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產業 >

米讀:一個爆款微短劇IP工廠的誕生

2021-06-02 14:51:00    來源:榕城網

在橫店,每日更新的組訊中,短劇已經成為重要的新品類。4-12天一拍攝周期的節奏,正在成為各大影視拍攝基地的新現象。

對于米讀內容營銷總監雷愛琳來說,往返于上海和橫店片場已是一種常態。就在五月,她所負責的米讀IP短劇項目“高頻上新”。

米讀出品短劇《秦爺的小啞巴》在快手小劇場剛剛收割了3.3億的高播放量,強勢收官,與此同時《在男主的心間撒野》也在米讀的另一劇情號“超A御姐”無縫銜接上線。

距離東西文娛上次與雷愛琳的對談剛剛過去了兩個月,現在的米讀短劇已經由2月的32部快速增長到今天的38部。根據米讀透露的信息,《秦爺的小啞巴》開播后,該劇便快速成為當月快手短劇分賬冠軍,從米讀站內數據來看,短劇上線第二天,原著作品新增閱讀人數漲幅515.3%,作品日收入漲幅194.4%。

確切來說,《秦爺的小啞巴》并非米讀出品的唯一爆款。早在去年,《河神的新娘》《拐個大佬做爹地》等12部作品就已突破億級播放量。從入局下游,到跑通短劇方法論,不到兩年的時間,米讀IP與短劇開發已漸成合力。

放在整個網文產業的大環境來看,無論是免費網文模式還是付費訂閱模式,新老網文平臺都在積極尋找放大IP價值的路徑。掌閱投資等閑內容引擎,米讀、番茄制作IP短劇,IP方的連續動作釋放出了這樣一個信號——微短劇必然成為了當下IP孵化的重要抓手。

正如雷愛琳此前就與東西文娛討論的,“在放大IP價值,加速IP孵化的路徑上,只有短劇才能在賽道中搶占時間”。

在米讀38部作品的片單中,回溯這些播放量破億的爆款,以及《少夫人又作妖了》《大叔乖乖寵我》等系列化的作品,可以看到,以米讀為代表的免費網文平臺,已經在自有的內容生態中摸索出了微短劇獨有的爆款制作邏輯。

為原創小說引流,讓中腰部作品實現層級躍遷,完成IP價值的成倍放大,米讀不僅用微短劇實現了“一箭三雕”,也讓業界看到了其正在踐行的網文IP孵化的新思路。

改編加減法

從百萬字網文到快手分賬短劇月冠

去年10月,《秦爺的小啞巴》原著《秦爺,你家小啞巴是滿級大佬》開始在米讀上連載,小說中,女主角夜彩糖是啞巴,在被陷害重生后,小啞巴技能開始不斷開掛,看似柔弱的背后,她竟是火遍全球的聲優、影后、金牌編劇、大神作家、電競大神、頂級黑客、神級賽車手……

當時,這部現代言情風格的原著小說在米讀的女頻榜單上排名不高,站內各項數據也不算頭部,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爆款”,但自帶復仇和馬甲重生的爽文戲碼,引起了米讀編輯萌萌的注意。

在萌萌看來,這樣的設定容易引起讀者的關注和討論,對女主不斷解鎖的身份,與女主作對的反派并不知情,強烈的反差吸引著讀者繼續閱讀,期待看到女主身上的這些“馬甲”什么時候可以被揭開,打臉反派。

考慮到女主人設特別,作者文筆筆力過關,萌萌有了將這本書推薦給短劇團隊的想法。

《秦爺,你家的小啞巴是滿級大佬》同樣引起了米讀運營總監Hiro的關注,雖然連載之初,原著運營側的數據反饋并不樂觀,僅在站內排20位前后,但一般推薦作品給短劇團隊時,會考慮到內容形態之間的差異,“小說中不一定是TOP,從短劇拍攝的角度來看,或許有拍出爆款的可能性。”Hiro說道。

