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要聞 >

規模已超3000億!券結基金井噴 券商、基金日益深度綁定

2021-11-29 09:36:49    來源:券商中國

券結模式基金,在2021年大有井噴之勢。

2017年底,在證監會監管指導下,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啟動新設公募基金管理人證券交易模式轉換試點。

2019年初,券商結算模式由試點工作正式轉為常規后,更多基金公司開始選擇券結模式。券商中國記者統計獲悉,截至11月26日,市場上現有218只基金(A/C份額合并計算,下同)采取券商結算模式,管理規模合計3284.04億元。

按年劃分,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別有14只、45只和56只基金選擇券商結算模式,逐年遞增。今年券商結算模式顯威力,截至11月26日,今年合計有103只基金選擇券商結算模式,其中2只基金由銀行結算模式轉換為證券結算模式。

多家機構人士認為,在券商傳統經紀業務轉型財富管理如火如荼的趨勢下,券結模式能有效協調券商和公募基金公司合作的長期利益,可以在多個業務維度推動合作,充分調動雙方的業務積極性。

券結模式基金頻出“爆款”

從發行募集資金來看,采用券商結算模式的基金今年累計發行募資1491.63億元,創歷史新高,并有不少爆款基金出現。數據顯示,發行募集金額超50億元的券結模式基金合計有12只,過半基金為今年新發。如今年2月3日成立的南方興潤價值一年持有基金一日售罄,發行募集金額達到148.69億元。即便在基金發行有所降溫的下半年,永贏長遠價值、貝萊德中國新視野和博時鳳凰領航三只券商結算模式基金依然取得不錯成績,三只基金在9月分別募集79.26億元、66.81億元和59.94億元。

博時優質鑫選一年持有A基金是11月成立的爆款券結模式基金,發行募集金額57.08億元。券商中國記者從博時基金處獲悉,博時基金聯合華西證券提前半年就開始選產品,做測試。當時選擇的維度并非以明星基金經理為前提,而是找管理規模適中的基金經理,風格也要匹配當下以及未來的行情。提前一個季度做好規劃后,雙方提前2個月開始連續深度預熱,進行了覆蓋56個大中小城市的65場現場投教培訓。

“好產品、好陪伴、好時機,三者共同成就了博時優質鑫選的首日發行規模。”相關人士表示?;鸾浝砩碂樖遣r權益明星中生代靈魂人物,從業經驗較為豐富,管理規模適中,能力圈可以走均衡型道路,代表產品博時絲路主題也有較為不錯的業績。

早在2020年年底,博時基金便已開始規劃參與券結模式。在經歷了較為穩妥的規劃和系統測試后,該基金公司打造了一套標準化的參與券商財富管理轉型的基金公司配套體系,并計劃走精品路線。

博時基金券商業務負責人從商業模式和內部運作兩個方面談到券商結算,尤其針對商業模式。他表示,近兩年大型公募基金參與券商結算模式積極性更高,主要是得益于券商財富管理轉型的高速發展。從大型公募基金角度,證券公司渠道對公募基金公司整體零售渠道的規模貢獻占比越來越高,正在成為重要的零售渠道合作伙伴;從證券公司業務角度,傭金收入瓶頸凸顯,與大型公募基金合作,采用券商結算模式定制產品是深入推進券商財富管理轉型的重要抓手。

“券結模式始于監管推動,現因券商財富管理業務的加速轉型和發展,多家券商將券結業務提升至新的高度,或將通過券結業務,帶動交易、結算、托管、投研、銷售和財富管理各業務的全面發展?!闭闵袒甬a品負責人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券結基金通常是券商和基金公司整合雙方優質資源,精選基金經理和產品設計而來的具有較高競爭力和吸引力的產品。頻出爆款,彰顯的也正是券商與公募基金實為友好合作的正常結果。

券商結算VS銀行結算

券商結算模式基金歷經3年多的發展,涌現出一批知名基金。規模大的基金有睿遠成長價值、睿遠均衡價值三年和南方興潤價值一年持有,最新規模均超百億。

和傳統的銀行托管人結算相比,券商結算模式主要是指基金管理人先通過券商系統進行報盤交易,一系列交易通過券商渠道報給交易所,券商作為結算人參與者與結算機構-中國結算進行資金和證券的清算交收。也就是說,原來基金的托管、結算主要由銀行負責,現在基金公司則可以選擇券商來提供托管和結算服務。

券商在交易、結算上的傳統優勢疊加財富業務上的擴張,可為公募基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同時,越來越多的基金采用券商結算模式,也為券商財富業務提供了新機遇。

