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調2022年中國經濟 5大新提法釋放重要信號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2年經濟工作。會議對2022年中國經濟怎么干進行了定調,其中有一些新提法,釋放重要信號,值得關注。
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明年經濟工作怎么干?總基調很重要。會議強調,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相比往年的“穩中求進”,這次多了四個字:“穩字當頭”。這釋放什么信號?
觀察人士認為,更加強調穩增長,這是當前我國經濟出現新的下行壓力下的現實要求。
12月6日發布的《經濟藍皮書:2022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指出,2021年,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我國經濟總體上表現出較好復蘇態勢,但在不確定不穩定的疫情和外部環境中,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風險挑戰較多。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8.0%,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5.3%左右。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接受中新網“中國新觀察”欄目采訪時表示,當前世界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中國經濟也是如此,所以要遏制下滑的勢頭,必須要更加重視穩增長。尤其是明年世界經濟預期放緩,外部需求將會收縮,今年中國外貿20%以上增長的好日子明年可能難再現。所以要穩中求進,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來從容應對當前以及未來面臨的國際國內新挑戰。
財政政策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
會議強調,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一提法并未變化。但是財政政策明確“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在外界看來這一提法意味著側重點有了變化。
徐洪才認為,“精準”意味著更多定向調控、“滴灌”,重點瞄向小微企業、三農領域、民生領域等重點和薄弱環節;“可持續”意味著量力而行,不要過度加杠桿,防止負債太多,注重防范風險。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宏觀政策研究室主任馮煦明對中新網“中國新觀察”欄目記者表示,在當前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財政政策需要繼續保持積極力度,提升效能。一方面是繼續保持適當的赤字規模,適當前移財政支出節奏;另一方面,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兩新一重”建設、技術改造、產能綠化等領域的支持力度,通過財政支出助力供給側固本培元,同時在教育、文化、體育、養老、醫療等公共服務領域擴大供給,提高品質。
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
對于明年的房地產,會議強調,要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
中央對于明年房地產的定調有新變化,相比去年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此次增加了一個新目標,即良性循環。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中新網“中國新觀察”欄目記者表示,這句表述非常重要,是對房地產給予明確支持的信號。說明房地產市場的良性循環很關鍵,市場不好會引起房企的暴雷風險,房企的風險會轉嫁到購房者身上。所以此次提“良性循環”,是對房地產產業鏈的一次重要表述 ,有非常強的信號意義。
徐洪才認為,今年以來房地產調整幅度比較大,一些過去盲目擴張、財經紀律自我約束不嚴的企業在這場調整中栽了跟頭,房地產市場要逐漸恢復平靜、穩定,防止大起大落,這至關重要,畢竟房地產在經濟中舉足輕重。
馮煦明表示,近期房地產投資、銷售、土地出讓等指標出現了一定放緩跡象,須審慎管理四五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做好穩房價、穩預期工作,避免硬著陸。尤其要避免房地產企業在“三道紅線”壓力下為補充流動性出現過度降價促銷,引發部分四五線城市房價下跌壓力,反而進一步加劇房地產行業債務風險。
實現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除了房地產,還有一個良性循環也受到關注。
會議強調,科技政策要加快落地,繼續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實現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徐洪才指出,實現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就是要改變過去三者各走各的碎片化的狀態,三位一體,形成聯動。科技創新怎么強調也不過分,產業轉型升級怎么加強也不過分,金融完善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提高金融服務效力怎么講也不過分,但是三者形成聯動,暢通循環,這還是第一次提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陳道富近日公開表示,中國到了一個需要把產業、科技、金融轉變為良性循環的關鍵時期,這種循環建立得好壞,關系到中國新時代發展的質量和效率,讓這三者形成良性循環,通過搭建平臺促進循環,可能是未來的關鍵。
陳道富認為,要實現科技、產業和金融之間的良性循環,還需要相互“看見”、“看懂”。科技、產業、金融這三個領域,很多優秀成果相對其他領域來說相當于“黑箱”。所以金融要支持科技創新,首先要“看見”科技成果,要“看懂”并能評估科技成果未來潛在市場價值。這個時候需要橋梁,即連接科技和產業,或者是科技與金融,或者產業與金融之間的橋梁。
推動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見效
會議提出,社會政策要兜住民生底線,落實好就業優先政策,推動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見效,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
在徐洪才看來,會議專門提到“推動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見效”,這是一大亮點。新的生育政策落地,關系到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現在我國人口出生率上不去,這是一個大問題,所以,盡快讓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見效,對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有深刻影響。
近期,全國多地密集修訂計生條例,加碼生育福利,延長生育假期。許多省份將生育假由過去的30天延長到了60天,也有省份延長產假60天甚至90天,并且增加育兒假。
按照慣例,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很快也將召開。屆時,2022年中國經濟工作脈絡也會更加清晰。
相關閱讀
-
中國外貿額首破6萬億美元關口創新高 實...
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以美元計價,我國進出口規模達到了6... -
湘財證券:注冊制對中國股市是革命性利好!
【湘財證券:注冊制對中國股市是革命性利好!】今日兩市股指中幅低... -
德訊證顧:權重殺跌釋放風險
【德訊證顧:權重殺跌釋放風險】摘要:當前我們不必苛求總量和結構... -
巨豐投顧:不超280億!中信證券巨額融資...
【巨豐投顧:不超280億!中信證券巨額融資砸盤A股能否加倉?】觀點... -
容維證券劉思山:避險情緒升溫 滬指破年線
【容維證券劉思山:避險情緒升溫滬指破年線】滬深兩市早盤低開后快... -
錢坤投資:百股漲停醫藥爆發卻指數破位...
【錢坤投資:百股漲停醫藥爆發卻指數破位給一顆紅棗打一個巴掌】讓... -
百瑞贏:市場進一步砸盤 恐慌情緒放大
【百瑞贏:市場進一步砸盤恐慌情緒放大】周五,三大指數漲跌不一。... -
高凈值家庭這樣配置資產 趕緊學起來
高凈值家庭這樣配置資產 趕緊學起來前不久,胡潤百富發布了《2021... -
百億私募遭舉報!被指惡意侵占投資人款...
又有私募基金被投資人聯名舉報!日前,有投資人向證券時報記者報料,... -
2021探照燈年度書單發布 首度設立“十...
1月12日,由《文藝報》、中國現代文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
國家發改委:電廠存煤超1.62億噸 較去...
1月12日,電煤庫存超過1 62億噸,可用21天,較去年同期高4000萬噸... -
上海規范盲盒經營活動:單個售價一般不...
日前,為了規范上海市盲盒經營活動,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社會... -
海關總署:2021年我國進出口規模首次突...
2021年,以美元計價,我國進出口規模達到了6 05萬億美元,在2013年... -
海關總署:2021年我國醫藥材及藥品出口...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 -
海關總署:我國加入世貿組織20年來進出...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 -
海關總署:2021年我國對RCEP成員國進出...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 -
海關總署:民營企業保持我國第一大外貿...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 -
海關總署: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9...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 -
在巨成功加盟平臺上進行運營推廣流量怎樣
和直接創業相比,連鎖加盟模式能夠為創業者帶來更多的優勢。品牌先... -
如何用IP為企業賦能?絨言絨語萌物軍團這樣玩
無IP,不商業。近年來,IP成為商業熱詞,圍繞IP做文章的營銷模式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