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要聞 >

【青海重點工程巡禮之交通篇③】“紅心”引領“匠心” 同心修路助振興

2023-07-05 11:26:06    來源:

制圖:李娜

【編者按】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展示青海省踐行高質量發展取得的成就,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組成全媒體采訪組,開展“重點工程巡禮”主題采訪活動,即日起推出系列報道,詳細介紹青海省重點項目建設的最新動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總結經驗、鼓舞干勁,宣傳青海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特別是重點項目成為青海省跨越發展新引擎、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的具體舉措。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陳郁?楊杰才讓報道)7月的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草長鶯飛、云卷云舒。成群的牛羊在藍天白云下悠閑吃草,低懸于天際的白云落在茶卡鹽湖中,水映天、天接地,人在湖間走、宛如畫中游。


(資料圖)

如果你是來旅游,一定會覺得此刻“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但逶迤的群山和茶卡鹽湖在賦予這里沿途百姓優美風光于一身的同時,并沒有讓他們享受到“坐擁核心”帶來的便利。特別是烏蘭縣,穿城而過的572國道,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當地經濟建設發展,群眾的生活幸福感無法“提速”。

“要致富,先修路。”只有融入國家高速公路網,當地百姓才能迎來發展的機遇,走向小康之路。

G572貴南至烏蘭公路茶卡至察汗諾段工程項目(以下簡稱茶察項目)起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與茶卡北過境公路順接,終點位于烏蘭縣銅普鎮察汗諾境內,連接在建的G0612西和高速。

一路隨行采訪,在茶察項目辦負責人王立和茶察項目部項目經理寧俊超的帶領和介紹下,記者對項目施工路段有了初步了解:該標段預計投入13.65億元,總工期為3年,全線采用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標準施工,路基寬度26米,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計劃今年10月1日全面通車。

車在山路繞,在涵洞施工現場,工人們分工細致、“流水作業”,有的負責鋼筋綁扎,有的負責裝拆模板,車輛不停穿梭,施工現場緊張有序。

“這種叫涵式通道,比一般涵洞成本高,但寬敞。”施工現場,王立向記者介紹,建造涵式通道的目的是出于當地牧民考慮,方便其出行,也便于遷徙牧場。

項目多次采用橋梁跨越河道、公路、鐵路等,工序復雜,組織管理難度高,安全文明施工壓力大。雖然許多危重工作被大型機械所替代,工人的工作輕松了不少,但涵式通道的施工仍然要靠大量人力來完成,是建設過程中較為辛苦、工序較為繁瑣的一項工作。已至不惑之年的王立干了一輩子工程,曾參與過我省許多重點高速公路的建設,雖然是個苦活、累活,但他很有成就感,“能為牧民群眾帶去便利,我們的付出也值了。”

一年多來,茶察項目建設日新月異,黨旗一直在施工現場高高飄揚,成為廣大黨員干部前進的方向標和動力源。

為更好地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項目建設,茶察項目部專門成立了黨員先鋒隊,讓黨員在生產、學習、工作和一切社會活動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筑路人可以做士兵,也可以做先鋒。”作為黨員先鋒隊隊員之一的項目總工程師韓文輝始終以建設品質工程為己任,在工作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從項目施工開始,從凌晨到深夜,從嚴寒到酷暑,工地上只要有人干活,都能看到他不知疲乏的身影,或是宏觀把控施工進度,或是微觀檢查工程質量。“干我們這一行,最重要的就是保證項目如期高質完成,修路不是小事情,只有每個人都把自己負責的工作做好,路才能修好。”韓文輝說。

項目黨員先鋒隊的先鋒模范作用不僅體現在施工現場、日常工作中,更多地體現為更深層次、更為持久的精神力量。黨員作為項目建設的先鋒隊、生力軍、領頭雁,他們帶頭全心投入項目建設,當先鋒、比貢獻,激勵著更多青年人勇于擔當、奮發有為,他們團結項目成員,凝聚共識,形成巨大合力共同推進項目建設。

“你們正趕上了我們這里最舒服的時節,但是也只有六、七、八三個月的時間。”寧俊超說道,四、五月份在施工現場,刮6至7級的大風是常態。路基建設中,不僅有25.1km的新舊路基銜接段,還有水草地、鹽漬土等特殊路基段。“搶抓工期的這段時間大家三四個月都回不了一趟家,黨員主動放棄休假,即使條件這樣艱苦,大伙兒都沒有一個人喊過一句苦、叫過一聲累,他們都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著工匠精神,只為項目如期完工。”

在黨建引領下,茶察項目施工難點問題逐一攻破,不斷刷新項目建設速度,黨建引領已經成為茶察項目攻堅克難的“紅色引擎”。截至目前,已完成路基土石方242.8萬立方米,完成總量的98%;防排水完成17369立方米,完成總量的56%;水穩基層完成78926平方米,完成總量的11%;涵洞完成74道,完成總量的86%;橋梁完成17座,完成總量的63%。

一部交通史,就是一部發展史。如今的海西州,一條條由國道、省道、鄉村道路構成的道路伸向無盡的遠方,將廣袤的草原、山地與現代化的都市連聯起來。但發展之中,略有不足,以茶察項目所在的烏蘭縣為例,雖然干環線通暢,出口通道暢通,但沒有一條與周邊省、市相聯的全封閉快捷高速,每年全縣農牧民群眾外出以及所需的物資,只能通過“羊腸小道”的國道上運進輸出,“行路難”依然成為發展的瓶頸。

在不久的將來茶察公路通車后,將有效緩解海西州交通壓力,提升地區交通公共基本服務水平,提高區域交通應急救援及抗災保通能力,帶動沿線地方經濟、交通及旅游產業發展,也將把沿線茶卡鹽湖、青海湖等一批著名景點連接起來,對于形成高速化的高原觀光旅游主打線路,對加快民族地區群眾鄉村振興提供新的動力。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