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要聞 >

1月CPI、PPI同比漲幅繼續回落 為穩增長提供時間窗口

2022-02-16 17:55:21    來源:澎湃新聞

剛剛公布的1月物價數據顯示,CPI、PPI同比漲幅均有所回落,兩者的環比漲幅則均有所反彈;由于PPI漲幅回落幅度大于CPI,兩者間的“剪刀差”進一步收窄。

2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9%,略低于市場預期的1%,環比上漲0.4%。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1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9.1%,低于市場預期的9.5%,環比下降0.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12.1%,環比下降0.4%。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CPI同比漲幅延續回落,環比有所反彈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表示,在1月份0.9%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0.5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4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2%,漲幅與上月相同。

“核心CPI同比漲幅高于CPI,這種現象在中國過去非常少見。”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對澎湃新聞表示,未來觀察中國宏觀經濟的情況,尤其是判斷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系,從角色上要更多地重視核心CPI。它反映了非食品和非能源的普通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價格情況。

“從該角度來看,目前核心CPI相對穩定,但其上漲趨勢也值得關注。“滕泰說道。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澎湃新聞表示,從CPI同比及核心CPI同比表現看,國內需求整體還是偏弱,政策偏積極。

同比來看,CPI上漲0.9%,漲幅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具體看,食品價格下降3.8%,降幅比上月擴大2.6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72個百分點。食品中,受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影響,豬肉價格下降41.6%,降幅擴大4.9個百分點;鮮菜價格由上月上漲10.6%轉為下降4.1%;鮮果和水產品價格分別上漲9.9%和8.8%,漲幅均有擴大。非食品價格上漲2.0%,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1.64個百分點。非食品中,工業消費品價格上漲2.5%,漲幅回落0.4個百分點,其中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上漲20.7%和22.7%,漲幅均比上月有所回落。

從環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3%轉為上漲0.4%。其中,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0.6%轉為上漲1.4%,影響CPI上漲約0.26個百分點。食品中,受節日因素影響,鮮果、水產品和鮮菜價格分別上漲7.2%、4.1%和3.1%;冬季腌臘基本結束,加之節前生豬出欄加快,豬肉供應充足,價格下降2.5%。非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0.2%轉為上漲0.2%,影響CPI上漲約0.18個百分點。非食品中,工業消費品價格由上月下降0.5%轉為持平,其中受國際能源價格上漲影響,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氣價格分別上漲2.2%、2.4%和1.5%。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黨委書記朱啟貴教授對澎湃新聞表示,1月CPI同比回落主要受畜肉類價格下降的影響和工業消費品價格漲幅回落的影響。

滕泰也表示,1月CPI同比回落的主要原因是食品價格的同比下降,其中豬肉41.6%的降幅對CPI構成的負向拉動尤為明顯;CPI環比由降轉升的趨勢,尤其是非食品價格的變動趨勢值得關注。

“預計CPI同比中樞逐步抬升,但動能溫和。”周茂華說,隨著全球疫情影響舒緩,國內實施跨周期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帶動國內需求穩步回暖豬肉價格觸底企穩,高基數效應減弱,豬肉價格對食品價格拖累減弱,有望帶動CPI同比穩步回升;但從國內消費整體仍滯后于生產供給;CPI同比受食品價格波動影響大,國內糧食連年豐收,居民必需消費品供應充足,預計國內消費者物價動能溫和。

PPI同比漲幅保持回落,環比有所反彈

董莉娟表示,PPI在1月份9.1%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9.3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2個百分點。

從同比看,PPI上漲9.1%,漲幅比上月回落1.2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11.8%,漲幅回落1.6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8%,漲幅回落0.2個百分點。調查的40個工業行業大類中,價格上漲的有36個,比上月減少1個。主要行業中,價格漲幅回落的有: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上漲51.3%,回落15.5個百分點;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上漲38.2%,回落7.4個百分點;石油煤炭及其它燃料加工業上漲30.1%,回落6.3個百分點;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上漲19.8%,回落0.2個百分點;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上漲14.7%,回落6.7個百分點。價格漲幅擴大的有: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上漲7.7%,擴大2.9個百分點;食品制造業上漲4.6%,擴大0.4個百分點;紡織服裝服飾業上漲1.1%,擴大0.5個百分點。

