入,意味著AI企業節流很難,而在開源層面還得面臨嚴峻的價格戰。在招股書中,曠視科技方面將市場競爭、經濟整體環境、減低成本能力等列為風險因素。
在競爭層面,曠視科技直接對壘CV其他三小巨頭,業務模式極為相近,在商業拓展上針尖對麥芒。
科大訊飛除了要應對搜狗、有道等同樣轉型的語音AI競爭者,還要直接對抗BAT等巨頭。目前來看,語音AI已經是BAT在人工智能維度的最重要賽道之一,并且直接推出強有力的C端消費產品。
截至目前,百度發布了DuerOS開放平臺,騰訊推出了智能語音平臺騰訊云小微,阿里有自己的AliGenie開放平臺。尤其是百度和阿里,近一年在智能音箱領域展開激烈爭奪。
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最新報告顯示,百度小度音箱在2019年二季度的出貨量達到450萬臺,同比增長3700%,占據了全球市場17.3%的份額,排名全球第二;排名第四是阿里天貓精靈,出貨量為410萬臺,獲得15.8%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五的小米小愛音箱出貨量280萬臺,市場份額為10.8%。
而在中國市場,多家分析機構統計顯示,百度、阿里、小米三大品牌已經壟斷了七成以上智能音箱出貨量。
在比達咨詢分析師李錦清看來,人工智能的切入角度是多方面的,巨頭喜歡雙管齊下,創業公司擅長垂直賽道突圍,但最終會在多個領域迎來遭遇戰。巨頭不可能通吃市場,但中小AI公司最終可能還要依附在巨頭某種生態之上。
相關閱讀
-
中國外貿額首破6萬億美元關口創新高 實...
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以美元計價,我國進出口規模達到了6... -
湘財證券:注冊制對中國股市是革命性利好!
【湘財證券:注冊制對中國股市是革命性利好!】今日兩市股指中幅低... -
德訊證顧:權重殺跌釋放風險
【德訊證顧:權重殺跌釋放風險】摘要:當前我們不必苛求總量和結構... -
巨豐投顧:不超280億!中信證券巨額融資...
【巨豐投顧:不超280億!中信證券巨額融資砸盤A股能否加倉?】觀點... -
容維證券劉思山:避險情緒升溫 滬指破年線
【容維證券劉思山:避險情緒升溫滬指破年線】滬深兩市早盤低開后快... -
錢坤投資:百股漲停醫藥爆發卻指數破位...
【錢坤投資:百股漲停醫藥爆發卻指數破位給一顆紅棗打一個巴掌】讓... -
百瑞贏:市場進一步砸盤 恐慌情緒放大
【百瑞贏:市場進一步砸盤恐慌情緒放大】周五,三大指數漲跌不一。... -
高凈值家庭這樣配置資產 趕緊學起來
高凈值家庭這樣配置資產 趕緊學起來前不久,胡潤百富發布了《2021... -
百億私募遭舉報!被指惡意侵占投資人款...
又有私募基金被投資人聯名舉報!日前,有投資人向證券時報記者報料,... -
2021探照燈年度書單發布 首度設立“十...
1月12日,由《文藝報》、中國現代文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
國家發改委:電廠存煤超1.62億噸 較去...
1月12日,電煤庫存超過1 62億噸,可用21天,較去年同期高4000萬噸... -
上海規范盲盒經營活動:單個售價一般不...
日前,為了規范上海市盲盒經營活動,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社會... -
海關總署:2021年我國進出口規模首次突...
2021年,以美元計價,我國進出口規模達到了6 05萬億美元,在2013年... -
海關總署:2021年我國醫藥材及藥品出口...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 -
海關總署:我國加入世貿組織20年來進出...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 -
海關總署:2021年我國對RCEP成員國進出...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 -
海關總署:民營企業保持我國第一大外貿...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 -
海關總署: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9...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 -
在巨成功加盟平臺上進行運營推廣流量怎樣
和直接創業相比,連鎖加盟模式能夠為創業者帶來更多的優勢。品牌先... -
如何用IP為企業賦能?絨言絨語萌物軍團這樣玩
無IP,不商業。近年來,IP成為商業熱詞,圍繞IP做文章的營銷模式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