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產業 >

踐行普惠金融,“上行e鏈”助力中小企業破解融資困境

2021-12-27 14:45:09    來源:榕城網

“特別感謝上海銀行(7.140, -0.02, -0.28%),感謝‘上行e鏈’,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真的是雪中送炭。”

李老板回想起6月份的貸款經歷,仍然非常激動。

李老板的公司是浙江知名的A建筑公司的一家建材供應商。6月的一個周五,他突然接到自己承接的項目工地來電,說有筆650萬元的材料款、檢測費、工資等款項當天一定要到賬,否則工地面臨停工。可是A公司的應付款還沒到期,眼下唯有找銀行周轉。但李老板一連詢問好幾家銀行,都只有一個回復:時間太趕,當天根本放不了款。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眼看要到12點了,李老板心急如焚。這時他聽到一個消息,有像他一樣的供應商,曾拿著A公司的應收賬款去上海銀行成功辦理了貸款。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他帶著A公司的應收賬款材料找到了上海銀行。

“我們公司是A公司的供應商,現在急需650萬,今天就要,能拿到錢嗎?”

“可以!”蕭山支行客戶經理仔細核驗過材料后肯定地回答,“符合我們‘上行e鏈’條件,可以將A公司的應收賬款轉讓給我們,我行給你放款。”

客戶情況緊急,支行客戶經理和上海銀行杭州分行“上行e鏈”專項團隊迅速啟動綠色通道,下午4時左右,李老板拿到了貸款,立即給對方匯了過去,資金難題順利解決。

從接待到開戶,從審批到放款,該業務總耗時不過4小時!李老板直說“不敢相信”,“不僅貸到款了,速度還這么快!”他還說以前想貸款太難了,要么要等很久,要么根本貸不出。

在上海銀行工作了10年的客戶經理小沈,也是一路見證了小微企業融資“從慢到快、從難到易”的發展歷程。他說,“以前一筆正常的授信審批周期,從上門盡調開始,完成報告撰寫,審批、開戶、簽約、放款,一般需要兩周以上,甚至是更長。”而小微企業融資最大的難點還在于“他們沒有征信措施,很多銀行不敢貸。”作為銀行,往往會關注擔保措施,小微企業缺乏有效房產等抵押物,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其融資,融資費用也增加了企業的融資成本。

上海銀行創新上線了“上行e鏈”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這兩大難題都得到了一定的紓解。“上行e鏈”依托產業鏈的真實交易背景,利用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前沿技術,以線上操作的方式,將核心企業的信用沿供應鏈傳導至多級供應商,實現債權持有人在持有期間自由流轉、貼現或到期支付,全面盤活中小企業各類應收賬款資產的同時,協助核心企業供應鏈管理,為核心企業所在產業鏈上的各級供應商賦能。

以該核心企業A公司為例,上海銀行采取“系統+人工”等舉措對A公司進行貿易背景審核,認可該公司的征信資質后簽訂合作協議。A公司通過“上行e鏈”平臺給自己的上游供應商簽發電子債權憑證。供應商有融資需求時,即可憑借該憑證在平臺發起融資、完成線上放款。簡單地說,供應商通過“上行e鏈”就能提前拿到核心企業的應付賬款,從而盤活資金發展壯大。

據統計,截至2021年10月末,杭州分行在“上行e鏈”平臺累計支持297戶供應商,其中符合普惠供應商192戶,累計投放8.2億元。“‘上行e鏈’的上線,實線了在線申請、自動審批、自動提款的線上業務辦理模式,方便快捷,獲得了客戶的充分認可。”上海銀行杭州分行有關負責人說道。

國家歷來高度重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多次提出要發展壯大普惠金融,以更大力度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上海銀行杭州分行作為最早入駐浙江地區的全國龍頭城市商業銀行之一,始終把服務區域實體經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探索以“線上金融”手段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慢的難題,為數字化轉型和打造互聯網鏈式金融找供了樣板。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踐行 普惠 金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