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創業 >

資本市場高水平開放成色足

2021-12-28 09:05:00    來源:經濟日報

行業準入全面放開,產品開放穩步推進——

資本市場高水平開放成色足

今年以來,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步伐堅定、成效顯著,行業準入全面放開,產品開放穩步推進,開放水平全方位提升,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資本市場的認同感和參與度進一步增強。

專家表示,穩步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還需統籌好發展和安全,持續加強制度建設和生態完善,努力在更高層次、更廣范圍實現“引進來”和“走出去”,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市場開放不斷深化

過去一段時間,資本市場對外開放舉措頻頻,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的成色更足。

行業準入全面放開。證券、期貨和基金管理公司外資股比限制于去年全面放開,外資機構在經營范圍和監管要求上均實現國民待遇。一批國際知名機構加快在華投資展業步伐,今年以來,新增設立摩根大通、高盛(中國)兩家外資全資證券公司,富達、路博邁兩家全資基金管理公司。目前已有8家外商控股證券公司和3家外商獨資基金管理公司、1家外商獨資期貨公司獲準設立,有的已經正式開展業務。

“引進更多專業化、有特色的外資金融機構來華展業,能夠鼓勵中外資機構在產品、業務、管理、人才培訓等方面深化合作,促進資本市場生態改善。”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

產品開放穩步推進。今年5月,證監會批準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大連商品交易所分別開展原油、棕櫚油期權交易并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交易,商品期貨、期權國際化品種范圍不斷拓展,已有9個品種向境外投資者開放。此外,今年10月,香港交易所正式推出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期貨。期貨期指國際產品不斷開放,為境外投資者提供了更多配置工具。

“放寬行業準入、拓展國際化品種,是我國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的重要舉措,有助于提升市場寬度和深度,優化投資者結構,促進價值投資,增強我國市場和企業的國際影響力。”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表示,一系列金融業創新與開放舉措接連落地,表明我國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有利于穩定外資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吸引越來越多外資來華投資。

外資流入明顯加快

根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23日,2021年北向資金已實現凈流入4175億元,市場預計,今年北向資金的年凈買入額大概率將創歷史新高。

談及外資加速流入的原因,李湛表示,我國在全球范圍內率先控制住了疫情,經濟也因此率先復蘇,A股基本面有強力支撐,同時估值較低,對國際資金具有很強吸引力。同時,我國持續推進改革開放,降低外資準入門檻、促進跨境投資便利化和自由化、開發國際化金融產品等,也推動外資進入中國資本市場。

回顧近一年來,境內外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制不斷完善,外資參與A股市場的投資渠道得到極大豐富。

今年1月,滬深交易所分別對滬港通、深港通業務實施辦法進行修訂,于2月1日起實施,其中,符合條件的科創板股票正式納入滬深港通標的。近日,證監會就修訂《關于上海證券交易所與倫敦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的監管規定(試行)》公開征求意見,擬拓寬滬倫通適用范圍、允許境外發行人融資、優化持續監管安排等,進一步便利跨境投融資,促進要素資源的全球化配置。

今年10月,證監會公布合格境外投資者參與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公告,新增開放商品期貨、商品期權、股指期權三類品種。近日,深滬港交易所及中國結算就ETF納入互聯互通標的整體方案達成共識,境內外投資者的投資渠道和交易品種將進一步豐富。

一系列開放舉措吸引了外資的高度關注和認可,外資參與中國市場熱情高漲,在華投資展業活動加快推進。截至2021年10月末,外資持有A股流通市值3.67萬億元,占比約4.97%。

“持續流入的外資多是機構投資資金,持股期限相對較長,股票標的遴選重視基本面,能夠推動我國資本市場價值投資文化的形成。”田利輝表示,A股市場在國際長期配置資金和內在估值吸引力的共同推動下,有望成為吸收貨幣流動性的載體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工具,更有機會成為新的面向資產配置和財富管理的平臺。

李湛表示,外資的加速進入,為我國資本市場帶來可觀的增量資金,其中有不少是優質的長線資金,我國資本市場可以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此外,外資還具有“鲇魚效應”,可提高我國金融行業的活躍度,有助于推動中國資本市場深化改革,促進市場不斷走向成熟。

統籌好發展和安全

“穩步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近日,在中國證監會黨委傳達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黨委(擴大)會議上,證監會定調了明年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目標。

更多對外開放舉措正在醞釀。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證監會正按照國家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統一部署,研究推出進一步擴大開放的相關舉措,包括繼續拓寬滬深港通標的范圍,拓展和優化滬倫通制度,擴大商品和金融期貨國際化品種供給,推動建立境外從業人員資質認證機制等。

“這些舉措應盡快落地,盡早讓開放成果惠及市場和投資者。”楊德龍表示,資本市場加速對外開放,能為A股市場引入資金,促進與國際市場接軌,改善市場結構,有助于更好地發揮資本市場樞紐作用。

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對監管也提出了新要求。田利輝認為,進一步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需要有序、有效、有節,統籌發展和安全,金融開放要留有閘門,交易規則上要留有余地,市場監管要實時審慎,防止國外游資熱錢炒作,防范國外金融風險傳播。

境外上市是我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促進企業利用境外資本市場規范健康發展,支持企業依法合規赴境外上市,近日,證監會公布《國務院關于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的管理規定(草案征求意見稿)》和《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備案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要更好地發揮境外上市在促進科技進步、支持企業發展、參與國際競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李湛建議,未來需要進一步完善企業境外上市適用制度,包括明確信息提供機制和規范流程,做好境外上市風險及突發情況應急預案,落實企業與中介機構責任等,從而給予各部門明確指引,穩定市場預期。此外,應與境外監管機構協商建立多邊監管合作機制,積極開展證券監管與執法合作,打擊證券違法犯罪行為,提高中國監管機構國際影響力。

關鍵詞: 資本市場 商品期權 股指期權 MSCI 投資者結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