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要聞 >

全國人大代表李東生:建議針對網絡暴力專門立法 完善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障

2022-03-03 22:06:38    來源:央廣網

2022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李東生提出多份建議,涉及網絡暴力、靈活就業、“雙碳”減排、制造業全球產業鏈布局、高科技制造企業資本融資等。

建議針對網絡暴力專門立法

近年來我國網絡暴力事件呈日趨上升的勢態而備受關注。李東生認為,對于遏制和打擊網絡暴力,還存在法律法規適用性銜接性不強、被害人維權成本高,以及平臺主體責任缺位等諸多問題。

為了完善我國網絡治理法律法規體系,加大對網絡暴力行為的打擊力度,實現塑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李東生提出三點建議:第一,國家應完善網絡暴力的相關司法解釋,針對打擊網絡暴力進行專門立法。第二,加大對網絡暴力責任主體的懲治力度,將情節嚴重的納入公訴。第三,明確各監管部門職責權限,落實網絡平臺主體責任,有效提升網絡暴力應對效率。

完善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障

時下采用非全日制、臨時性和彈性工作等靈活形式就業的人員群體規模逐年增大。數據顯示,目前全國靈活就業人群數量達2億多人,靈活就業正日益成為我國新型就業的主流趨勢之一。

當前我國靈活就業群體在社會保障方面還面臨著缺乏全面準確的登記和統計,難以提供完善社會保障;難以認定雇傭關系,存在法律空白;以及靈活就業群體參與社保比例過低等問題。靈活就業人員數量巨大且不斷增長,能否獲得完善的社會保障,對于促進和穩定就業,推動我國社會和經濟可持續增長影響巨大。

由此,李東生在完善我國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障方面提出了幾點建議:第一,要在全國社保體系內設立靈活就業人員獨立統籌參保平臺。第二,規范靈活就業人員勞務合同條款和內容,保障其享有合法權益。第三,明確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繳納標準,不斷提高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積極性。

建立個人碳配額系統試點

談及“雙碳”話題,李東生認為,“3060”雙碳目標的實現,不僅對中國經濟結構提出了新要求,也要求社會公眾實現向低碳生活方式轉變,積極開展“全民減碳”行動,進而推動全社會的個體和家庭,有效形成綠色低碳生活、綠色消費的方式。但由于部分民眾缺乏參與低碳減碳行動的主動性、缺乏低碳減碳專業知識,以及政府部門對綠色低碳生活和消費方式缺乏實質獎勵和支持等原因,我國城鄉居民中節能低碳知識和理念普及遠遠不夠,對于踐行節能低碳意識薄弱。

對此,李東生建議:第一,建立統一的個人碳排放計量平臺,建議由國家環保部門牽頭,逐步建立統一的全國城鄉居民碳排放計量賬戶。第二,根據年度個人生活碳排放數據監測,確認個人碳配額范圍,引導民眾主動選擇低碳生活消費方式。第三,探索個人碳配額金融激勵措施,推動民眾重視減碳。第四,制定相關激勵政策,倡導呼吁全民參與,提高全民綠色低碳意識。

提升產業鏈關鍵環節的國產化率

根據李東生長期以來對制造業的觀察,他認為,在當前世界經濟結構深刻調整,制造業國際競爭形勢日趨激烈的背景下,中國制造業發展也面臨諸多問題:一是中國制造面臨“前后夾擊”的困境;二是全球貿易規則改變影響中國制造全球化布局,使中國企業出海面臨阻礙;三是中國制造面臨西方國家的“創新圍剿”,使我國產業鏈攀升面臨困境。

由此,對國內企業加速全球化、踐行“雙循環”方面,李東生提出了四點建議。首先,提升產業鏈關鍵環節的國產化率,完善中國制造全產業鏈建設。其次,“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完善中國制造產業鏈布局。再者,積極開展區域經濟合作,推動以電子信息等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鏈構建。另外,充分利用中國經濟體量和龐大市場,助力我國企業提升行業地位和國際競爭力,并深度參與全球知識產權的治理。

進一步支持中國高科技制造企業資本融資

高科技制造業是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關鍵,當前國家正加大對高科技制造業的支持力度。以融資渠道為例,目前高科技制造企業在信貸融資方面已較為便利,但與此同時,資本市場融資仍然存在諸多限制。集成電路、半導體顯示、光伏新能源等高科技制造產業具備重資產、長周期特點,每個項目投資均在數百億規模,數額巨大。目前項目投資基本來自企業資金與銀行融資,在便利性更高的資本市場融資方面,案例較少。

由此,李東生建議進一步加強對中國高科技制造企業資本融資的支持力度,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體系,使其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

關鍵詞: 靈活就業人員 網絡暴力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