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體量正接近我國GDP總量 資本市場突出服務穩增長
中國經濟一枝獨秀,2021年GDP超114萬億元,同比增長8.1%,人均GDP突破1.2萬美元。在這樣優秀的經濟底色之上,2021年的資本市場股債融資規模創歷史新高,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滬深市場481家企業首發上市,同比增長22%;其中,科創板、創業板共361家企業首發上市,超過全市場總量的七成,要素資源加速向科技創新領域集聚。546家上市公司完成再融資,IPO和再融資規模合計達1.5萬億元。公募基金管理規模超過25萬億元,其中權益類基金規模達到8.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和31%。私募證券基金規模達到6.1萬億元,同比增長62%。A股年度日均交易額突破1萬億元,同比增長25%;上證綜指年內振幅12%,波動率為歷史最低,全年共實現股債融資超10萬億元,股債融資規模創歷史新高,服務實體經濟實現量質雙升。
從全球市場來看,我國股市市值排名世界第二,A股市場體量正在日益接近我國GDP總量,表現出日益增強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不斷增強,外資保持穩步流入,全年外資凈流入A股市場3846億元,為過去5年最高水平。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與我國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日益相匹配。
推動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當前,內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但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沒有改變,資本市場正在發生更加積極的結構性變化,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具備堅實基礎。
2021年市場感受頗深,資本市場正在完成進一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以及更符合注冊制要求的革新,基礎制度建設交出亮麗成績單。比如,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邁出重要步伐;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取得積極成效,高風險公司持續壓降,常態化退市機制加速形成;貫徹中辦、國辦《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證券糾紛特別代表人訴訟制度落地,首例“康美案”判決賠償投資者24.59億元,在健全法治、完善執法司法體制機制和加強投資者保護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增強了廣大投資者的獲得感。
資本市場的發育成長有其自身的規律,必然會經歷一個在探索中前進、不斷演化的過程。證監會提出,在改革發展監管實踐中,要深化對做好資本市場工作的規律性認識;堅持政治引領,進一步加強黨對資本市場的全面領導;要遵循經濟金融發展規律,堅持用改革的思路來破解發展難題、穩定市場預期,激活市場發展動力和內生穩定機制,既體現成熟市場一般發展規律,更要契合中國國情和發展階段特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資本市場發展之路,把握好“四個統籌”,在綜合平衡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統籌“穩”與“進”?!胺€”是基礎、是大局,“進”是目標、是方向。證監會提出,今年的資本市場工作,要努力實現“三穩三進”?!叭€”即突出市場穩、政策穩、預期穩?!叭M”即在改革、開放和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上要體現“進”,以進促穩、以進固穩。
統籌發展與安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我國資本市場的主要矛盾。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仍然是金融風險的易發高發期,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要同步加強監管能力建設,始終做到“放得開、看得清、管得住”。
統籌當前和長遠。要以落實“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為契機,加強資本市場戰略性基礎性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思考,多做一些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
統籌全局與細節。堅持從全局看、從細節辦。2022年要堅持穩字當頭,切實維護市場穩定運行。加強宏觀研判。繼續加強期現貨市場聯動監管,切實維護期貨市場平穩運行。大力推動投融資總體平衡。抓緊出臺公募基金管理人監管辦法,穩步擴大權益類基金供給,推動各類中長期資金進入資本市場。推動個人養老金投資公募基金政策盡快落地。
抓好主板改革這個重中之重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抓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全面實行注冊制改革,涉及面更廣,難度更大,改革將有很多“硬骨頭”要啃,必須以攻堅克難的勇氣和決心,把中央部署的重大改革辦好辦穩。
證監會強調,以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為主線,深入推進資本市場改革。注冊制改革有“四個重點”:統一注冊制安排并在全市場推行,統籌完善多層次市場體系,推進基礎制度改革,以及完善證監會系統自身建設。
突出抓好主板改革這個重中之重,集全系統之力抓好改革落地。落實好發行上市全鏈條監管要求,督促發行人、市場主體等各相關方全面適應注冊制的要求,推動形成有利于全面實行注冊制的良好市場生態。
進一步完善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注冊制安排。以試點注冊制現行規則為基礎,整合制定統一的IPO注冊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加快形成科學完備的注冊制制度體系。注冊制改革后,公司數量持續增加,資本市場生態、環境將發生深刻變化,公司業態和治理模式更加復雜,這對公司監管的精準性、針對性、及時性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22年要在注冊制改革背景下,抓協同增合力,著力在公司監管、機構監管、稽查處罰、科技監管四個方面實現監管轉型。要健全發行上市立體化的廉政風險防范機制,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同時,加強科技監管建設,提升監管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三個更加突出”服務穩增長
