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要聞 >

每日快看:前9個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超1萬億元 下一步將加大項目招引力度確保“活水”不斷

2022-10-28 07:37:45    來源:證券日報


【資料圖】

“2022年1月份至9月份,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037.6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5.6%(下同),折合1553億美元,增長18.9%。”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10月27日在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數據顯示,從行業看,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414.3億元人民幣,增長6.7%。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32.3%,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長48.6%,高技術服務業增長27.9%。從來源地看,德國、韓國、日本、英國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114.3%、90.7%、39.5%和22.3%(含通過自由港投資數據)。從區域分布看,我國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13.3%、34.8%和33%。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肖本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前9個月我國在嚴峻的外部環境下吸收外資實現逆勢增長,說明了我國對外開放的步伐在加大,外資對中國的信心在增強。前9個月我國吸收外資的最大亮點在高技術制造業和服務業方面實現了高速增長,這是我國重視科技創新和高技術產業發展的結果,將促進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近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六部門發布《關于以制造業為重點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若干政策措施》,從三方面15條措施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國利用外資工作的方向和重點任務。

束玨婷表示,近期,重點外資項目工作專班按照突出抓龍頭外資企業和項目、突出抓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突出抓制造業引資、突出抓技術創新原則,會同各地方和相關部門,滾動形成新一批重點外資項目清單,并在此基礎上推出制造業領域標志性外資項目。

“制造業領域標志性外資項目投資者主要為世界500強企業,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十四五’重點發展產業,技術先進,帶動作用強。”束玨婷介紹說。

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記者表示,充分利用好吸引外資政策,以制造業為重點加大對外資的吸引力,對促進國內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帶動技術進步和完善產業鏈具有重要意義。

肖本華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制造業吸收外資總體上保持了平穩增長,結構進一步優化,但也面臨著較大挑戰。下一步,要進一步擴大開放,深化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改革;同時,在外資進入后,要在產業發展空間、資本、技術、人才等方面創造良好條件。

在張依群看來,我國經濟正處于增長恢復階段,經濟增長韌性、產業鏈粘性、市場的廣泛性等正在持續向好,這些都對外資形成巨大吸引力。因此,四季度我國吸收外資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

束玨婷表示,下一步,重點外資項目工作專班將圍繞新一批重點項目特別是制造業領域標志性外資項目開展以下工作:一是強化全流程跟蹤服務。對項目提供從簽約、建設、投產到達產的全程服務保障;二是強化全方位要素保障。在用地、能耗、融資、人員出入境等方面予以重點保障;三是強化新項目儲備。進一步加大項目招引力度,支持各地圍繞重點產業鏈開展招商引資和項目推介,推動達成更多投資意向,確保新增項目“活水”源源不斷。

關鍵詞: 外資項目 實際使用外資 吸收外資 證券日報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