南方基金相關人士指出,2017年底開始,證監會逐步推進公募基金的結算模式由銀行結算轉變為券商結算。2019年證監會下發《關于新設公募基金管理人證券交易模式轉換有關事項的通知》,將新設公募基金管理人證券交易模式從試點轉入常規,并鼓勵老基金公司在新發產品時采用新交易模式。因此調整模式一是符合監管鼓勵的方向;二是管理人深度綁定券商,有利于借助券商做好產品持營和投資者陪伴。

在專業人士看來,券商結算模式與傳統結算模式主要在交易賬戶開立、交易席位使用、交易系統、資金交收、資金占用、結算數據和對賬單獲取幾個方面存在一定區別。與傳統的銀行結算模式相比,券商結算模式犧牲了一定的效率,但該模式下公募基金的場內交易由證券公司對其交易賬戶資券足額、異常交易等事項進行監控和管理,不存在賬戶透支風險,可以更好地消除交易結算風險隱患。

“在內部運作上,兩種結算模式的主要差異體現在資金交收和數據傳輸上,托管人結算模式中管理人直接向交易所報單并接受中國結算數據,交易速度快、結算數據接受快;而券商結算模式中管理人向經紀商下達交易指令,經紀商實時增加或扣減交易金額,結算數據由經紀商收到后進行分拆并發送,交易速度慢、交易數據接收較晚,但管理人無需繳納結算備付金和保證金?!辈r基金相關人士表示。

南方基金相關人士認為,未來券商結算模式發展空間巨大,會有越來越多的管理人選擇和券商合作發行券結模式產品。券結模式將趨于常態化,但也有一定制約因素:一方面涉及交易、估值、清算等系統改造升級,投入成本較大、缺乏相關經驗;另一方面,與傳統商業銀行對比,券商在銷售能力上仍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券商積極拓展券結業務

越來越多證券公司加入到基金托管人隊伍中來。中國證監會最新發布的證券投資基金托管人名錄顯示,截至今年11月12日,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托管人合計有55家,其中證券公司25家,接近半壁江山;基金托管人名錄更是在2020年1年新增9家證券公司。

近年來,券商持續擴大在財富業務上的投入,并從中受益于財富管理的業務增長。公募基金采用券商結算模式無疑將為證券公司帶來更多傭金收入。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信證券、廣發證券、長江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和招商證券等11家券商的基金公司交易傭金均超3億元,同比去年實現高速增長。

如中信證券上半年實現總傭金收入6.67億元,其擔任結算服務的24家基金為中信證券貢獻了7057萬元傭金收入,占中信證券總傭金收入的10.58%。從中信證券傭金構成來看,睿遠成長價值基金貢獻4149.13萬元、睿遠均衡價值基金三年基金貢獻1524.83萬元。

券商中國記者統計發現,除中信證券外,廣發證券、興業證券、浙商證券和中信建投證券上半年擔任結算服務的基金公司為其帶來的交易傭金收入均超千萬元。

對于基金公司而言,最主要的還是在和券商渠道之間的深度綁定。這兩年基金展現出了良好的賺錢效應,許多股民也自然轉換成了基民,券商渠道的銷售能力日益增強;特別是在一些權益產品、ETF等理財產品的銷售,券商天然具有優勢。采用券結模式下,券商也會對產品的銷售更賣力、更上心,有可能賣出更好的規模。

對于券商而言,首先是可以通過更多代銷基金來獲得更多的經紀傭金收入;其次是打破了長期以來以銀行為主的托管格局,有望能獲得公募基金的托管資源;最后,優質的公募基金產品也是券商吸引客戶的核心資源,在財富管理大時代下,券商也需要通過與公募的深度合作來應對渠道之間的競爭。

華泰證券相關人士表示,得益于券商財富管理業務的蓬勃發展,券商公募基金銷售能力及保有規模不斷提升,更多的基金公司將券商渠道視為業務發展的新藍海,而券商結算模式則成為了公募基金開展券商代銷業務的重要抓手。

在他看來,對于券商而言,定制由優秀基金經理管理、實力較強托管行銷售的券商結算模式公募產品,可在滿足客戶資產配置的基礎上,整合券商產品銷售、交易結算、研究服務等各項業務資源,獲取交易結算賬戶并實現全業務鏈收入。同時,在確保產品質量為先的情況下,通過定制券商結算模式產品,也可提升證券公司財富管理品牌的市場影響力。

