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潮涌動、貨暢其流 假日經濟展現中國交通活力
文化和旅游部最新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74億人次,同比增長70.83%,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9.09%。“預計游客會多,但沒想到這么多!”河南省洛陽市龍門石窟景區附近一家民宿的負責人李欣說,假期前半個月,假日期間的房間就已預訂一空。
“五一”假期旅游市場的火爆,離不開加速恢復的交通物流行業的支撐。
(資料圖片)
交通運輸部近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一季度交通運輸數據中,無論是貨運量還是公眾出行都出現明顯恢復態勢,港口生產和交通固定資產投資等數據也平穩增長。分析這些數據,多部門表示,既有質的有效提升,也有量的合理增長,表明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正在加快恢復增長。
市場復蘇 全行業加大綜合運輸運力供給
人暢其行,印證旅游消費市場火熱。
今年“五一”假期是疫情防控轉入“乙類乙管”后的首個5天小長假,旅客群眾的出行需求出現“井噴”。4月15日10時30分,從杭州出發前往長沙、南昌等熱門方向車次的車票“秒空”。
多項“新紀錄”也見證“五一”假期的出行熱度。
假期首日,廣東省高速公路車流迎來高峰達912萬輛次,創歷史新高;北京首都機場和大興機場保障航班量、旅客運輸量兩項數據均創北京民用機場有史以來新高;深圳北站發送旅客28.8萬人次,創建站以來單日最高值……
各地火車站也在積極對接旅客出行需求。4月27日7時50分,隨著一聲汽笛長鳴,沈陽局集團公司開行的“梅河號”旅游專列從沈陽站駛出,開往梅河口站,標志著“沈陽—梅河”間旅游專列成功開行。
為有效拉動內需、進一步推動旅游市場復蘇,沈陽局集團公司深入研判旅游市場,準確掌握游客需求,合理配置運力資源,在“五一”假期隔日開行“梅河號”旅游專列,為兩地文旅交流提供便利條件。連接沈陽和丹東兩地的沈丹高鐵串聯起了鴨綠江斷橋、丹東鳳凰山、本溪水洞等遼寧東部地區知名景區,丹東站加開11.5對旅客列車,在旅客出行高峰時段,丹東站平均20分鐘一趟旅客列車,旅客往返非常便利。
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五一”假期,人民群眾探親、旅游等意愿強,能源、民生等物資運輸活動密集,全行業加大綜合運輸運力供給,做好重點物資運輸保障,多渠道滿足旅客出行需求。
秩序恢復 物流和人流顯著增多
貨暢其流,彰顯經濟社會生產加快恢復。
港口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蘇杰介紹,一季度我國完成港口集裝箱吞吐量6973萬標箱,同比增長3.5%;港口貨物內貿吞吐量增長5.4%,外貿吞吐量增長7.8%,港口生產保持平穩增長。
川藏鐵路、廣東黃茅海跨海通道、新疆烏尉高速天山勝利隧道、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長沙黃花機場改擴建等項目加快推進,滬武高速公路江蘇太倉至常州段改擴建工程、海南洋浦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擴建工程、福州港江陰港區自動化碼頭工程等項目順利開工……一大批交通重大項目正有序推進。
外貿回暖的3月、4月,是不少企業增加銷量、獲取訂單的關鍵時期,也是物流企業奔波忙碌之時。
“隨著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物流和人流顯著增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說,交通運輸業較快恢復,居民出行和交通運輸相關行業增長加快。
剛剛結束的“五一”假期,人潮在涌動,商品在流通,展現了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活力。“火爆的假日經濟也進一步推動了快遞業務量的增長。”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林虎說,今年以來,快遞業整體呈現企穩回升態勢,業務量增速逐月提速向好,僅用4個多月就完成400億件。
為做好假期寄遞服務,全國400萬快遞員堅守在崗。在山東淄博,超十萬人“進淄趕烤”的同時,快遞企業抓住機遇升級服務,通過設立便民服務點、流動攬收、改善冷鏈包裝等方式,將一件件網紅小吃等特色產品寄往全國各地。在貴州貴陽,快遞企業主動與景區、商業街、酒店、交通樞紐等開展合作,提供“即買即寄”的包郵服務,方便游客輕松出行。
不僅是服務假日經濟,快遞企業還不斷升級完善寄遞解決方案,加快服務地方特色產業。在廣東茂名,荔枝即將迎來銷售旺季,快遞企業深入原產地,從資源、包裝、品牌、科技、模式、渠道等多角度,推動荔枝產業綠色化、特色化、優質化、品牌化發展。
同樣的場景正在全國各地發生,舟山的海鮮、睢寧的家具、慈溪的小家電、吐魯番的哈密瓜……快遞拓寬了特色產品的銷售渠道,推動了一大批具有地域特色的產業持續壯大。
專家表示,隨著一系列促消費、暢流通政策的實施,快遞行業與地方特色產業緊密融合,服務生產、促進消費、暢通循環的現代化先導性作用進一步發揮。越來越多的優質農產品和地方特色產品得以通過快遞網絡迅速送達全國各地,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政策發力 內需持續擴大、有后勁
在國內消費恢復帶動下,中國經濟繼續呈現恢復向好態勢。
這些都離不開交通物流的支撐。