2022年,中國經濟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證監會表示,2022年要把穩增長、防風險放到突出位置,繼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以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新成效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突出“穩增長”,不斷提升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能力,就要更加突出找準資本市場定位和發力點,研究出臺更多有利于穩增長、穩預期的政策措施,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助力實現經濟穩定與金融穩定形成良性循環;更加突出市場功能發揮,統籌推動量的穩步提升和質的持續優化;更加突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發揮資本市場“晴雨表”作用。
服務穩增長將穩定外資信心和市場預期,有利于防范外資大進大出風險。證監會強調,要堅定對外開放,深化境內外市場互聯互通。主動、穩妥應對中概股風險。繼續堅定、有序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依法依規在境外上市。
風險防范方面,要引導資本規范發展,強調行業監管與證券監管要形成合力;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化解,包括債券違約、私募基金、監管真空。強調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暢通房地產與金融良性循環。穩妥化解債券違約風險,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債券違約處置機制。穩步推進私募基金風險分類整治。深入開展“偽私募”“偽金交所”整治,加強分工協作,消除監管真空。
同時,持續加強資本市場法治供給,進一步推動完善基礎法治建設。推動期貨和衍生品法出臺。配合做好公司法、破產法修訂,扎實推進上市公司監管條例等行政法規制定,切實增強打擊證券違法犯罪活動合力,不斷健全投資者權益保護體系。
當前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窗口期。這是一場基礎性、深入性、長期性的改革攻堅戰,將為我國資本市場長遠健康發展夯基壘臺、積蓄力量,將助力提高金融結構與經濟結構匹配度,有力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經濟日報記者 ?;荽海?/p>
相關閱讀
-
A股體量正接近我國GDP總量 資本市場突...
中國經濟一枝獨秀,2021年GDP超114萬億元,同比增長8 1%,人均GDP... -
天鼎證券:重點參與數字經濟“基礎底座...
【天鼎證券:重點參與數字經濟“基礎底座”的大數據相關細分機遇】... -
租鋼琴,日租金僅需2元,就可以讓孩子暢...
鋼琴在大多數人的感覺中,是高貴和優雅的,所以很多家長愿意讓孩子學... -
宏觀調控穩字當頭 發改委綢繆擴內需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 -
“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促進經濟平穩...
題:“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促進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國... -
金融政策如何發力?貸款投向哪些領域?...
數據顯示,2021年末,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1 8%,比各項... -
央行:把貨幣政策工具箱開得再大一些
”劉國強進一步指出。存款準備金率仍有調降余地1月17日,兩大政策利... -
發改委今年首場發布會展示擴內需施工圖
加強部門間政策的統籌協調,強化財政、貨幣、就業政策和產業、投資... -
上海: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
《政策措施》稱,上海將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加快推進一批事... -
交通運輸智能化綠色化將取得實質性突破
同時,加速自主化先進技術裝備推廣應用,實現北斗系統對交通運輸重... -
北向資金連續3日凈買入 大幅加倉銀行股...
【北向資金連續3日凈買入大幅加倉銀行股逾16億元(名單)】1月18日... -
2021“經濟成績單”亮點頻出 經濟總量...
GDP總量突破110萬億元、消費總量和外貿規模邁入新臺階、居民收入增... -
A股市場波動率呈下降趨勢 專家建議繼續...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穩步推動中長期資金入... -
到2025年綜合交通運輸基本實現一體化融...
自主化先進技術裝備加快推廣應用,實現北斗系統對交通運輸重點領域... -
引更多“活水”入市 助力投融資平衡發展
這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市場投資環境,提升投資者信心。中長期資金的入... -
2021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貢獻率為65.4%...
受基數抬升、疫情散發多發、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四季度投... -
相約北京冬奧:“在冰雪運動領域開展更...
“看到如此出色的籌備工作,我相信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一定能取得... -
“七大政策”組合效應持續釋放 一季度...
去年四季度穩增長政策已經顯效,穩增長政策傳導落地后,預計經濟將... -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持續加大 企業貸...
“2021年的貨幣政策體現了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的要求,前瞻性、穩定... -
最高法發布意見提出20條司法措施 保護...
(記者倪弋)最高人民法院日前發布《關于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