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要聞 >

估值150億美元的拼多多正在遭遇“成長的煩惱”

2018-06-20 15:07:08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拼多多目前主營收入是廣告,形態更多的是信息流廣告,這種商業模式與淘寶類似。但不同的是,由于沒有支付系統,需要拿出千分之六的費用給第三方支付公司。]

估值150億美元的拼多多正在遭遇“成長的煩惱”。

6月18日,第一財經記者在位于上海婁山關路的拼多多辦公大樓外看到,有數十名人士聚集,要求拼多多歸還貨款。

同日,辦公樓上的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上述商家人士都是因為違規被處罰的商家。

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分別于2018年3月和2018年5月披露的兩份民事判決書顯示,拼多多平臺上的兩家商家弄虛作假,分別是虛假物流發貨、手機貨不對板,拼多多對上述兩家商家的店鋪進行了限制,上述兩家商家不滿并對拼多多進行訴訟,法院最終駁回了兩家商家的全部訴訟請求。

當被問及商戶因為違規被扣的資金去了哪里,黃崢表示,這個錢都是100%賠付給消費者了,而且在整個交易鏈當中,拼多多本身不觸碰資金,從用戶收進來到第三方的監管賬戶。

拼多多法務負責人表示,之所以這些違規商家的訴訟請求全部被法院駁回,原因是商家被扣的錢款并沒有進入其拼多多的賬戶。拼多多將這些錢款以優惠券的形式賠付給消費者,使用有效期為50年。

拼多多方面稱,平臺涉訴商家約200多家,占月活商家總數的比例不到萬分之三。

涉訴商家的背后,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拼多多在平臺入駐、管理規則方面存在問題。但黃崢回應稱:“對標其他的平臺,我們的入駐規則本身沒有太大的差異。”

近年來拼多多發展之所以如此迅速,在于其獨特的社交電商模式。所謂的社交電商,簡單可以理解為將關注、分享、討論、互動等社交方式引入電商交易的形式,與傳統交易型電商先有需求再進行購物不同,社交電商是通過社交的方式主動刺激需求,從而發生購物行為。

所謂的“拼”,更多強調了電商的社交屬性,即社交+電商的模式。實際上,社交電商并不是一個新概念,例如網紅通過直播賣衣服,就是一種比較簡單的社交電商模式,但拼多多將社交電商做出了規模。相較于傳統電商模式,社交電商由于從社交渠道引入流量,獲取客戶的成本更低。此外,由于新客戶與老客戶很可能是社交朋友,那么商品信息推送將更為準確,成交率也更高。

此前,黃崢及其團隊有過電商代運營的經驗,又做過游戲。2015年4月,第一款社交電商APP拼好貨上線。拼好貨以拼單為切入點,通過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臺邀請好友進行拼單,達到規定人數時,拼單就會生效。

雖然做的都是拼單模式,但拼好貨和拼多多還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前者是自營產品,自建供應鏈,后者則主要采取供應商入駐,使用第三方物流的運營模式。

黃崢告訴記者,拼多多目前主營收入是廣告,形態更多的是信息流廣告,這種商業模式與淘寶類似。但不同的是,由于沒有支付系統,需要拿出千分之六的費用給第三方支付公司。

拼多多屬于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天眼查數據顯示,2016年3月,拼多多進行了A輪融資,投資方為IDG資本、光速中國,但未透露具體融資額;2016年7月,拼多多進行1.1億美元B輪融資,投資方為高榕資本、新天域資本、騰訊產業共贏基金、凱輝基金等;2016年9月,拼多多與拼好貨進行戰略合并;2018年4月,公司進行C輪融資約30億美元,此次投資是騰訊產業共贏基金領投,紅杉資本中國跟投,融資完成后,拼多多估值接近150億美元。

關鍵詞: 拼多多 成長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