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要聞 >

甘肅山村土特產“南下”拓銷路

2019-02-22 14:56: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甘肅山村土特產“南下”拓銷路農戶家門口當上班族

2018年8月,甘肅定西市漳縣花間集中蜂養殖合作社,養殖地擺放的蜂箱。(資料圖) 談笑 攝

中新網蘭州2月22日電 (閆寶明 談笑)正月里,甘肅定西市漳縣大草灘鎮三友村村民張鳳蓮格外忙碌。和隊友們參加完社火排練,村里的扶貧車間開始新年訂單生產制作,張鳳蓮來不及卸去臉上的濃妝,換好工作服從廣場趕往車間工作。

廠房內機器轟鳴,在張鳳蓮和同村其他婦女的熟練操作下,各式各樣的襪子不斷成型,工人們封裝打包,將襪子裝車,準備運往蘇州的批發市場。三友村建成扶貧車間,多方拓寬銷售渠道,確認訂單之后扶貧車間再開始生產,最大程度保證銷售暢通,增加農戶收入,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我家里有老人小孩不能出去打工,現在扶貧車間建在了家門口,既掙錢還能照顧家里。”張鳳蓮說,丈夫外出打工之后,她變成了村里的“留守婦女”,原先只能顧家務農,現在忙完農活在車間上班,她也能掙工資貼補家用。

三友村是大草灘鎮六個建檔立卡貧困村之一,全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43戶627人,其中貧困婦女258人。今年以來,在幫扶單位甘肅省婦聯的幫助支持下,該村兩委積極探索“支部+扶貧車間+貧困戶”就業扶貧新模式。

通過外出考察學習,該村建成巾幗扶貧車間襪子加工廠和手工布鞋加工廠,同時通過與南方大型批發市場簽訂銷售合作協議、網上銷售、參加節會等方式,把客商請進來,讓產品走出去,形成了銷售合力,打通了產品銷售大市場。

同樣銷往南方市場的,還有該縣東泉鄉林泉村養蜂合作社產出的4000余斤蜂蜜。銷往福建長樂區之后,蜂農梁麥成準備更換蜂蜜包裝。“讓咱們的土特產變得洋氣一些,爭取讓它賣得更好。”

從“副業”變“主業”,梁麥成將養蜂規模擴大至700余箱,成立合作社,年產4000余斤蜂蜜銷往福建長樂等南方城市,年產值超40萬元,帶動96戶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的“甜蜜路”。

據漳縣官方披露,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開展以來,漳縣與福建長樂區銜接,在長樂區成立漳縣農特產品展示館,讓馬鈴薯、中藥材、土蜂蜜、沙棘飲品、手工編織品等一系列農特產品擺上了南方城市的貨架。

此外,該縣為進一步拓寬銷售市場,把電子商務作為促進消費扶貧的重要途徑,注冊成立了“漳縣電子商務農特產品體驗店”,鼓勵合作社和個體戶走“互聯網+”“合作社+農戶+網店”等新型銷售模式,讓農副產品的產銷之路越走越寬。

截至目前,該縣已建成電子商務縣級服務中心1個,建成鄉級電子商務服務站9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62個、個人網店261家,年銷售額達1000余萬元。

關鍵詞: 甘肅 山村 土特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