對于基金公司而言,券商結算模式公募產品通過采用托管在銀行、結算在券商的形式,可同時調動托管行及結算券商的銷售力量。由于有產品交易結算賬戶落地,券商在持續營銷過程中也有動力維護、做大基金保有規模,與基金公司目標一致。在投資端,若未來監管允許擴大公募基金產品投資范圍,在券結模式下公募基金將可以參與融資融券、股票質押式回購、指數以及ETF期權等業務,基金產品設計更加靈活,投資手段更加豐富,同時結算方和托管方的分離更有利于保護資金的安全,防范基金投資交易風險事件發生。

券商中國記者從華西證券了解到,2019年2月,證監會要求基金公司全面推廣券商結算模式,華西證券積極響應監管號召,隨即成立券商結算模式專項工作小組。僅用3個月的時間完成產品引入、系統搭建、制度建設、接入測試,券商結算模式服務業務正式上線。2019年9月,本著對投資者和管理人負責任的態度,華西證券利用自有資金與匯安基金合作成立了券商結算模式專戶,開始投資運作。為定制化公募基金,提前練兵,華西證券也是行業內率先提供券商結算模式服務的券商之一。

2020年6月,華西證券在券結模式公募基金銷售上做出了首次探索,與匯安基金、光大銀行合作發行券結產品,最終募集總規模近23億。

經過前期不斷的積累和深入探索,華西證券在今年券結產品的發行上呈井噴式發展態勢,大成基金券結產品4天銷售約27億、博時基金券結產品1天約37億,近期又在緊鑼密鼓的準備12月份初與華夏基金合作的量化券結產品。到今年年底,華西證券券結產品的保有規模有望超過百億。通過常態化的券結產品發行,一步一個臺階,對內建立信心,對外樹立口碑,不斷鞏固華西證券在券結模式產品銷售上的優勢地位。

“券商結算模式產品的不斷發展,規模壯大,符合監管對行業的要求,符合基金公司、券商發展的長遠利益。從基金公司角度,在券結產品上深度綁定重點渠道,有利于資源的有效投放,有利于產品的長期保有和規模增長,有利于更有針對性的理解渠道客戶、服務渠道客戶?!比A西證券相關人士表示。

券結模式漸成常態化

券結模式漸成常態化,部分存量基金也啟動了證券交易模式轉換工作。今年大成核心趨勢混合型基金和萬家瑞興均完成了證券交易模式的轉換工作。9月14日,大成基金發布公告稱,為更好地滿足投資者的需求,提升大成核心趨勢混合基金的市場競爭力,經與基金托管人中信銀行協商一致,并報中國證監會備案,于2021年9月10日啟動了本基金證券交易模式的轉換工作,上述轉換工作已于2021年9月10日完成。

過去幾年券結模式主要在新設基金公司采用是有其歷史背景的:在券商結算模式推出之前,公募管理人在交易所的場內交易由托管人(主要為銀行)承擔清算交收職能。2018年3月上交所、深交所開始推進券商結算模式試點。2019年1月30日,證監會下發《關于新設公募基金管理人證券交易模式轉換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要求新設立公募基金新產品應采用券商結算模式,并鼓勵存量公募基金管理人發行的新產品采用券商結算模式。對于新業務模式,存量基金公司當時是觀望態度。因此,券商結算模式過去主要在新發基金以及新設立的基金公司中采用。

金鷹基金FOF投資與金融工程部相關人士表示,近幾年每年新發基金數量快速增長,僅今年就成立了1600多只新基金,目前全市場存量基金數量已超過8000只,但有不少基金的規模都處于較為尷尬的境地,其中不乏業績優秀但規模無法有效提升的產品,這些基金往往因為各種原因在傳統銀行端難以獲得準入、在電商平臺難以獲得流量,面臨“叫好不叫座”的窘境?;鸸就ㄟ^券商結算模式與券商建立合作,是當下較好的合作方式。

另一方面,對于券商來說,選擇存量基金轉為券商結算模式主要有三點考量:首先,存量基金改造相比新發基金能更快落地,效率更高;其次,財富管理轉型之下,券商更關注長期保有量,采用券結模式的是新發基金還是存量產品,對于其考核來說沒有太大區別;再次,部分績優基金經理管理產品數量趨于飽和,在選擇托管人和重點合作渠道上也較為謹慎,以存量基金作為雙方合作突破口是更為合適的選擇。

華泰證券銷售交易部相關人士表示,他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存量產品開始采用券商結算模式,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券商財富管理業務的快速發展,基金管理人越來越重視券商渠道,其訴求是做大資產管理規模,途徑包括新發產品和存量產品的持續營銷。

