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入汛 今夏會否再現大規模停電?四川省發改委發長文回應
“2023年,目前我省旱情好像比去年還嚴重,會否再次大規模停電?有沒有未雨綢繆?”4月中旬,有網友通過四川省網絡問政平臺麻辣社區“群眾呼聲”向該省發改委提出擔憂:今年大旱,如何應對夏季用電高峰?
(資料圖片)
這一憂慮主要源自去年夏天,水電資源極為豐富且常年承擔大量電力外送任務的四川,歷史上首次出現豐水期電力電量雙缺的極端嚴重局面,不得不啟動能源保供一級應急響應,工業企業讓電于民。今年四川汛期氣候預測出爐,預計降水量略偏少,氣溫偏高,引發民眾對今夏電力保供的高度關注。
澎湃新聞注意到,四川省發改委近日發布長文,對上述網絡提問進行了詳細回應。
四川省發改委表示,去年7-8月,該省面臨歷史同期最高極端高溫、最少降雨量、最高電力負荷、缺電時間歷史最長的“四最”疊加局面,電力供需嚴重失衡,歷史同期首次出現電力電量“雙缺”,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較大沖擊。“總結反思這次極端災害天氣暴露的問題和教訓,我委會同相關省直部門、相關電力企業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快推進電源電網建設,補齊四川電力系統存在的短板弱項。”
四川省發改委稱,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已完成該省電源電網發展規劃編制,科學規劃并儲備了一批電源電網項目,為構建多元開發、充足可靠的電力供應體系,提升電力系統安全保供和抗風險能力奠定了可靠基礎;印發實施電源電網發展規劃任務分工方案和年度實施方案,與電源電網項目業主單位簽訂加快建設任務書;加快研究“迎峰度夏”各類電價機制,繼續實施主動錯避峰政策,調整分時電價機制,取消豐水期居民電能替代等,進一步緩解“迎峰度夏”期間電力供需緊張局面;推動電源電網項目核準工作,2022年共計核準(備案)電源電網項目97個,總投資1067億元,較2021年的47個、545億元分別增長了106%、96%;編制完成農村電網鞏固提升規劃,2022年共計審批農村電網鞏固提升項目4個,總投資49億元,提升農村地區電力保障能力。
下一步,四川將著力推進多能互補的電源項目建設。包括加大有調節能力的水庫電站和抽水蓄能電站開發力度,加快推進旭龍、卡拉、雙江口等水電站建設,力爭核準開工昌波等水電站,加快兩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力爭核準開工葉巴灘混合式、仁和等抽水蓄能電站,加快推進綿竹、蘆山等抽水蓄能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在負荷中心、天然氣主產區布局一批調峰氣電項目和應急保障電源,加強煤電擴能改造和儲煤基地建設,增強頂峰兜底能力。加快“三州一市”光伏發電基地建設,重點推動已核準備案的726萬千瓦光伏發電、322萬千瓦風電項目盡快建成投產,完成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試點開發。
電網建設方面,四川省發改委稱,正抓緊建設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核準開工阿壩至成都東特高壓交流工程,納規實施攀西特高壓交流、隴電疆電等外電入川直流工程。加快推進省內目標網架建設,建成投產鹽源擴、兩河口水風光互補等500千伏匯集工程以及建昌至敘府500千伏輸變電工程,開工建設十陵、德陽南、邛崍等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推動成都“立體成環”全面提速,區域供電能力穩步提升。
回應還稱,四川將積極向國家發展改革委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繼續深入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
澎湃新聞此前曾報道,去年9月,四川集中開工15個電源電網項目,計劃總投資429.3億元。除旭龍水電站建設周期較長、月城II500千伏輸變電工程2025年建成外,其他項目均將于2023-2024年投產。
澎湃新聞另從業內獲悉,四川省發改委日前已下發通知調整省內分時電價機制,進一步引導用戶削峰填谷。其中,保持全省峰平谷各時段劃分總體不變,將原早高峰1小時、晚高峰7小時,優化調整為早高峰2小時、晚高峰6小時。同步調整尖峰電價機制,基于該省用電負荷特性,將尖峰電價執行月份從2個月調整為4個月,引導用戶在夏冬兩季負荷高峰時段主動錯避峰用電。大型商業用戶夏冬兩季負荷高峰時期取消執行綜合平均電價。該通知自2023年6月1日起執行。
