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要聞 >

騰訊愛奇藝爭相“造群星” 付費會員決定成敗

2018-05-10 15:37:03    來源:藍鯨傳媒

《偶像練習生》與《創造101》,愛奇藝與騰訊視頻的兩檔綜藝選秀節目成為當下熱點。

“你要pick誰”成為人們的慣用口號,以及,臺下觀眾瞬間變身全民制作人,讓偶像養成的參與感激增。根據最新的消息顯示,浙江衛視或成為下一家嘗試造“群星”的平臺。當然,也許成功并不是最終目的,而主辦方更關注造星過程中平臺吸引了多少觀眾。

一位長期關注藝人團體選秀的人士告訴記者,無論國內還是以此而出名的韓國,選秀節目目的還是盈利。只不過兩國最大的不同,后者在組團后會想方設法為其尋找途徑商業變現,而前者的商業變現,則是在組團的過程中實現。

付費會員成關鍵,騰訊視頻或在爭奪中拆分上市

在付費會員的爭奪上,愛奇藝與騰訊視頻一直你追我趕。“偶像練習生”與“創造101”的接連上線,在業內人士看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位業內分析人士告訴藍鯨TMT記者,愛奇藝與騰訊視頻做該類節目的首要核心,其實不是偶像業務,而是吸引流量。

在今年3月18日,騰訊視頻方面曾公布自己付費會員業務上最新進展,表示其付數量已達到6259萬,并單方面宣布自己為行業第一。而巧合的是,就在3月17日,愛奇藝剛剛在更新的招股書中公布了自己6010萬會員的數據。

對此,一位行業人士在接受《中國經營報》采訪時用“騰訊視頻宣布自己第一的成績,很可能是在緊跟愛奇藝,或者造成業務上兩者并駕齊驅的印象,借此讓外界認為騰訊視頻業務也做到了第一梯隊”,來解釋這一耐人尋味的現象。

對愛奇藝來說,付費會員的意義舉足輕重。根據愛奇藝在今年4月26日發布的2018年Q1財報顯示,雖然公司運營虧損稍顯增大,但是整體凈虧損的幅度卻是在大幅收窄:報告中指出,今年第一季度總收入49億元,同比增長57%,凈虧損3.96億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1億元;而作為兩大核心業務之一的付費會員業務成為改善虧損局面的關鍵,在報告期內共收入21億元,同比增長67%。

艾媒咨詢CEO張毅告訴記者,當下視頻網站的會員付費基礎已經成型,這一塊業務增長將很好的解決企業的“后顧之憂”。“自2005年至今,視頻網站發展了十多年,其實沒有一家視頻網站是真正意義上盈利的,即便前一段時間湖南衛視旗下的芒果TV宣布盈利,但它其實仰仗的是湖南衛視和湖南電廣,打到現在,大戶都在燒錢。”他說道。

從商業模式來看,視頻網站主要的盈利模式目前還是廣告,并且難以覆蓋版權,服務器和帶寬所帶來的主要支出。但隨這兩年移動支付的普及,會員付費不僅變成了可能,也成為了視頻網站一個新的很好的增長點,而沉重版權和帶寬成本壓力也相應有所緩解,“相當于有人為視頻網站買單了。”

付費會員的增多對于視頻網站來說不僅能擴大營收,同時也能保證廣告收入的穩定。鑒于在視頻網站里面購買會員的收入水平通常來說不會太差,因而在廣告主看來都可劃分為優質客戶,這也是未來進一步投放的基礎。

愛奇藝在這方面的野心早已體現。在月初,愛奇藝曾與京東方面達成交換會員權益的合作。顯然,也是迫于騰訊的流量以及大文娛生態上的壓力。

而偶像養成的娛樂元素,確實也給視頻平臺帶來了相當可觀的年輕用戶。“我也是為了看偶像練習生才開的會員”,記者身邊的一位朋友如是說道。

張毅指出,在這場流量的白熱戰中,騰訊視頻不可能一直在燒錢的路上走下去,或許會和當年愛奇藝被拆分出百度有點類似:“對于今后,我的判斷是騰訊視頻分拆上市是必然,也是必須。”在張毅看來,騰訊視頻當下也被虧損困擾,對于騰訊來說,這也成了一個需要不斷往里砸錢的業務,但關鍵是在管理上,騰訊又難以面面俱到,比如采購的開支和成本。

“更關鍵的是,騰訊視頻不能一直靠騰訊來補貼,騰訊爸爸本身也有疲乏的時候,比如,近期騰訊股價出現較大跌幅。”

當下泡沫較多,產業煥發時日漫長

“我覺得偶像經濟和過去相比并沒有什么特別多的改善。對于這個產業的呈現機制,我還是不信任的。”張毅表示,當下的男團女團,和過去的直播打賞一樣,泡沫多,用數據把用戶的熱情給虛假抬高了。

銀河證券分析師楊曉彤對此指出,我國的偶像團體養成只能算作是剛開始。只不過與過去的所接觸的超男和快女比起來,新興的藝人團體形式將體現出更強的品牌價值,并減少單個藝人解約對公司的影響。但還遠談不上產業騰飛。

“看產業繁榮與否,需要看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只有當每個環節都比較完善了,才屬于一個比較繁榮的階段。偶像團體養成產業主要涉及三個環節:練習生培養;各種宣發渠道比如綜藝、唱片,把它推向市場;藝人經紀。但就目前來看,練習生培養和藝人經紀這兩塊都沒有配套和成熟起來。所以只能說,這個節目當下比較熱門而已。背后的意義可能代表著產業的開始,讓大家關注到產業的機會,并吸引更多的機構和資金來布局這一領域。”

在楊曉彤看來,韓國成熟的產業鏈或許能說明當下我國選秀行業所出現的部分問題。她以韓國SM娛樂公司(S.M.Entertainment)為例表示,成功公司成熟的經營都需要非常專業的人來負責,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呈現給觀眾是較為滿意的結果,最后加上經紀公司資深的資源,才能達到藝人一經推出就非常受市場歡迎的效果。

“整個流程中,韓國方面最重視的,其實是甄選培訓環節。前期體系外的培訓很嚴格,各個角度都需要進行規范,因此淘汰率也很高。同時還需要長合約來與之配套,從出道的那天,大部分都會簽10年,甚至更長。因為前期的養成體系中都是公司在投入,只有藝人出道后公司才能慢慢的收回成本,所以對藝人的約束其實是對公司利益的一種保證。”楊曉彤說道。

而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愛奇藝偶像練習生最后出道的“nine percent組合”合約也只有18個月,除了必要的活動外,各自還是屬于各自的經紀公司。18個月之后,是否保證主辦方長期利益,很難說。

“國內選秀節目出來的選手,如果沒有專門的經紀公司幫他們打理,很難持續火下去,后續的發展自然很難理想”,楊曉彤表示。

但是無疑,整個產業的利潤仍十分豐厚,是一片待開發的沃土。業內人士表示,韓國的娛樂產業在07年規范之后,娛樂公司的收入迎來了快速的提升,在營收上基本實現了增長八倍,ROE基本上保持在20%以上的水準。

對于乘勢而行的國內視頻網站來說,也許同樣會收益不少:在當下完成戰略布局,一方面不僅能加強自己的藝人庫,完成產業鏈上游的影視資源儲備;另一方面也能有效降低未來藝人經紀向影視制作和綜藝輸送的成本。商業逐利的本質,在于節源和開流,視頻網站在燒錢大戲里,都要拼命加入既省錢又賺錢的戲份,最好是,兩者合一。

關鍵詞: 騰訊 造群星 會員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