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銷量依舊火爆 需求端增長可持續?
6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數據,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6萬輛和10.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85.6%和125.6%;1~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均完成32.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22.9%和141.6%。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下稱全國乘聯會)日前公布的數據,5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9.2萬臺,環比增長34.3%,同比增長159.1%,同期傳統燃油車零售增速僅0.5%。
新能源車銷量快速增長。不過,有分析認為,其增長的背后動力,部分來自于補貼退坡的“搶裝”行情。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產能過剩的風險也正在累積,相關部門對此已展開政策上的調整,以進一步促進、規范產業發展。
需求端增長可持續?
全國乘聯會數據顯示,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今年前五個月分別同比增長483%、76%、102%、150%、159.1%;1~5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累計銷量達27.5萬臺,同比增長147%。
今年2月,財政部發布了2018年新能源汽車新的補貼政策,通知中公布了新的補貼標準和技術要求,并規定6月11日前為過渡期。因此,對于新能源乘用車持續較高的同比增速,有市場人士擔心上半年新能源車銷量走俏是過渡期內“搶裝”行情,且有可能透支下半年銷量。
對此,越博動力副總經理高超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新能源汽車政策收緊,資源會向好的企業匯集,如果沒有核心競爭力,原來盲目投資的肯定都要垮掉,補貼退坡會加速這一過程。他認為,雖然補貼取消,但市場在政策依賴程度減輕后反而會大幅爆發,新能源汽車持續增長是跟著國家戰略走的,單從降低城市排放污染這一條就值得長期發展下去。
全國乘聯會分析指出,新能源乘用車超預期走強,體現了新能源乘用車在政策穩定后較強的發展動力。作為新能源車增長動力從限購和補貼政策推動轉向市場拉動的元年,2018年至今市場的強勢表現充分說明市場化的需求趨勢正在逐步釋放,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依舊非常廣闊。
天風證券研報數據顯示,新能源車需求正逐漸從限購城市向非限購城市擴散,廣大二三線城市提供了巨大的市場容量。限購城市新能源車合計銷量占比由2016年的59%下降至2018年一季度的25%,將近75%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來自于沒有限購和限牌的二三線城市。
另外,據全國乘聯會數據,1~4月A00級純電動乘用車占比由86.33%降至52.38%,同時A級和A0級車占比則從1月的12%上升至4月的47%。對此,天風證券認為,A級和A0級車在車型過渡期補貼較低、終端需求被壓抑的情況下,銷量份額仍然能夠大幅提升,說明6月正式補貼期開始后,需求有望快速釋放。華泰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謝志才認為,這反映乘用車新能源替代進程實質性提速,新能源乘用車有望逐步擺脫政策依賴,轉向內生性需求拉動。
對于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持續走高,市場也有更謹慎客觀的看法。精鍛科技董秘董義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對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熱度的持續性應該理性看待。一方面新能源車是未來發展趨勢,另一方面,由于當前基數低,新能源車增長速度快并不能說明全部問題,現階段賣得好主要是由于限購和積分的原因,未來在用戶體驗方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另一位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高管也表達相似觀點,認為雖然市場上新能源車越來越多,但傳統車仍會是市場主流。
供給端擴容過快引擔憂
一方面,市場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的供給面也在迅速擴大。根據相關國家部委此前的規劃,到2020年,國內新能源車年產銷將達200萬輛。但是中國流通協會數據顯示,僅2015年至2017年6月底這一期間,國內已經落地的新能源整車項目已超過200個,相關投資金額高達1萬億元以上,各類車企已經公開的新能源汽車產能規劃已超過2000萬輛。
公開資料顯示,除比亞迪計劃到2020年投資150億元實現60萬輛產能;北汽新能源計劃2020年實現年產銷50萬輛純電動汽車;長安汽車計劃到2020年新能源車型銷量達到35萬輛、到2025年達到全面電氣化、新能源車型銷售達到116萬輛外,更有各種“造車新勢力”投身新能源汽車制造。此前,國家調整光伏補貼政策,資本市場的反應較為劇烈。同樣高度依賴補貼的新能源汽車產能是否過剩,也因此成了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車產能還沒有過剩,現在屬于高度發展的一個起步期。“只是短期的一個產能規劃過剩。”崔東樹說,“未來還需要經過充分的市場考驗,與光伏的這種非市場化運行的狀態是完全不同的。”他進一步表示,現在新能源車是存在表面產能過剩的問題,只是規劃的產能過剩,實際不一定都投產。在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很多新能源的造車新勢力都很難按規劃達產,不必過分擔憂。
一位汽車行業上市公司高管則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很多公司產能規劃規模巨大,動輒幾十萬臺,實際的產能利用率卻很低,用規劃數字來判斷產能過剩是不合適的。“國家先把口子放開,大家盡管去開拓市場。然后逐步收緊,優勝劣汰。這種方法比定向培養效率要高多了。”他同時表示,“過剩的都是劣質產能,好的產品依舊緊俏,所以這個市場前景還是好的,是積極的,是有利于行業發展的。”
相關閱讀
-
湘財證券:注冊制對中國股市是革命性利好!
【湘財證券:注冊制對中國股市是革命性利好!】今日兩市股指中幅低... -
德訊證顧:權重殺跌釋放風險
【德訊證顧:權重殺跌釋放風險】摘要:當前我們不必苛求總量和結構... -
巨豐投顧:不超280億!中信證券巨額融資...
【巨豐投顧:不超280億!中信證券巨額融資砸盤A股能否加倉?】觀點... -
容維證券劉思山:避險情緒升溫 滬指破年線
【容維證券劉思山:避險情緒升溫滬指破年線】滬深兩市早盤低開后快... -
錢坤投資:百股漲停醫藥爆發卻指數破位...
【錢坤投資:百股漲停醫藥爆發卻指數破位給一顆紅棗打一個巴掌】讓... -
百瑞贏:市場進一步砸盤 恐慌情緒放大
【百瑞贏:市場進一步砸盤恐慌情緒放大】周五,三大指數漲跌不一。... -
高凈值家庭這樣配置資產 趕緊學起來
高凈值家庭這樣配置資產 趕緊學起來前不久,胡潤百富發布了《2021... -
百億私募遭舉報!被指惡意侵占投資人款...
又有私募基金被投資人聯名舉報!日前,有投資人向證券時報記者報料,... -
2021探照燈年度書單發布 首度設立“十...
1月12日,由《文藝報》、中國現代文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
國家發改委:電廠存煤超1.62億噸 較去...
1月12日,電煤庫存超過1 62億噸,可用21天,較去年同期高4000萬噸... -
上海規范盲盒經營活動:單個售價一般不...
日前,為了規范上海市盲盒經營活動,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社會... -
海關總署:2021年我國進出口規模首次突...
2021年,以美元計價,我國進出口規模達到了6 05萬億美元,在2013年... -
海關總署:2021年我國醫藥材及藥品出口...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 -
海關總署:我國加入世貿組織20年來進出...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 -
海關總署:2021年我國對RCEP成員國進出...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 -
海關總署:民營企業保持我國第一大外貿...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 -
海關總署: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9...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 -
在巨成功加盟平臺上進行運營推廣流量怎樣
和直接創業相比,連鎖加盟模式能夠為創業者帶來更多的優勢。品牌先... -
如何用IP為企業賦能?絨言絨語萌物軍團這樣玩
無IP,不商業。近年來,IP成為商業熱詞,圍繞IP做文章的營銷模式越... -
“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體系發展規劃即...
建設交通強國,加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乃關鍵一環。中長期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