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要聞 >

“逐日工程”啟動 推進空間太陽能電站研究

2018-12-24 10:05:28    來源: 中國新聞網

“逐日工程”啟動推進空間太陽能電站研究

圖為段寶巖院士進行項目匯報。 校方供圖 攝

“空間太陽能電站系統項目”(命名“逐日工程”)啟動儀式暨高峰論壇23日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舉行。該項目旨在將地球靜止同步軌道上的太陽能,通過新的工程技術手段有效采集,并傳輸到地面成為電能供使用。

能源問題是影響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及民眾生活的基礎問題。我國是能源消費大國,尋找安全、清潔的能源,以支撐未來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非常必要。與地面太陽能相比,空間太陽能具有照射時間長、利用效率高、能流密度大、持續穩定、不受晝夜和氣候影響等優點。

圖為陜西省“空間太陽能電站系統”重點實驗室揭牌。 校方供圖 攝

圖為陜西省“空間太陽能電站系統”重點實驗室揭牌。 校方供圖 攝

據專家介紹,理論上,如果在地球靜止軌道上部署一條寬度為1000米的太陽能光伏電池陣環帶,假定其轉換效率為100%,那么它在一年中接收到的太陽輻射通量約等于目前地球上已知可開采石油儲量所包含的能量總和。

空間太陽能電站是在太空收集太陽能,然后轉換為電能,再以無線能量方式傳回地面,最后將微波轉換成直流電后送入普通電網中。啟動儀式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段寶巖院士就該項目承擔的研究內容、關鍵技術節點、技術指標及成果等內容進行了匯報。

據介紹,段寶巖院士團隊對空間太陽能電站開展了系統性研究,提出了功質比(單位質量可發的電)領先世界水平的歐米伽(OMEGA)創新設計方案,得到廣泛關注,該團隊先后發表了多篇高水平論文,并初步完成了室內驗證。經段寶巖院士提議并討論,將“空間太陽能電站系統項目”命名為“逐日工程”,取“夸夫逐日”之意,喻示該項目將造福人類。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楊宗凱表示,空間太陽能電站是航天技術服務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急需的一項工程,是著眼于國家能源戰略和人類福祉的一次深刻的能源革命。首個全系統、全鏈路太陽能電站地面驗證中心將落地西安,希望大家通過這個平臺,一起追逐科技強國的夢想。

圖為啟動儀式現場。 校方供圖 攝

圖為啟動儀式現場。 校方供圖 攝

中國工程院二局局長高中琪表示,隨著空間技術和相關技術的快速進步,空間太陽能電站有可能成為實現可再生能源戰略儲備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國工程院一直對這個前沿方向的研究非常重視。希望通過此次論壇進一步推動這項工作新的研究和進展,希望空間太陽能電站的關鍵性技術研究能夠不斷取得新的推進。

陜西省副省長趙剛表示,以空間太陽能電站項目團隊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提出了領先世界水平的“OMEGA”創新設計方案,這是西電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勇于自主創新而取得的重要成果,希望西電以“逐日工程”等項目為紐帶,不斷提高服務陜西經濟發展的能力。

當天的啟動儀式上,還對陜西省“空間太陽能電站系統”重點實驗室和“空間太陽能電站系統”交叉研究中心進行了揭牌。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