“新發產品方面,由于同一基金經理名下管理的公募基金產品數量不得超過10只,而目前市場上知名度較高的基金經理大多已管理多只產品,接受券商結算模式新產品定制的優質基金產品數量有限。而常規的持續營銷活動往往效果不會很明顯?;鸸緸榱税l展券商渠道、做大管理規模,在優質基金經理新發產品數量有限的情況下,也開始接受券商定制其存量優質基金產品,將其轉換為券商結算模式產品開展‘二次首發’。存量產品轉券結模式的出現為基金公司提供了一個新的實現產品規模增長的方式?!蹦戏交鸸鞠嚓P人士表示。

不過,上述南方基金人士認為,“調整模式涉及模式改造等一系列復雜的操作,對管理人的運營管理、投資管理都會有影響,需要進行系統改造,會帶來不小的成本。此外由于凈值披露時間會延后,對基民的體驗也會有影響,因此老基金調整交易結算模式不會成為一種常態?!?/p>

數據顯示,博道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西藏東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淳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蜂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7家基金發行主體均已發行不低于10只券商模式基金。其中西藏東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恒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今年加速了券結模式基金的發行,分別發行11只、8只基金。

越來越多基金公司嘗鮮券結模式。券商中國記者統計顯示,24家基金發行主體于今年首次發行券結模式基金,其中長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渤海匯金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瑞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均發行2只及以上。

浙商基金相關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整合優質資源定制券結基金發行是以往券商和公募基金公司采用的常規方式。2021年以來,券商財富管理業務呈爆發式增長,券商向投資者提供優質財富管理工具的需求日益增加。亟需在大量存量基金中快速發掘優質基金產品,通過券結模式,搶占優質存量資源,為投資者提供盡可能多的財富管理產品。對于基金公司來說,改用券結模式,有利于存量基金的持續營銷,所以存量基金改券結模式,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或將成為趨勢。

記者觀察:券結業務難點何在?

今年是券結模式基金產品發行迎來爆發式增長的一年。券商厲兵秣馬的同時,這一業務當然也存在著相當大的難點和阻力。

一個是信息泄露風險,基金管理人的交易指令要通過券商審核后再報交易所,清算數據也會經過券商,鏈條長了,保密的要求也就更高了;

其次是公募與券商的深度綁定也會讓基金公司有所顧慮,如果某只產品選擇了券結模式,則意味著其銷售渠道主要還是依賴于參與的券商,這樣就會導致公募基金更多依賴于此家券商的銷售力度,而不是更多分散的渠道;

第三,還要看渠道之間的競爭,采用券結模式并不一定意味著規模會顯著上量,但一定意味著引發銀行等渠道的意見,最終促使相關方面作出決定的,更多還是商業利益的考量。

整合優質資源定制券結基金發行是以往券商和公募基金公司采用的常規方式。2021年以來,券商財富管理業務呈爆發式增長,券商向投資者提供優質財富管理工具的需求日益增加。亟需在大量存量基金中快速發掘優質基金產品,通過券結模式,搶占優質存量資源,為投資者提供盡可能多的財富管理產品。

目前,規模居前的券結基金托管人仍以銀行居多,如睿遠成長價值、睿遠均衡價值三年這兩只巨無霸產品合計規模超500億元,是目前券結模式下規模最高的2只基金。這2只基金托管人是招商銀行,結算人是中信證券。

券商采取券結模式,一方面是作為財富管理轉型的抓手,通過機制減少理財經理倒量行為,另一方面也是看中可以撬動托管行的杠桿。但同時這也是阻礙所在,除少數托管與結算一起接下的券商外,整個券結產品合作中,銀行話語權依然占據主導。因此,從產品篩選和檔期銷售上,不一定能按照券商計劃進行。此外,近期銀行銷售杠桿不及預期情況屢有發生,會影響后續券結產品的發行意愿。

其次,基金管理人采用券結模式也是想通過這個模式在產品募集時從券商獲取集中銷量,并與該券商深度綁定。隨著券商券結產品布局增多,券商端銷量勢必有所分散,最終回歸到拼產品業績的層面,券結產品爆款是否持續有待觀察。

最后,對于集中力量進行券結產品布局的券商而言,產品集中度較高,會有一定風險——若產品業績無法令人滿意,則會成為后續券結產品推進及財富管理轉型的負面影響。

正如某上市券商人士所言,券商結算模式的成本遠高于銀行結算模式,業務流程繁瑣,費用成本高還需系統改造,如果券結產品業績不能持續獲得投資者認可,導致規??s小,就會出現產品收入不能覆蓋業務成本,甚至清盤風險。因此,這一模式的推進也考驗券商選擇產品供應商的能力及自身對產品的研判能力。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關鍵詞: 基金 井噴 券商 規模 日益 深度 模式 證監會 監管 指導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