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要聞 >

首季同比增長10.7% 外貿進出口實現“開局穩”

2022-04-14 07:29:03    來源:證券日報

“我國外貿進出口延續了增長勢頭,連續7個季度保持了同比正增長。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長超過10%,實現了‘開局穩’,為實現全年目標打下了較好基礎。”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4月13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據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4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7%。其中,出口5.23萬億元,增長13.4%;進口4.19萬億元,增長7.5%。我國對前五大貿易伙伴東盟、歐盟、美國、韓國和日本進出口分別增長8.4%、10.2%、9.9%、12.3%和1.8%,合計拉動進出口整體增長4.8個百分點。

穩外貿政策措施效果持續顯現,有力激發了我國外貿市場主體的活力。一季度,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數量43.2萬家,同比增加5.7%,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4.1%,較外貿整體增速高3.4個百分點,拉動外貿增長6.6個百分點。

李魁文表示,具體來看,一季度進出口主要呈現出五大特點: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提升;與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均實現增長;外貿經營主體進出口韌性足;主要大類產品出口保持較好態勢;機電產品、農產品進口平穩運行。

對于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實現平穩開局的原因,李魁文表示,我國經濟韌性強,為外貿增長提供堅實的支撐,同時,世界經濟整體仍呈復蘇態勢,國際市場對我國產品需求增長。此外,助企紓困政策持續發力,外貿市場主體保持發展韌性。大宗商品進口價格上漲也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進口值。

另據海關總署發布的3月份中國進出口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價,我國3月份進出口總值5047.9億美元,同比增長7.5%。其中,出口2760.8億美元,同比增長14.7%;進口2287億美元,同比下降0.1%;貿易順差473.8億美元。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3月份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速有所放緩,主要受局部散發疫情擾動,能源及原材料商品市場波動劇烈,去年高基數也帶來拖累。

尤其是在進口方面,3月份我國進口同比下降0.1%,為2020年9月份以來首次下降。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大宗商品進口價格上漲一定程度推升進口金額的情況下,我國進口金額仍有回落,說明國內需求仍然偏弱。而近期多地疫情反彈,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形成一定影響。3月份我國進口PMI指數環比回落1.7個百分點至46.9%,為去年10月份以來新低。

展望后期,溫彬認為,下一階段,我國出口仍然具有韌性,但壓力或逐漸增加。一方面,去年全年我國出口增長接近30%,各月增速基本都在20%以上,高基數對今年出口增長形成一定壓力。另一方面,主要經濟體退出寬松政策,3月份摩根大通全球綜合PMI指數回落至52.7%,美國通脹屢創新高的同時,消費者信心指數回落至59.4,創2011年以來新低,預示著外需對出口的拉動作用大概率減弱。

“鑒于目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穩增長在擴內需的同時,還必須穩外貿穩出口。”溫彬表示,宏觀政策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能源和原材料保供穩價政策,支持物流保通保暢,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加快落實退稅、減稅、降費等政策,用好再貸款等工具,為市場主體紓困,提升接單、生產能力。此外,要持續優化貿易結構,開拓多元化外貿市場,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完善貿易金融服務,并引導企業樹立風險中性理念,提供符合需求的風險對沖工具,規避匯率波動風險。

關鍵詞: 同比增長 外貿進出口 進出口總值 商品市場波動 風險中性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