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要聞 >

環球短訊!建立產業基金體系、強化工業支持力度 西安多舉措促進工業有效投資

2022-10-09 15:30:25    來源: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10月9日訊 據西安市人民政府網站消息,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促進工業有效投資若干措施。其中提到,要建立產業基金體系。通過盤活存量基金、統籌各類產業資金出資等方式,設立100億元西安市工業(支柱產業)倍增引導基金。加強專項資金使用。逐年加大市工業發展專項資金規模,提高“撥改投”占比,力爭專項資金年度預算的50%用于“撥改投”項目,發揮資金杠桿效應,重點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和擴能增產。

以下為原文:

西安市促進工業有效投資若干措施


(資料圖)

為進一步調動和激發全市抓工業發展的積極性和能動性,擴大工業有效投資,加快轉型升級,實現產業倍增,推進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措施。

一、建立產業基金體系。通過盤活存量基金、統籌各類產業資金出資等方式,設立100億元西安市工業(支柱產業)倍增引導基金。發揮國資引領作用,市級相關國有投資平臺圍繞六大支柱產業分別設立單支規模不低于50億元的支柱產業專項基金;引導19條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發起設立單支規模不低于30億元的各產業鏈主題子基金,形成總規模不低于1000億元的基金集群。積極引入銀行、擔保、信托等金融資源,構建“投貸擔”聯動合作機制,力爭帶動支柱產業項目投資規模超過3000億元。(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工信局、市金融工作局、市國資委)

二、強化工業支持力度。全市工業項目用地出讓收入不納入市級政策歸集范圍。土地出讓收入中市級歸集的工業倉儲物流及重點項目專項補助資金主要用于支持區縣、開發區工業發展。(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資源規劃局、市工信局)

三、加強專項資金使用。逐年加大市工業發展專項資金規模,提高“撥改投”占比,力爭專項資金年度預算的50%用于“撥改投”項目,發揮資金杠桿效應,重點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和擴能增產。(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四、保障工業園區建設。新增政府專項債券和政策性金融工具,優先支持區縣、開發區工業園區建設,鼓勵與社會資本共建園區,通過建設標準廠房和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全面提升工業聚集區承載力。(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工信局)

五、支持項目招商引資。對于區縣5億元以上、開發區10億元以上符合產業規劃的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按照“一事一議”給予區縣、開發區重點支持,資金優先以“股權+債權+補貼”相結合的方式支持企業發展。(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六、保障工業用地規模。在全市年度土地儲備供應計劃總量中,確保不低于1/3用于工業項目。規劃工業區塊線內的工業用地限制調整為居住、商業等其他經營性用地,為工業留足發展空間。(責任單位:市資源規劃局)

七、優先工業用地供應。土地供應優先編制工業用地出讓計劃,優先組織工業用地出讓。對完成年度工業項目土地供應計劃,且對工業發展貢獻較大的區縣、開發區,在年度工業發展綜合考核中給予加分;對未完成的,按相應比例核減住宅、商用用地儲備供應計劃。(責任單位:市資源規劃局、市工信局)

八、優化工業項目審批。深化“標準地+承諾制”改革,在工業用地供應工作中,由西咸新區、各開發區加快組織完成征收補償、“區域評估”或“多評合一”、現狀普查、文物勘探等工作,編制上報土地出讓方案,經市政府審定后,盡快組織供應,推向市場。市級重點工業投資項目土地、文勘、環評、能評、人防等審批手續優先辦理。(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資源規劃局、市住建局、市文物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人防辦、市行政審批局)

九、強化發展成效考核。提高工業發展成效在區縣、開發區年度考核評比中的權重。對工業發展綜合考核排名前三位的開發區和區縣,分別給予3000萬元、2000萬元、1000萬元和2000萬元、1000萬元、5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資金重點支持區縣、開發區工業發展。(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考核辦、市財政局)

本政策自2023年1月1日起執行,基金政策長期有效,其余政策有效期三年。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