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要聞 >

《清明》是編劇姚寶瑄積十余年之功創作的“時令三部曲”之二

2019-09-17 16:47:33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人民網北京9月17日電 作為2019年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由保利新舞臺聯合制作,曹禺戲劇文學獎得主、山西大學教授姚寶瑄執筆,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資深教授王麗娜和中央戲劇學院博士生劉羿良聯合導演的原創話劇《清明》,目前正在77文創園火熱排練。

《清明》是編劇姚寶瑄繼現實主義力作《立秋》后,積十余年之功創作的“時令三部曲”之二。該劇延續了《立秋》的故事背景,講述了民國初年,豐德票號倒閉后,副總經理許凌翔出任山西大學堂校長,在國與家的雙重危局中恪守“匯通中西、求真知善、登崇俊良、自強報國”的十六字校訓,堅守明理,振興教育的故事。

據姚寶瑄介紹,許凌翔的經歷在《立秋》和《清明》中均以渠本翹為原型,這位近代山西集官、商、紳、學于一體的傳奇人物的傳奇經歷,深深打動了他,“他的人生太精彩了”。在創作過程中,他遵循“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一方面以大量史料為積淀,在厚重的底色上描繪了一幅民國知識分子眾生相,一方面又以浪漫主義的遐思將分散的歷史事實用“清明”這一天集中展示,賦予故事靈動的詩情、詩意,給觀眾進一步探索和想象的空間。

在排練現場,導演王麗娜一絲不茍,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小到一句臺詞的重音在哪個字,一把油紙傘該用哪種紅色,服裝要不要用光面,人物的頭發要剃到哪個位置,都要經過細致充分的討論,一切從人物出發。“我常常跟學生說,有細才有戲,戲是從細節中來,從生活中來的”,王麗娜說,現在劇組上下擰成一股繩,大家希望打造出一臺風格大氣、細節考究的立得住、傳得開、留得下的精品話劇。

據悉,在排練結束后,《清明》將在全國二十多個城市進行巡演。

 

關鍵詞: 話劇《清明》姚寶瑄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