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業界 >

“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亮相 七大領域將受益

2021-12-29 10:35:31    來源:中國證券報

12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0部門聯合發布《“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簡稱《規劃》),聚焦診斷檢驗裝備、有源植介入器械等7大重點領域,提出2025年醫療裝備產業發展的總體目標和2035年的遠景目標。

多家機構表示,《規劃》發布彰顯國家對醫療裝備領域持續發展的重視,看好高端醫療設備受益醫療新基建進程,7大領域相關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提出兩階段發展愿景

“十四五”時期是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關鍵時期,也是推進醫療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對我國醫療裝備產業發展既是重要機遇也是挑戰。

《規劃》強調,面對新發展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健康需求,以及國際發展環境深刻變化帶來的新形勢新挑戰,必須堅持自立自強,著力突破技術裝備瓶頸,加快補齊高端醫療裝備短板,積極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規劃》提出,到2025年,醫療裝備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主流醫療裝備基本實現有效供給,高端醫療裝備產品性能和質量水平明顯提升,初步形成對公共衛生和醫療健康需求的全面支撐能力。到2035年,醫療裝備的研發、制造、應用提升至世界先進水平。我國進入醫療裝備創新型國家前列,為保障人民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務提供有力支撐。

《規劃》聚焦診斷檢驗裝備、治療裝備、監護與生命支持裝備、中醫診療裝備、婦幼健康裝備、保健康復裝備、有源植介入器械7個重點發展領域。

同時,《規劃》提出了“十四五”期間醫療裝備產業發展的5項重點任務。通過加強產業基礎能力建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完善產業共性技術平臺建設,夯實產業基礎,提升技術創新能力。通過加強原創性引領性醫療裝備攻關、加強臨床應用創新研究、加快智能醫療裝備發展,強化醫工協同,提升有效供給能力。通過加強優質企業培育、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提升企業智能制造水平,加強品牌建設,提升國際競爭能力。通過推進“5G+醫療健康”新模式發展、推進居家社區和醫養康養一體化發展、提升緊急醫學救援保障能力,培育新模式新業態,提升全方位服務能力。通過建立健全標準體系、健全安全保護體系、健全產業基礎平臺體系,優化產業生態,提升基礎支撐能力。

行業發展迎重大機遇

《規劃》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醫療裝備產業高速發展,市場規模快速擴大,2020年市場規模達8400億元;制造體系基本健全,形成了22大類1100多個品類的產品體系,覆蓋衛生健康各個環節;企業主體發展壯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300多家,主營業務收入4134億元;產品技術水平快速提升,成為全球重要的醫療裝備生產基地。

首創證券表示,政策紅利近年來持續釋放,《“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等重要政策文件將中高端醫療器械自主可控推向國家戰略高度。《規劃》為國內首創、國際領先的國產醫械提高市場競爭力提供強勁動力,邁瑞醫療、開立醫療等國產企業逐漸在超聲、內窺鏡等醫療設備市場嶄露頭角。

首創證券認為,隨著醫療新基建持續推進,國內市場對于中高端診療設備需求較大,國產中高端設備有望受益基礎采購快速放量。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及貿易摩擦使供應鏈安全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醫療設備核心部件優勢企業將獲得充分發展。

關鍵詞: 醫療 發展 規劃 能力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