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要聞 >

浙江自貿區“無中生油”記

2019-04-01 17:01: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浙江自貿區“無中生油”記34項制度“中國首創”

圖為海上船用燃料油加注現場。浙江自貿區管委會提供

中新網舟山4月1日電(記者 林波)在浙江省舟山市中化興中石油轉運有限公司的碼頭上,海風將一艘艘保稅燃料油供油船送往外錨地加油,伴隨著一陣陣汽笛,這片海面仿若跳躍著靈動的音符。4月1日,位于舟山的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浙江自貿區”)迎來了“兩周歲生日”,近來也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掛牌之初,浙江自貿區就將‘推進以油氣全產業鏈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資便利化、貿易自由化’作為建設重點。”浙江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夏文忠介紹道。

圖為浙江自貿區入口。浙江自貿區管委會提供

圖為浙江自貿區入口。浙江自貿區管委會提供

所謂“油氣全產業鏈”,即構建油氣儲運、加工、交易、補給、配套服務“五位一體”的全產業鏈。其中,保稅燃油加注是油氣全產業鏈布局的第一個切入口。

記者了解到,浙江自貿區自2017年4月1日正式掛牌成立以來,已初步探索形成了83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中國首創34項。

兩年來,在這些創新制度的助推下,舟山已成為中國重要油氣產業集聚區,并躋身全球十大船用保稅燃料油供應港之列。

2019年2月,在舟山海關現場監管下,浙江自貿區中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順利完成公司首單不同稅號油品混兌調和加工貿易業務。這是繼中石化燃料油舟山公司后第二家開展船用油混兌調和試點的企業。

“不同稅號保稅燃料油混兌”是浙江自貿區34項“中國首創”制度中的一項。自掛牌以來,中國國家部委和浙江省級部門出臺支持浙江自貿區建設各類政策文件共340條具體措施。

“如今,浙江自貿區已成為中國國內油品企業聚集度最高的地區,油氣全產業鏈建設正全面提速。”夏文忠介紹道,掛牌兩周年以來,浙江自貿區堅持把油氣全產業鏈作為發展核心,大力推進投資便利化和貿易自由化。

而除了“不同稅號保稅燃料油混兌”外,浙江自貿區還實現了“外錨地加油”“一船多供”“一庫多供”“跨港區供油”等制度創新。

以“一船多供”為例,該創新則是突破了供油船連續供油每次都要辦手續的規定,可以裝一種油品或多種油品給多艘船舶次第供油,解決了供油企業最糾結的“海陸來回跑”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自貿區承接中國國務院下放權限,先后向7家企業頒發保稅油經營資質,打破了幾十年來的市場壟斷,首家原油非國營貿易企業資格在舟山已正式獲批。

作為中國首家外商獨資的船用保稅燃料油經營企業,信力石油(舟山)有限公司總經理白永超認為舟山擁有較好的區位優勢,發展油氣產業大有可為,“我們的母公司在新加坡,進入舟山是布局全球油氣產業中的重要一環。”

事實上,在浙江自貿區的版圖上,不僅僅是“油然而生”,更是“聚氣”發展。

在新奧舟山LNG接收及加注站項目二期建設現場,挖掘機正加緊夯實地基。該項目預計2021年上半年建成投產,屆時年處理設計能力可達500萬噸,遠期可達到1000萬噸。

新奧(舟山)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思運告訴記者,新奧舟山LNG項目是中國首個由民營企業投資的大型LNG接收站基地,“未來這里將建成華東地區最大的液化天然氣接收及加注基地項目。”

短短兩年時間,不產一滴油的舟山已成功上演了“無中生油”記,成為中國重要油氣產業集聚區。

數據顯示,掛牌兩年來,浙江自貿區內累計新增注冊企業12501家,其中油品企業3198家,去年實現油品貿易額2213.9億元(人民幣,下同)。

夏文忠期待:“2019年,浙江自貿區爭取累計探索形成制度創新成果100項,實現油品貿易量4500萬噸以上,油品貿易額2600億元以上,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突破400萬噸的目標。”

在舟山長長的海岸線上,以油氣全產業鏈投資便利化和貿易自由化為重點的浙江自貿區正煥發出新的活動。

關鍵詞: 浙江 自貿區 燃料油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