今年3月,交通運輸部召開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積極擴大交通運輸有效投資會議,對2023年擴大交通運輸有效投資工作作出部署,各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陸續制定年度投資目標任務,多個省份預期交通投資規模均超過3000億元,交通投資穩中有進。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5月4日公布,4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3.8%,繼續保持在擴張區間。部分行業的業務活動總量指數保持在50%以上擴張區間,其中,鐵路運輸業、道路運輸業、航空運輸業、倉儲業和郵政快遞業超過53%。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主任劉宇航表示,從物流業景氣指數這個角度來看,很多定向的指標都有一個比較良好的表現,特別是像業務(活動)預期指數表現比較明顯,說明物流企業對于未來經濟發展和未來產業經營方面的整體預期還是比較向好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內消費恢復帶動下,電商物流指數也呈現連續上漲態勢。4月份中國電商物流指數為109點,比上月提高0.7個點。電商物流總業務量和農村電商業務量實現連續4個月上漲,電商物流總業務量增幅擴大,農村電商總業務量增速重回20%以上。
不過,盡管我國交通運輸經濟運行總體實現良好開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績,但在城鄉區域間還存在弱項,需要加快補齊。
蘇杰表示,下一步將在保持投資規模基礎上,堅持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落實“十四五”規劃,進一步擴大交通有效投資,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審批和建設,加強對重點項目跟蹤、協調、調度,科學有序推進項目實施,防范化解風險,在穩增長中切實發揮交通投資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人潮涌動、貨暢其流 假日經濟展現中國...
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五一”假期,人民群眾探親、旅游... -
世衛:新冠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
新華社日內瓦5月5日電(記者王其冰陳斌杰郭爽)世界衛生組織5日宣布,... -
世界快看:五部門聯合開展醫保領域打擊...
人民日報北京5月5日電(記者孫秀艷)為進一步加強醫保基金監管,守住... -
工信部:我國基本構建起綠色制造體系
日前,工信部公布了新一批2022年度綠色制造名單,這是國家自推行綠... -
“北向互換通”交易將于5月15日啟動
新華社香港5月5日電(記者鄭欣)記者5日從香港金融管理局獲悉,“北向... -
天舟五號貨運飛船順利撤離空間站組合體
人民日報北京5月5日電(記者劉詩瑤)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 -
“五一”假期掀消費熱 多項數據創新高...
中國各地積極作為,呵護假期消費市場。以天津為例,“五一”前夕,... -
優化持倉組合比控制倉位更重要 私募“...
【優化持倉組合比控制倉位更重要私募“轉攻為守”均衡布局備戰后市... -
中國東北糧食主產區搶抓農時忙播種|世界...
近日,隨著氣溫逐漸回升,中國東北糧食主產區開始搶抓農時忙播種。... -
今年“五一”假期全國民航運輸旅客超940...
記者4日從民航局獲悉,今年“五一”假期,全國民航運輸旅客941 2萬... -
廣州琶洲港澳客運碼頭正式投運 全球看點
位于廣州的琶洲港澳客運碼頭首航儀式4日舉行。10時35分許,一艘高速... -
二連浩特鐵路口岸出入境中歐班列 突破1...
記者從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獲悉,截至5月3日,二連浩特鐵路口岸今年... -
每日頭條!內蒙古15家機場運輸旅客30.8萬人次
“五一”假期,內蒙古機場集團所屬15家機場共保障航班起降3196架次... -
四川入汛 今夏會否再現大規模停電?四...
“總結反思這次極端災害天氣暴露的問題和教訓,我委會同相關省直部... -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甩開膀子加...
春耕時節,在興安盟烏蘭浩特市葛根廟鎮朝明家庭農場,20余座大棚里... -
全球熱推薦:【推動五大任務見行見效·...
工作人員調試全智能無人擠奶機器人。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劉墨墨... -
當前動態:內蒙古下達種糧補貼資金5.7億元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楊帆)自治區財政廳最新消息:近日,... -
總股本由9億股增長至455.85億股 ...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蔡冬梅)記者從5月5日舉辦的2023年包... -
每日焦點!優化醫療資源配置 體現技術...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梅剛)記者從自治區醫療保障局獲悉,... -
全球觀點:一季度多國央行大舉購金為哪...
5月5日下午,世界黃金協會發布了最新的《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