事實上,對什么樣的網文適合影視化,米讀團隊在評估標準上是有一定共識的——題材新穎反套路、人設亮眼有反差、劇情故事性強、有戲劇張力且爽點比較鮮明的作品,短劇用戶的接受度更高。

《秦爺,你家小啞巴是滿級大佬》的爆點,就勝在反差。Hiro提到,“一開始你覺得女主很可憐,是一個小啞巴,但她其實是一個大佬。”

女主夜彩糖的人設也確實很快吸引了短劇團隊。曾在Netflix負責劇集創意工作的雷愛琳,過去一年半操盤了30多個由米讀小說改編的短劇項目,夜彩糖的人設讓雷愛琳想到去年米讀另一部民國玄幻題材短劇《河神的新娘》,首播24小時漲粉過百萬,累積播放量突破1.8億,女主葉輕如有著與夜彩糖類似的凄慘身世與人設。

在編輯和運營團隊提供的書單中,雷愛琳覺得,是它了,原著連載到40萬字時,確定了影視改編計劃。

將100萬字篇幅的原著小說改編成20集短劇,短劇團隊的第一步就是做減法。在選定改編《秦爺的小啞巴》后,短劇項目負責人和編劇讀完全書,在主線劇情的基礎上梳理出體量大概20集短劇的劇情大綱,簡化了小說中一些副線人物的劇情。

米讀短劇團隊過往的一些經驗,在這個項目中得以復用。

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對于動輒百萬字的網文,如何基于短視頻用戶觀劇的特點把握故事的節奏,在每一集的開頭和結尾分別設置鉤子,留下懸念。

除了制作團隊的經驗主義,劇本改編期間,運營團隊會從后臺拉出原著小說后臺的數據,根據讀者在某一章節的高停留率和點擊率,判斷出哪些情節最吸引讀者,從而輔助制作團隊更精準地完成改編。

流程化的劇本改編,服化道的全面升級,再加上選角沿用了熟面孔,男主演鹿單東和女主演楊咩咩此前憑借米讀的短劇《河神的新娘》《國民男神》作品已經積累了一批忠誠粉絲,《秦爺的小啞巴》第二集便創下了1億的播放量,追更的用戶忍不住在微博上發帖“《秦爺的小啞巴》怎么不更了,我隔兩天還去蹲一下”。

《秦爺的小啞巴》短劇的破圈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播放完結后,《秦爺的小啞巴》拿下快手當月分賬冠軍,米讀也初步與快手達成合作意愿,將在原班人馬的基礎上,制作升級版的《秦爺的小啞巴》第二季。

在短劇上線第二天,原著作品在米讀站內閱讀人數漲了515.3%,作品日收入漲幅194.4%,對于第一次在米讀寫小說的作者月思悅來說,“居然有人在討論我的小說,更有動力更新了”, 這是一件“沒有想到”,“挺激動”的事。

“孵化”與“反哺”

米讀形成IP孵化閉環

《秦爺的小啞巴》并非米讀出品的唯一爆款,去年,《河神的新娘》《拐個大佬做爹地》等12部作品播放量破億。從前期編輯團隊挖掘項目、中期運營孵化,到下游內容改編和影視化落地,高熱短劇又反哺網文作品和作者生態,在米讀,一條IP改編的鏈條已經顯現。

米讀有一支20余人的編輯團隊,除去女頻的11位編輯之外,團隊并未做鮮明的類型組別拆分,每一個編輯都需要關注各類題材,保持對用戶內容需求的敏銳度。

不同于傳統的編輯工作,影視化思路下的網文編輯也被要求擁有更為綜合的IP視野,萌萌告訴東西文娛,“我們不僅關注網文自身,對新興領域都會持續關注,包括短劇用戶的喜好、游戲、二次元等,甚至還包括社會新聞。”

Hiro所帶領的米讀運營團隊則主要通過站內流量的大浪淘沙,從米讀站內小說當中挑出最適合影視化,爆款潛力最高的作品。

至于如何做到更科學地篩選IP,Hiro認為,在各個網文平臺既有的數據晉級邏輯之下,米讀的優勢在于晉升機制當中的流量分發更科學,分層更精細,從而能夠在大量新書中找出真正的好書。

