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要聞 >

北京海淀重點布局前沿科技 聚集一批有影響力的領軍企業

2019-03-27 15:43: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北京海淀重點布局前沿科技研發投入是全國4.6倍

科技帶動海淀區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賈天勇 攝

中新網北京3月27日電 (記者 于立霄)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北京市海淀區重點布局前沿科技,大力培育高精尖產業,歷經40年的創新發展,走出了一條以創新為引領,帶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研發投入強度是全國4.6倍

北京市海淀區區長戴彬彬日前在北京市推動高質量發展情況通報會上透露,海淀區研發投入強度為9.8%,是全國的4.6倍,已經超越日本和韓國等發達國家,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40年來,海淀區不斷發展和創新,從最初的“電子一條街”,發展成為創新資源最密集、創新活動最活躍、創新成果最多的區域之一。2018年,全區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高達329件,是全國水平的近30倍。

海淀區把“疏整促”與構建高度匹配中關村科學城的新型城市形態有機融合,聚焦中關村大街、北清路沿線等區域,加快“騰籠換鳥”和空間改造,導入高端創新要素和產業要素;網絡空間安全國家實驗室、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創新載體建設全速推進。

科技創新活力顯著增強,海淀區平均每天誕生50家科技企業,2018年新增注冊科技型企業1.8萬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總數歷史性突破1萬家,占北京市的45%。全區發明專利授權量2.23萬件,占全市的47.5%。

位于海淀區東升科技園的九方大數據信息集團。 賈天勇 攝

位于海淀區東升科技園的九方大數據信息集團。 賈天勇 攝

聚集一批有影響力的領軍企業

海淀區培育和引進了一批國際國內知名企業,擁有獨角獸企業31家,占全國的1/5;上市及掛牌企業933家;全年收入過百億元人民幣的企業51家。科技企業涵蓋了人工智能、智能硬件、大數據、云計算、醫療健康、互聯網金融等多個新興領域,形成了高成長企業遍地開花的格局。

紫光展訊已成為世界第三、國內第一的基帶芯片供應商;小米成功躋身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機品牌。以百度、寒武紀、夢之墨等為代表的創新型企業在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量子通訊等領域實現突破。

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在海淀區聚集了百度、商湯等全球知名人工智能企業,總數達270家,占全市的六成、全國的21%;在智能駕駛、媒體應用、智慧出行、智能醫療、智能安防等人工智能場景應用和產業跨界融合方面引領全國,形成了人工智能全產業鏈布局。

以硬科技為支撐的企業迸發活力,商湯科技、寒武紀科技、智米科技、今日頭條等企業總數達40家,僅次于硅谷地區,占全國超兩成,估值合計14280億元(人民幣,下同)。

科技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科技與經濟融合發展,帶動了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18年,海淀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6479.5億元,人均GDP超過2.8萬美元,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地均產出15億元/平方公里,是全市平均水平的8.1倍。

戴彬彬表示,經濟較快增長是全區長期以來狠抓科技創新、力求高質量發展帶來的結果,是質量效益提升的增長。2018年,海淀區經濟總量和增長貢獻率均保持全市第一。

信息、金融和科研是帶動海淀區經濟增長的三大主導行業。數據顯示,海淀區的信息業在全市比重高達55.1%,對全市信息業的貢獻率在50%以上;科研業增加值占全市科研行業的32.6%,對全市的貢獻率近20%,為鞏固“高精尖”產業結構發揮了“領頭雁”的作用。

關鍵詞: 北京海淀 前沿科技 領軍企業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