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要聞 >

全球微資訊!底部特征明顯 機構組團掘金醫藥板塊

2022-08-08 09:45:12    來源:上海證券報

近期市場震蕩調整,但醫藥生物板塊表現亮眼。從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來看,機構對醫藥股較為關注,扎堆前往調研。另外,7月以來多只醫藥類ETF獲得凈申購。


【資料圖】

受訪的業內人士表示,無論是估值處于近10年低位,還是公募基金持倉比例創新低,均意味著醫藥板塊處于底部區域,后續有望迎來修復性行情,創新藥領域的優質企業值得關注。

修復性行情初露端倪

近期醫藥板塊逆勢上漲。Choice數據顯示,8月4日,生物醫藥指數上漲2.04%,其中有157只股票上漲,只有11只股票下跌。從細分賽道看,CRO(醫藥研發外包)板塊漲幅居前,上漲3.8%;凱萊英漲幅超過9%,昭衍新藥、博騰股份、諾泰生物等漲幅也都超過5%。

近一年來,醫藥生物板塊持續調整。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目前醫藥板塊底部特征明顯,近日的反彈或許是修復性行情的開始。

“在2019年初到2021年中的那段上漲行情中,很多醫藥股估值過百倍,嚴重被高估,于是板塊回調了一年有余。不過,經過持續調整后,如今醫藥板塊的估值已接近近10年來最低水平。展望未來,整個行業沒有明顯的利空因素,因此修復性行情自然會出現。”德傳投資創始人姜廣策坦言。

滬上某私募研究員分析稱,目前醫藥板塊底部特征明顯:首先,截至7月底,申萬醫藥行業PE(TTM)(滾動市盈率)為25.45倍,已接近201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23倍)。其次,剔除醫藥基金后的主動型權益類公募基金對醫藥生物行業的配置比例為5.7%,為201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資金關注度顯著提升

面對底部特征明顯的醫藥板塊,資金明顯加快了抄底節奏。

Choice數據顯示,7月以來有多只醫藥類ETF獲得大額申購。比如,易方達滬深300醫藥衛生ETF 7月回撤近10%,但該基金同期被凈申購近30億份;華寶中證醫療ETF 7月回撤超9%,但同期基金份額凈增加了25億份以上。

機構還扎堆調研醫藥股。截至8月5日,近一個月機構調研頻次最高的行業為化工,緊隨其后的便是醫藥生物板塊,機構調研頻次高達1654次。其中,九典制藥、普洛藥業、華東醫藥、長春高新等接受機構調研的次數均超過100次。

廣發醫療保健基金經理吳興武表示,醫藥板塊正處于相對底部區間。“許多優質公司的估值已相對較低,性價比較為突出。盡管股價的上漲需要一定的催化因素,但從賠率角度來看已足夠劃算。”

機構青睞細分賽道優質標的

具體來看,機構關注醫藥板塊哪些細分賽道的投資機會?

紫閣投資總經理、投資總監徐爽分析稱,雖然醫保控費是一個長期主題,但政策對創新藥的支持也較為確定。在萬億元級別的醫藥市場中,創新藥的供給目前僅以百億元來計算,醫保的支付能力能夠滿足。與此同時,用創新溢價鼓勵新增供給的產業原則,如果能在未來的醫藥政策中被持續證實,那么創新藥將迎來均值回歸,創新含量較高、競爭格局好的企業值得關注。

博時醫療保健行業基金經理張弘也認為,創新藥板塊屬于周期成長性行業,雖然正在經歷一定幅度的回調,近期全球的創新藥資產也在縮水,但只要各國對創新藥治療的需求普遍存在,對創新藥的投資就應該保持比較樂觀的態度。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關鍵詞: 醫藥板塊 優質企業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