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要聞 >

人民日報一周好圖+編輯點評2023/17_焦點熱議

2023-07-03 21:59:30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碰碰詞兒工作室
“人民日報一周好圖+編輯點評”來啦!賞好圖,看門道,帶您外行秒變內行。這些照片好在哪里?又怎樣與版面文字報道相得益彰?聽聽人民日報夜班編輯的專業分享。新材料 新產能

近日,江蘇省宿城經濟開發區南玻院(宿遷)新材料項目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整理玻璃纖維紗。


(相關資料圖)

該項目是宿遷承接南京玻璃纖維研究院最新科研成果轉化的重點院地合作項目,重點圍繞高性能纖維及制品產業,可形成年產6000噸高硅氧玻纖制品和2.2萬噸玻纖濾紙的生產能力,為醫藥健康、新能源領域等供應關鍵材料。

人民日報記者??張武軍 攝刊于2023.6.21 第3版

夜班編輯:

攝影師通過設計拍攝角度,巧妙地展現了玻璃纖維紗若游絲般的細柔。纖維紗自畫面右下延伸至左上,白色占據了大部分的畫面,近處的纖維紗排成了密集清晰的線條,看起來十分柔順,遠處的線條則產生了虛化效果,如氤氳朦朧的白色氣霧,身著淡黃色工作服的工人分布其間,增強了畫面的顏色對比。——要聞二版 李鐵林端午節 逛老街

端午假期,人們走出家門,參觀游覽文化街區,體驗特色民俗,品味傳統佳節的文化魅力。

圖為6月22日,游客在江蘇常州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參觀游覽。

陳暐 攝刊于2023.6.23 第4版

夜班編輯:

鏡像成趣,倒影映畫,是這張照片最抓人眼球的地方。畫面中,人字形的屋檐對影成雙,恰好將過街的游人遮蓋于其中。水面的成像,讓畫面有了延伸感,既豐富了視覺空間,也定格了時空瞬間,一豎一橫、一靜一動,線條的張力與人物的動線在這一小街巷里交織碰撞,展現了攝影師的巧思。圖片里,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不絕,生動記錄了端午假期,游人出游的生動景象,讓人久久不能忘懷。——要聞四版 楊爍壁
端午旅游旺

據北京市文旅局統計,端午假期,全市重點監測216家旅游景區(地區)累計接待游客518.59萬人次,累計營業收入30909.86萬元,均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圖為游客在延慶區龍慶峽景區乘船賞景,享受清涼。

人民日報記者??賀勇 攝

刊于2023.6.27 第3版

夜班編輯:

青山深處不知暑,綠水波上有閑舟。拍攝者精準地把握拍攝時機,在游船駛過夾岸高山,在水面留下一道道回旋的漣漪之時,按下快門,留下了這張悠然閑適的夏日風景圖。畫面中,高山夾岸,綠水穿行其間,形成一道優美的曲線。游船轉過高山,激起道道漣漪,泛起的水波為畫面增添了輕快之感。——要聞二版 李鐵林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西線隧道順利貫通

6月28日上午,隨著國產首臺16米級盾構機“京華號”頂推到位,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西線隧道順利貫通,標志著我國最長盾構高速公路隧道首線貫通。

據悉,項目建成后,原東六環車流將在地下隧道通過,將過境貨運交通疏導至外圍高速公路系統,確保市民車輛通行暢通。同時,城市副中心12條規劃道路、5條現狀道路將實現東西向貫通,加強東六環兩側組團之間的交通聯系。

人民日報記者??賀勇??李心萍 文

人民日報記者??陳斌 圖

刊于2023.6.29 第3版

夜班編輯:

拍攝者采用對稱構圖,定格了盾構機頂推到位的時刻,展現了一幅異于觀者日常經驗的“工程奇觀”。畫面清晰地展示了盾構機刀盤的顏色與構造,在與兩邊建筑和施工者的對比下,更顯盾構機的龐大。置于這個“龐然大物”前,觀者不由得對藏在人們日常生活背后的工程機械產生驚嘆與敬佩。——要聞二版 李鐵林

本期統籌:婁霄霄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