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要聞 >

醫學臨床輔助診斷真菌AI識別系統項目啟動 首席科學家廖萬清院士

2019-03-07 16:36: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院士領銜打造醫學臨床輔助診斷真菌AI識別系統

醫學臨床輔助診斷真菌AI識別系統簽約儀式。 供圖

中新網上海3月7日電 (王子濤)3月6日,上海醫學真菌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攜手醫庫云共同發布啟動醫學臨床輔助診斷真菌AI識別系統項目。該項目由中國工程院廖萬清院士作為首席科學家。廖萬清院士公布了最近在全球出現的超級真菌的進展,并探討人工智能科技在真菌疾病防治中的應用。

據悉,目前醫學真菌鑒定臨床痛點是鑒定周期長,延誤治療;鑒定專業人才缺失,誤診率高;專業鑒定儀器缺失,準確率低。更重要的是國內基層醫院醫療水平偏低,對深部真菌致病的隱形殺手很難辨識。廖萬清院士強調淺部真菌病危害廣泛,主要涉及皮膚病,患病率為47%左右。深部真菌病危害嚴重,侵犯心、肝、脾、肺、腎、腦等內臟器官,死亡率高達30%—90%以上。

廖萬清院士認為利用現代高科技整合人工智能技術與醫學真菌學的創新,達到只要有手機或網絡信號的地方,就能夠實現真菌病診斷,是利國利民的重要醫學創舉,患者成為最大的受益方。

據了解,廖萬清院士從醫五十余載,在全球首先發現了新的格特隱球菌的變種。廖萬清院士為其命名為“格特隱球菌ITSC型(S8012)”,這個菌株被美國、比利時及荷蘭的菌種保藏中心永久保存收錄。廖萬清院士還發現了9種新的致病真菌和新的疾病類型,創建了當時全國唯一的國家衛生部批準的隱球菌專業實驗室,并且承擔了國家多項重點科研項目。

此外,他的團隊還研究明確我國腎移植、燒傷、放射傷等高危人群真菌帶菌譜主要有11屬28種,采用針對性防治措施后使腎移植病人真菌感染率顯著下降。

醫庫云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群華教授介紹說,依靠廖萬清院士團隊精湛的醫療技術和真菌檢測的經驗,結合醫庫云雄厚的AI工程師技術資源,在廖萬清院士領銜下,以AI和大數據為核心,用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真菌知識庫,著重解決醫學真菌種類鑒別,真菌輔助診斷,真菌量的質譜數據庫的建立,真菌大數據臨床科研及智能方案管理,集聚足夠多的醫生,釋放他們的專業經驗,打造全球首個醫學真菌AI輔助預警系統,將提升我國醫學真菌防治的整體水平,在全球范圍內取得領先優勢。

醫庫云人工智能工程師通過海量的醫學真菌標本庫和數據深度學習,尋找具有國際領先且為國內基層醫院重大需求的深部真菌有效方法。張群華表示,全國9000余家一級醫療機構,8000余家二級醫療機構對醫學真菌檢測是剛需,未來引入該系統后,相當于引進一名高年資感染科醫生和檢驗技師,患者不必到大城市大醫院擁擠不堪就醫,在家門口縣級醫院就能明確深部真菌感染及感染的病株,獲得精準醫療,降低醫療服務成本和風險,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看病難問題。

關鍵詞: 醫學臨床輔助 AI識別 廖萬清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