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要聞 >

“名人大講堂”實力“圈粉”400萬

2018-12-14 15:28:20    來源:華西都市報

67歲阿姨守著封面直播追講座

“名人大講堂”實力“圈粉”400萬

點擊進入下一頁

名人大講堂的品牌效應相當突出。圖為阿來解讀蘇東坡的講座現場。雷遠東攝

“你們這個活動簡直太好了!能夠讓我們這些普通人在這么近的距離看到了這些名人,能夠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里汲取那么多的知識精華!”12月10日晚,名人大講堂阿來講座結束之后,一名熱心讀者拉住記者這樣說道。

其實這樣的情況幾乎在每一場講座之后都會發生。自11月5日起,由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承辦、四川省圖書館協辦的“名人大講堂”公益活動,已經邀請了三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進行專題講座。

除了每次到場的200名聽眾能夠與專家進行互動外,三位專家在線上更是圈粉無數。據統計,共有近400萬人次在線收看了三名專家的講座,“名人大講堂”已經呈現出了驚人的品牌效應。

收獲良多

看完講座給親友“安利”

67歲的胡燕琴是一名國學愛好者,自從封面新聞開放“名人大講堂”的報名以來,她每期都會報名參加,并且在酈波講座時順利被選中成為了現場觀眾。而在阿來講座時,胡燕琴雖報了名,但由于報名人數太多,這一次她落選了。

“就算沒能選中成為現場觀眾,也可以在線觀看嘛!”胡燕琴說,“第一場講座我沒有報上名,所以是用手機看的回放。幸運的是,酈波老師的那場講座我去到了現場,近距離感受到了‘名家講名人’的魅力。”

“阿來老師的講座我就是通過封面直播觀看的,我將手機連上電視,效果也非常好,聽得很過癮。”胡燕琴不光自己是“鐵粉”,還免不了向親戚朋友“安利”,“每次看完后,我都要把直播的鏈接分享在朋友圈和微博里,還要轉發一份給住在北京的兒子!”

談到為何會對“名人大講堂”活動有如此深厚的興趣,胡燕琴表示,自退休后她就沒有間斷過學習,更是對國學極為喜愛。聽講座、逛博物館、學習傳統文化,成為她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通過名家們對四川歷史名人的講解,我覺得自己收獲了很多,他們留給后人的,不僅是精彩絕倫的文學作品,而且更多是一種精神境界。他們面對人生困境時的豁達,讓我深受啟發,讓我明白應該如何面對人生。”

每聽完一場講座,胡燕琴總會在朋友圈和微博上分享自己的感想。她還特別講到,通過現場直播的方式,讓更多沒法來到現場的市民都能汲取到講座的精華,而對于老年人,也省去了來回奔波的苦惱。“把學到的東西發在網絡上,我也算為社會傳遞一份正能量了!”胡燕琴笑著說。

反響火爆

網絡直播觀看量近400萬

至今為止,名人大講堂已經舉辦了三場講座。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李敬澤以《萬古江河鳥飛回——杜甫與中國人生》開場;著名文化學者,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酈波以杜甫的三首詩歌接棒;獲茅獎、魯獎的四川省作協主席、著名作家阿來則以《東坡在黃州》開啟了蘇東坡月的序幕。

自從“名人大講堂”開講之后,觀眾們的熱情立刻被激活了,下載封面新聞APP報名的從最初的幾百人增長到第三場的近千人。不僅如此,每次講座之前,還有一些沒有拿到門票的讀者在省圖書館門口排隊,希望能夠獲得“補位”。

隨著現場報名人數節節攀高的還有線上觀眾:11月5日的《名人大講堂①:杜甫“鐵粉”李敬澤眼中的一代詩圣》,共計110.4萬人觀看;11月19日的《名人大講堂②:義重錦官城!著名文化學者酈波開講杜甫》,共計143.3萬人觀看;12月10日的《名人大講堂:著名作家阿來聊蘇軾的魅力人生》,共計140.7萬人觀看。更讓人驚訝的是,此數據仍在上漲之中,特別是12月10日的阿來講座,直播視頻預告一經推出,在一天之內便有10萬人預約收看。據數據統計,截止到目前,“名人大講壇”系列講座的網絡直播觀看量,已逼近400萬,全網共計394.4萬人觀看了直播。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 李雨心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