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大力度” 推動國內金融業深化改革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走出一條穩健強勁的曲線驗證了中國金融業四十余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金融業進一步擴大開放成為中國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的題中之義。
步入新時代,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保持戰略定力,正以更堅定的信念履行對外開放承諾,以更自信的姿態引領中國金融擁抱世界浪潮。
開放“大力度” 推動國內金融業深化改革
改革開放40余年來,圍繞著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中國經濟領域的改革整體推進、重點突破,金融作為經濟的血脈,在其中發展迅速。
當前,中國金融市場已成長為全球金融板塊中的重要一環。
2016年,人民幣被正式納入SDR貨幣籃子,與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一起,躋身全球最重要儲備貨幣之列,成為第三大權重貨幣。2018年,以人民幣計價的國際原油期貨推出,使得國際定價基準能夠更多元地反映供需情況。
A股納入富時羅素全球指數、明晟指數;中國債券納入彭博巴克萊債券指數;滬深港通、債券通、滬倫通陸續啟動……互聯互通機制的進一步完善,外資投資中國的腳步愈加輕快。
與此同時,在華外資金融機構的發展也尤為顯著。截至2019年4月,外資銀行在華營業機構已經達到982家,境外保險公司在華設立了59家外資保險機構和14家外資保險中介機構,下設分支機構達到1800多家。
“中國金融業能夠在短期內取得長足發展與進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對外開放來推動國內改革。”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徐忠曾在媒體上撰文表示。
隨著全球貿易、投資、金融等各個領域不斷深度交融,我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水平仍需進一步提升。
“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2018年4月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論壇上表示,要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確保放寬銀行、證券、保險行業外資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落地,同時加大開放力度,加快保險行業開放進程,放寬外資金融機構設立限制,擴大外資金融機構在華業務范圍,拓寬中外金融市場合作領域。
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周春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外開放一方面可以提升國內金融市場發展活力,為國內企業和金融客戶提供更多的融資、理財、投資的渠道,激發競爭力,進一步發揮市場化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借鑒國外優秀的經驗,從而提升我國金融服務業水平,進一步促進金融業整體的發展。”
開放“新速度” 增強中國資本市場吸引力
在當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不確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中國依然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以開放促發展,堅定不移繼續朝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方向深化金融市場改革開放。回望過去一年多,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論壇上的承諾正以驚人的速度逐一兌現。
今年以來,一系列政策的密集落地更是將金融領域對外開放推上新臺階。
5月,銀保監會在去年推出的15條銀行業保險業對外開放措施基礎之上,再推出12條對外開放舉措,在取消相關外資股比限制、擴大外資業務范圍等方面進一步放開。
6月,證監會推出9項對外開放新舉措,同時取消并放寬了多項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準入限制,包括取消基金、券商外資持股上限,放寬基金托管、交易所債市等業務準入等。
7月,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關于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有關舉措》。這11條舉措將一些領域的開放時間提前至2020年,進一步鼓勵外資參與中國的銀行、保險、證券等行業,并在理財公司、養老金管理公司以及債券承銷等方面設定了新的開放目標。
這些措施的推出讓外資主體在中國能夠充分享受國民待遇,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也使得中國資本市場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
據統計,2019年一季度,境外機構凈買入我國股票194億美元,境外機構凈買入我國債券9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及第四季度均大幅增長。另據央行宏觀審慎管理局霍穎勵介紹,截至今年6月末,非居民持有的境內人民幣股票和債券已經達到3.7萬億元,和年初相比增長了25%,和去年相比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與此同時,國際機構也紛紛用腳投票。今年以來,已有摩根大通和野村控股株式會社在華新設合資券商;恒安標準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獲批成立,成為第一家外資養老保險公司;美國標普公司獲準進入中國信用評級市場;美國運通公司在中國境內發起設立合資公司,成為首家進入銀行卡清算業務的外資機構……
