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要聞 >

我國苜蓿耐鹽高產品種選育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2018-11-26 09:48:27    來源:第一農經

苜蓿是苜蓿屬(Medicago)植物的通稱,俗稱金花菜,是一種多年生開花植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作為牧草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苜蓿種類繁多,多是野生的草本植物。

中國產的苜蓿主要有三種。營養價值很高,具有清脾胃、利大小腸、下膀胱結石的功效。 苜蓿含有最豐富的維他命K,成分之高,駕乎一切蔬菜之上。其他如維他命C、B也相當豐富。多為牲畜飼料。在西漢從西域引進。苜蓿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牧草,其適口性好,產量高營養足,被稱為“牧草之王”。

我國苜蓿耐鹽高產品種選育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展開的關于苜蓿耐鹽高產品種選育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為我國牧草產業和畜牧業發展添加了助力。

據了解,我國鹽漬化導致的中低產田約1億畝,還有4億畝鹽堿荒地,種植苜蓿不僅可以提高鹽堿地的利用率,生產高蛋白飼草,而且由于苜蓿根瘤固氮,能夠大大節約化肥的使用,對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針對黃淮海及華北等地區存在大面積鹽堿地與中低產田,缺乏耐鹽高產苜蓿品種的現狀,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開展了苜蓿耐鹽、高產新品種選育與應用研究,育成的耐鹽高產苜蓿新品種中苜3號,實現了耐鹽高產性狀的聚合。在黃淮海地區含鹽量為0.18%-0.39%的鹽堿地上,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018公斤,比耐鹽苜蓿中苜1號增產10.6%-14.2%。該品種分枝多、葉量多、葉片較大,初花期干草粗蛋白含量達19%-20%,品質優良。育成的廣適高產苜蓿新品種中苜2號,是我國第一個側根型高產苜蓿品種,該品種側根多、分枝多、葉量多、葉片大,在內蒙古西部灌區創1500公斤/畝的高產紀錄;在黃淮海地區旱作條件下創1233.3公斤/畝的高產紀錄。適宜種植區域為34°N-42°N跨8個緯度。

我國苜蓿耐鹽高產品種選育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據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楊青川說,在苜蓿新品種選育與應用研究中,建立了中苜系列苜蓿新品種4級繁育體系及配套種子繁育技術,提出了苜蓿水肥調控、播種收獲等高產栽培技術要點,并進行技術集成與示范。通過“科研單位+苜蓿生產企業+推廣單位+種植農戶”的運行模式,中苜1號、2號、3號已在山東、河北、天津、北京、河南、內蒙古、山西、寧夏、甘肅等10個省區鹽堿地及中低產田大面積種植,表現了較好的適應性與豐產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顯著。

我國苜蓿耐鹽高產品種選育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苜蓿不僅可以作為畜類牧草也可用于喂養禽類,其不僅是我國重要的牧草品種,也是全世界栽培面積最廣的牧草品種,對苜蓿品種的改良對于牧草產業來說意義重大。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