從環比看,PPI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1.0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1.4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持平。保供穩價政策有力推進,煤炭、鋼材價格繼續回落,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下降3.5%,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下降1.9%。受國際原油價格回升影響,國內石油相關行業價格回暖。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由上月下降6.9%轉為上漲2.6%;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價格分別下降1.3%和0.1%,降幅比上月分別收窄0.8和3.0個百分點。

朱啟貴表示,PPI同比漲幅有所回落,主要是因為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價格漲幅回落,表明保供穩價政策效應顯著。

“中國PPI的在去年四季度創出新高以后,現在首次回落到10%以下,是一個比較好的趨勢,但是仍然不能掉以輕心。”滕泰說,中國PPI受到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而全球大宗商品的價格走勢是同步的。目前來看,美國的工業通脹還在上升,德國工業通脹的形勢也比較嚴峻,其PPI同比漲幅已經達到24%。在全球工業通脹處于高位的情況下,中國的PPI雖然有所回落,也很難做出特立獨行的趨勢。

“所以不但要防止PPI的反彈,同時還要更重視PPI向CPI的傳導壓力。”滕泰說道。

“預計PPI同比延續回落態勢。”周茂華說,大宗商品價格短期波動不改高位趨勢回落態勢,隨著全球疫情影響趨緩,商品供給與航運物流將逐步改善;隨著發達經濟體空前規模刺激政策逐步退出,削弱商品價格進一步大幅上漲的動能;加之國內商品保供穩價舉措效果逐步顯現;同時,去年高基數效應持續顯現。

未來宏觀政策怎么走?

“整體上看,本月CPI和PPI漲幅回落趨勢略快于預期,由于PPI漲幅回落幅度大于CPI,二者之間剪刀差進一步收窄0.6個百分點至8.2%。”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說,目前國際大宗商品走勢的不確定性和波動性仍然較大,雖然大宗商品價格經歷了去年的較快上漲之后逐漸企穩,但今年初以來,玻璃、動力煤、螺紋鋼等價格漲幅仍然較為明顯。特別是受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持續沖高,布油漲幅達到20%,重回90美元/桶之上。

圖片來源: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研究員馮柏PPI和CPI回落,通脹溫和可控——2022年1月CPI、PPI數據點評》

溫彬表示,主要經濟體通脹“高燒不退”,迫于高通脹壓力,美聯儲可能會較大力度收縮貨幣政策,今年加息預期由去年底的2-3次提高到3-4次。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企,會在一定程度對國內帶來輸入性通脹壓力。

“我國加大了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政策,減弱對中小企業的不利影響,效果比較明顯。“溫彬說,下一階段,受高基數影響,PPI漲幅預計進一步回落,食品價格仍然是影響CPI走勢的主要因素,糧食連年豐收,豬肉價格短期不易回升,預計國內通脹水平整體可控,尚不對貨幣政策構成較大掣肘。

“宏觀政策要從自身的經濟增長、就業、通脹等情況出發,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強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協調配合,大力提振內需,盡快扭轉預期,積極應對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溫彬說道。

“目前的低通脹為穩增長提供了難得的時間窗口;可以暫時集中精力,用擴張的財政政策和更加積極的貨幣政策來穩增長。”滕泰說,財政政策方面,有些專項債已經提前發布,從發布到實施的節奏還應該進一步加快;貨幣政策方面,降息和量化寬松都有較大的空間,應該加快實施來穩增長。

“一旦錯過這個窗口期,比如說到下半年CPI一旦突破3%,宏觀政策就有可能面臨著穩增長和控物價的雙重挑戰。”滕泰說道。

“考慮到目前經濟發展面臨復雜的內外環境,政策需要供需兩端發力,提升政策精準質效,助企紓困,重點支持小微、民營企業,制造業重點新興領域,確保就業穩定,內需穩步恢復。”周茂華說道。

關鍵詞: 時間窗口 食品價格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