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要聞 >

烏江村:讓特色產業連線成片

2023-08-27 03:32:09    來源:東方煙草報

綠意盎然的烏江村。 黔南州局(公司)供圖


(資料圖片)

掃碼看視頻

鄉村名片:烏江村位于貴州省甕安縣天文鎮,坐落在美麗的烏江河畔。2020年以來,甕安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在烏江村打造煙葉產業綜合體,構建“以煙為主”的產業融合發展模式,村集體經濟進一步發展壯大,村民收入顯著增加。

關鍵詞:

產業振興 ?多元發展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

在貴州省甕安縣天文鎮烏江村,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烏江村坐落在美麗的烏江河畔,以山地為主,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熱同季,區域生態條件非常適宜煙葉種植,是典型的烏江流域蜜甜香型山地生態特色煙葉產區。

2020年,為進一步推動現代煙草農業轉型升級,深度探索煙草企業助力鄉村振興的路徑和模式,甕安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選定烏江村作為煙葉產業綜合體建設試點,打造“以煙為主”的產業融合發展模式,大力提升煙葉產業效益,逐步實現“煙葉強、煙區美、煙農富”的目標。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如今,烏江村煙葉產業綜合體效益凸顯。

廖玉忠是一位有30多年煙葉種植經驗的煙農。“得益于現代煙草農業的推進,各類機械用得越來越多,還有有機肥、蠋蝽防蟲等新技術也在推廣使用,我們煙農省工省力,煙葉質量越來越高。”廖玉忠笑著說。

圍繞煙葉產業,村里建起了生物質顆粒加工廠,供新能源烤房使用;發展生豬、肉牛養殖產業,豬糞、牛糞等可以制成有機肥,用于煙田土壤改良。

在生物質顆粒加工廠,堆砌成山的秸稈和廢木塊經過粉碎,被傳送帶輸送至加工機,經過幾道工序,在廠房的另一端,一顆顆褐色的條狀顆粒被機器“吐出”,這就是生物質燃料。

以作物秸稈為原料的生物質燃料,不僅能減少田間秸稈燃燒造成的環境污染,還能減少烘烤用煤量,從而降低二氧化硫和粉塵排放,達到綠色低碳的目的。

在烏江村肉牛養殖基地,一頭頭肥碩的肉牛正茁壯成長。工作人員隨時清理牛糞,保持牛舍的干凈整潔。被清理出的牛糞是“寶貝”,它們將被堆制成有機肥,為煙田土壤增加“營養”。

“以煙為主”的產業綜合體建設,帶動了烏江村各項產業蓬勃發展,也為烏江村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機會。

“現在我一年有七八個月都在產業基地上班,每個月工作20來天,工資3000多元。土地流轉也能給我帶來一些收入,每年還可以得到土地入股的分紅。最主要的是能在家門口工作,方便照顧老人和小孩。現在日子越來越有滋味,生活也越來越有盼頭。”村民戎瑞群高興地說。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重點在產業。產業映襯著烏江村的變遷,黨支部見證著烏江村的發展。

回顧烏江村集體經濟發展歷程,自2019年村黨支部牽頭領辦合作社以來,烏江村堅持將黨支部建在產業上,以高質量黨建聚合力、促發展。他們吸納有實力、有才干、有想法的黨員、致富能手為股份制經濟合作社社員,分成技術指導、規劃設計等6個工作組,以黨支部書記為組長,村兩委班子成員、引進企業負責人為副組長,切實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為產業發展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

村兩委班子團結帶領黨員群眾,引進龍頭企業探索實施“公司+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從全村發展實際情況出發,通過組織統籌、精準施策、整合資源、整體推進,持續推動村集體經濟規模化、組織化、市場化,逐漸走出一條符合村情民意、特色鮮明、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振興新路子。

作為全縣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優等生”,烏江村在2020年便率先開始以村集體經濟收入為群眾發放分紅。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新興產業不斷涌現,對村里的產業升級和轉型也提出了新要求。

為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烏江村在充分征求黨員群眾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制定下發2023年產業發展計劃,打造“種植+養殖”的產業布局,以深耕高山特色產業、調整壩區蔬菜結構、打造沿河精品水果品牌為抓手發展種植業;以山地肉牛、雜交生豬、生態鱘魚等為重點品種發展養殖業;在交通便利的地區引進企業發展扶貧車間,解決周邊群眾就業問題,助力群眾增收致富。

如今,烏江村呈現出農業產業持續發展、農民生活水平持續提升、村容村貌持續改善的嶄新格局,烏江村正朝著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目標加速奔跑。

關鍵詞:

相關閱讀