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要聞 >

前10月物流運行數據公布:物流需求保持恢復態勢 結構調整繼續推進

2021-11-28 11:04:53    來源:央視網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今天(11月27日)公布了今年1—10月物流運行數據。隨著宏觀層面保供穩價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的力度加大,國民經濟繼續保持恢復態勢。在此背景下,物流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不斷推進。

1—10月,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261.8萬億元,同比增長10.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8.0個百分點,兩年年均增長6.5%。

從環比數據來看,盡管10月受到疫情、國際供應鏈不暢等復雜因素影響,但宏觀層面保供穩價政策力度進一步增強,效果逐步顯現,物流需求增速環比9月回升0.5個百分點。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助理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何輝:物流的需求保持了一個比較好的恢復增長的態勢,包括我們能源供應這些方面得到了進一步改善。我們相關政策得到了比較好的調整落實,所以在需求方面體現出來就是在回升。

具體來看,1—10月,工業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10.9%,高于疫情前水平。

從工業物流結構看,采礦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得益于能源保供政策發力、優質煤炭產能加速釋放,10月分別增長6.0%、11.1%,增速比上月分別加快2.8、1.4個百分點。另外,1—10月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13.0%,兩年平均增長13.4%。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 蔡進:整個物流對整個經濟的基礎性的作用在進一步顯現,尤其是在疫情的情況下,保持物流的暢通,保持供應鏈的暢通,就能夠保障我們國家經濟運行的這種平穩態勢。

受基數效應、季節因素及海外疫情反復等因素影響,數據顯示,進口物流量延續回落走勢,不同貨類進口量出現了明顯分化。

1—10月,進口物流量同比下降1.1%;當月進口物流量下降6.6%,且連續5個月有所下降。

從不同貨類看,隨著國內保供政策效應不斷增強,各類生產資料進口量維持下行走勢,鐵礦石、石油等大宗商品進口量明顯走弱。今年前10個月,我國進口鐵礦砂下降4.2%,原油下降7.2%,成品油下降7.1%,鋼材下降30.3%。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助理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何輝:受到大宗商品、原材料的價格高企、成本過高的影響,我們從進口、從金額的角度(來講)還是保持增長,但是從實物量的角度、物流的角度來講,我們還是有所回落的,這是從需求的角度(來講),當然因為它的成本太高,對我們的這個生產、消費它的影響比較大。

另外,高新技術產品、機電產品進口量仍保持較快增長。其中,集成電路進口數量增長21.3%;汽車(包括底盤)進口數量增長11.9%。

今年以來,物流供需持續恢復改善,服務價格持續攀升,回升至較高水平。物流收入規模持續擴張,企業經營狀況有所改善。

從不同運輸方式來看,海運運輸市場行情繼續向好,綜合指數高位上漲。公路物流運輸市場穩中趨升,價格水平小幅提高。

1—10月中國沿海散貨運價指數平均為1267.93點,同比增長25.9%;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平均為2481.82點,同比增長173.7%。價格水平在前三季度較高水平基礎上繼續提升。

受益于物流服務價格不斷提升,物流業收入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整體行業經營狀況有所改善。1—10月,物流業總收入9.7萬億元,同比增長16.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5.2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8.2%。

另外,專家提醒,物流發展仍面臨較多困難和不確定性,原材料價格高位運行推升企業經營成本上漲,中小微企業穩定恢復尚不牢固,部分區域、部分領域的供應鏈堵點尚存。尤其是小微物流企業盈利空間不斷受到擠壓,還需要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及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幫助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

關鍵詞: 物流 增長 中國 物流量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