據澎湃新聞了解,去年夏季四川電力緊張的直接原因,是極端高溫天氣導致用電需求暴增,與此同時,極端干旱天氣導致“主汛期無汛”,水電發電能力斷崖式下降。
據《瞭望》報道,這一增一減導致電力供需矛盾在短期內迅速放大,彼時四川的單日最高電量缺口達3.7億千瓦時。據四川電力交易中心總交易師張勇林介紹,過去四川省工業、商業、民用電量比為6∶2∶2,在去年夏季高峰期變為2∶2∶6,工業用電量減少四成,每天讓渡3億度電給民用。
5月1日,四川正式進入汛期。
四川日報援引該省氣象局分析,預計今年汛期,全省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略偏少,較去年同期偏多;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較去年同期偏低。降水量總體呈“西多東少”分布,旱澇并重,區域性階段性旱澇災害明顯。高溫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由于去年干旱導致不少水利水庫蓄水不足,為補“欠賬”,四川今年將堅持以需求定目標,充分考慮蓄水消耗、來水偏少、夏季用電負荷增加等疊加因素,“一庫一策”制定蓄水保供方案。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四川入汛 今夏會否再現大規模停電?四...
“總結反思這次極端災害天氣暴露的問題和教訓,我委會同相關省直部... -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甩開膀子加...
春耕時節,在興安盟烏蘭浩特市葛根廟鎮朝明家庭農場,20余座大棚里... -
全球熱推薦:【推動五大任務見行見效·...
工作人員調試全智能無人擠奶機器人。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劉墨墨... -
當前動態:內蒙古下達種糧補貼資金5.7億元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楊帆)自治區財政廳最新消息:近日,... -
總股本由9億股增長至455.85億股 ...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蔡冬梅)記者從5月5日舉辦的2023年包... -
每日焦點!優化醫療資源配置 體現技術...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梅剛)記者從自治區醫療保障局獲悉,... -
全球觀點:一季度多國央行大舉購金為哪...
5月5日下午,世界黃金協會發布了最新的《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 -
銀億化身“山子”后新局前景幾何?
破產房企要造車:海爾、吉利隱身幕后曾排名中國房企百強的寧波銀億... -
每日觀點:激揚青春丨數字時代的中國新青年
數字時代你覺得方便嗎?指點之間來到眼前網絡上的每一個鏈接都是線... -
因地址不詳無法投遞 60封國際函件急尋主人
本網訊(草原全媒·正北方網記者鄭慧英)由于投遞地址不詳,也沒有留... -
【天天聚看點】【五四特別致敬·我還是...
挑戰奮進不拘一格他們的青年和我們一樣嗎?我們的青春又該是什么樣... -
絢爛杜鵑坡-環球頭條
杜鵑坡韓冷攝□郭海燕“峰連十里杜鵑花,嶺疊風翻涌彩霞。”當第一... -
致敬青春 (外一首)
□張凌云源自一場邂逅。猛抬頭,我遇見了一位剛從電桿下來的女電工... -
焦點播報:風吹過草原
扎魯特山地草原科爾沁夫攝□辛靈一扎魯特山地草原是疏離的,也是柔... -
【五四特別致敬·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
容顏雖老,青春永在!正值五四青年節,一個致敬青春的節日。我們今... -
微視頻|青春答卷 當前觀察
何謂青春,青年何為?青春是不畏挫敗。青春是敢闖無人區。青春是勇... -
今日看點:年報里的數字中國:核心公司...
近年來,數字中國建設持續加力。《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出... -
沙漠旅游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世界觀熱點
今年五一小長假,游客扎堆奔向詩和遠方,阿拉善盟孿井灘生態移民示... -
好消息!呼和浩特市門診診察費納入醫保報銷
記者5月5日從呼和浩特市醫療保障局獲悉,4月29日零時起,呼和浩特市... -
熱消息:推動五大任務見行見效·我在現...
?1987年出生的查斯特是一名蒙古國留學歸來的博士2020年回到烏蘭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