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首席代表席睿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所說,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水平正向更高層次邁進,“在金融領域,中國對外開放的腳步從未停歇”。
開放“重承諾” 攜手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式,中國也在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當中展現出一個重承諾、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全球增長動能不足、全球經濟治理滯后等下行壓力,一些人將問題歸結于經濟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直接沖擊著世界經濟秩序,給世界經濟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如何應對經濟下行?”“是轉身退后還是前進變革?”“是貿易保護還是合作共贏?”作為經濟全球化的堅定護衛者,面對這些“世界之問”,中國依然用實際行動向世界展現中國對外開放的決心和信心。
可以相信,接下來金融開放將繼續朝著縱深邁進。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部署2019年下半年經濟工作。其中明確提出,要加大對外開放,加緊落實一系列重大開放舉措。8月2日,央行明確,將擴大金融對外開放作為下半年工作重點之一,繼續放寬市場準入,穩步推動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推動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外匯局亦在表示,針對適應高水平對外開放需要,下半年將進一步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穩妥有序推進資本項目開放等下半年重點工作進行部署。
“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帶來的成果不僅使在華外資金融機構獲益,也為國際金融業攜手抗擊全球金融危機、維護世界經濟穩定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5月在公開場合表示。
智利前駐華大使費爾南多·馬塔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對全球經濟的穩定和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拉美經濟的拉動尤其明顯,許多拉美國家把中國看作自身發展的重要機遇。目前,中國已是巴西、智利、秘魯等許多拉美國家的主要出口市場,也是主要的投資來源國。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未來,中國將繼續踐行承諾、遵守規則,積極參與多邊貿易體制建設,以更加包容的姿態、更加負責的態度、更高質量的創新力度,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相關閱讀
-
中國外貿額首破6萬億美元關口創新高 實...
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以美元計價,我國進出口規模達到了6... -
湘財證券:注冊制對中國股市是革命性利好!
【湘財證券:注冊制對中國股市是革命性利好!】今日兩市股指中幅低... -
德訊證顧:權重殺跌釋放風險
【德訊證顧:權重殺跌釋放風險】摘要:當前我們不必苛求總量和結構... -
巨豐投顧:不超280億!中信證券巨額融資...
【巨豐投顧:不超280億!中信證券巨額融資砸盤A股能否加倉?】觀點... -
容維證券劉思山:避險情緒升溫 滬指破年線
【容維證券劉思山:避險情緒升溫滬指破年線】滬深兩市早盤低開后快... -
錢坤投資:百股漲停醫藥爆發卻指數破位...
【錢坤投資:百股漲停醫藥爆發卻指數破位給一顆紅棗打一個巴掌】讓... -
百瑞贏:市場進一步砸盤 恐慌情緒放大
【百瑞贏:市場進一步砸盤恐慌情緒放大】周五,三大指數漲跌不一。... -
高凈值家庭這樣配置資產 趕緊學起來
高凈值家庭這樣配置資產 趕緊學起來前不久,胡潤百富發布了《2021... -
百億私募遭舉報!被指惡意侵占投資人款...
又有私募基金被投資人聯名舉報!日前,有投資人向證券時報記者報料,... -
2021探照燈年度書單發布 首度設立“十...
1月12日,由《文藝報》、中國現代文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
國家發改委:電廠存煤超1.62億噸 較去...
1月12日,電煤庫存超過1 62億噸,可用21天,較去年同期高4000萬噸... -
上海規范盲盒經營活動:單個售價一般不...
日前,為了規范上海市盲盒經營活動,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社會... -
海關總署:2021年我國進出口規模首次突...
2021年,以美元計價,我國進出口規模達到了6 05萬億美元,在2013年... -
海關總署:2021年我國醫藥材及藥品出口...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 -
海關總署:我國加入世貿組織20年來進出...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 -
海關總署:2021年我國對RCEP成員國進出...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 -
海關總署:民營企業保持我國第一大外貿...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 -
海關總署: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9...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 -
在巨成功加盟平臺上進行運營推廣流量怎樣
和直接創業相比,連鎖加盟模式能夠為創業者帶來更多的優勢。品牌先... -
如何用IP為企業賦能?絨言絨語萌物軍團這樣玩
無IP,不商業。近年來,IP成為商業熱詞,圍繞IP做文章的營銷模式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