“我們不是簡單粗暴地把它扔到一個大流量池當中,我們是根據這本書的分類、特性,甚至是受眾人群,把它扔到一個更細分的池子里,爭取這本書本身在跑的時候匹配的人群就是精準的。”Hiro表示。

據透露,米讀的內容地圖中,內容運營團隊已經迭代至四級標簽。“從運營的邏輯來看,標簽顆粒度越細,用戶分層越清楚,匹配算法效果也會更好。目前我們在四級標簽的顆粒度上已經做得很細了,整個標簽地圖是很完善的。”

而雷愛琳所在的內容營銷團隊通過多個項目的經驗累積,已經建立了制片人中心制的影視化流程,讓米讀IP改編的鏈條更早閉環化。在這一流程下,運營團隊根據網文整體的數據表現篩選出有潛力的作品,制作團隊則從制作角度判斷哪些適合改編。

在短劇運營上,米讀已經形成了不同類型賬號的排播思路,從都市言情、民國奇幻到懸疑驚悚,米讀在快手就已有8個類型化劇情賬號。

雷愛琳告訴東西文娛,相比于單劇上新,劇情號運作已經在粉絲心中慢慢形成了“米讀IP改編短劇”的概念,無論是從先期宣傳還是用戶承接上,劇情號都起到了很好的基數用戶保障。

“我們的粉絲逐漸培養出一種認知——我看的這些劇情號都是由米讀小說改編的,很多粉絲還會@朋友來看,用戶慢慢產生了自傳播行為。”

此外,基于短劇用戶的反饋,米讀的運營部門還配有專門的“精修”團隊,用來監測影視化過程中的外部用戶評價,對網文原著進行一定的內容優化。

在這樣的運營邏輯之下,爆款短劇的熱度進一步反哺到米讀網文,提升了米讀內容生態的整體競爭力。截至2021年3月,米讀作品總數同比增長40%,原創小說數量同比增長286%,原創作者數量同比增長152.24%。

“米讀IP短劇”加速

網文IP價值放大新可能

相比付費閱讀,類似米讀這樣的免費閱讀平臺是網文行業的后來者,這也使得免費閱讀平臺在大IP積累方面、在IP開發經驗方面都遜色于傳統的付費閱讀平臺。但微短劇給了免費閱讀平臺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

作為一種新的產品形態,微短劇以高密度劇情為主導,幾分鐘內實現層層反轉,高度契合短視頻時代的內容邏輯。在短視頻用戶規模已超8億人的當下,微短劇可謂手握“走紅”密碼。

此外,從立項、孵化、報審、拍攝、到過審、最終影視化落地,傳統的IP影視化改編至少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微短劇將這一流程縮短到4-6周,不僅制作周期短,投入也較輕,風險系數低。

微短劇能夠快速讓行業看到成效,高效驗證免費網文IP是否具有影視化潛力、粉絲吸引力和商業化可能,繼而裂變出更多樣,更適宜的改編形式,為IP成體系化、規?;拈_發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微短劇可以有效激活免費閱讀平臺上的海量中腰部IP,而環環相扣、高潮迭起的微短劇又可以迅速提升原作關注度,激發更多用戶對原創小說的閱讀熱情,幫助作品增粉固粉,提高作品和作者的影響力,實現IP價值放大。

有分析師認為,米讀IP開發的想象空間在于米讀既是微短劇的創作者,也是IP的供給方,通過微短劇這一內容形態,米讀錯位進行IP開發,加速潛力型IP的圈粉速度,打破傳統網文IP改編的馬太效應,給中腰部作品與作者更多嶄露頭角的機會。

據雷愛琳透露,當前,米讀微短劇單月產能可達8部,單個項目拍攝周期僅需4-5天;未來米讀將加大對原創內容的投入,孵化更多優質IP。同時,米讀將嘗試泡面番、互動劇等多種形式,與更多視頻平臺達成合作,讓更多用戶看到米讀出品的精品微短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